而前面独占花生米的情形,你只要和孩子强调,这是大家的花生米,你没有权利独占,你必须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他的诸如“花生米吃多了会拉肚子”的理由没有讲到点子上,而太多的道理孩子是不能接受的。你强调两到三遍规则,如果孩子还不把花生米归位,你可以强制把花生米归位,不管孩子是不是会哭闹。如果他哭闹,你让他哭,不必阻止,你尽管吃你的花生米,对他的哭闹视若无睹。你要让他意识到:哭是他的权利,你不会阻止。但是你不会因为他的哭闹会向他妥协,而花生米是大家的,必须由大家一起分享。
朋友感慨,唉,要是星星象周周一样讲理就好了。我说,孩子不是生来就不讲理的,星星和周周不同,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同。朋友若有所思。
说教让孩子厌烦和抵触,打骂则是“以暴制暴”,让孩子学会以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两种方式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大多数家长的方式是先说教,说教不成再打骂。长期这样对待孩子,孩子要么变得很“皮”,刀枪不入,任你怎么说教和打骂,依然故我;要么孩子变得逆反,虽然家长讲得对,但是就是要和家长对着干;要么变得畏缩,孩子畏惧于家长的打骂,表面服从,内心抗拒,但是又不敢反抗,胆子越来越小,慢慢失去个性。
在处理孩子的无理取闹当中,家长最喜欢用“语言”来说服孩子,讲好多好多看似正确的道理,而忽略了用“行动”告诉孩子应该严格遵守规则。很多家长对于规则的建立和强调是模糊不清的,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道理很多,把孩子的心都搞乱了,孩子不知道那个才是规则。对孩子阐述规则,我们必须言简意赅,比如吃饭的规则是“自己坐在桌子旁专心吃饭”,这个规则就包含了三个意思:1、必须自己吃;2、吃饭必须坐在桌子旁边,不能到处走动;3、吃饭必须专心,不能边吃边玩。和孩子讲明规则后,要停止一切多余的说教,用行动来告诉孩子规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未完待续)
日期:2010-3-5 13:51:00
看园记
2月26日 看园记
春节后,我忙着给周周找幼儿园,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是一所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注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我希望周周上幼儿园之后,幼儿园老师能延续家里的这种教育方式:自由、平等、尊重。让孩子的个性能自由发展,而不是诸多限制、压抑个性;让孩子事事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盲从;让孩子有独立的意志,而不必听命于他人;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而不是学习过多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之前已经看过不少幼儿园,这一次我直奔开辟了蒙氏班或者号称引进了蒙氏理念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都是民办幼儿园,收费在1500元至3000元每月,属于长沙的高收费幼儿园了。一番寻找下来,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我的最大感受是“高收费不代表高品质”。
正月初七,我们开始了看园的第一站,去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有三所分园,宣称的教育理念和我的想法一致,收费不菲。进园后,副园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每一个教室。幼儿园刚上班,只有老师们在布置教室、打扫卫生,还没有小朋友,我们无法看到小朋友的活动,也无法得知老师和小朋友相处的情形。园长助理和周周亲切地打招呼,带着周周到游乐玩具区玩,她的嘴巴说个不停,很少静下来听周周的话,也不能静下来观察周周需要什么,周周几次欲开口说话都被她打断了。这是典型的传统老师,不懂得倾听和观察,以老师为中心,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要。我想副园长都如此,班上的老师大抵也差不了很多吧。
正月十三,我们去了一家号称“引进台湾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和国际同步”的幼儿园。副园长D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着我们参观周周适龄的两个班。第一个班是三岁半到四岁的孩子,当时正是起床的时间,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穿衣服的,孩子们一个个缩在被窝里等待老师穿衣服,被老师穿好衣服的孩子则双腿并拢坐在自己的床头。我很奇怪,问D老师:“他们自己不会穿衣服吗?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D老师解释说:“因为今天比较冷,怕孩子们冻着,所以没让他们自己穿,要是天气暖和的话还是小朋友自己穿的。”其实室内并不是太冷,当时周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适当接受寒冷刺激可以提高抗寒能力。幼儿园这么做和很多传统家长的做法没有差别,对孩子保护过度了。
进到另外一个班,老师正在弹钢琴,小朋友唱歌。我们站在门口,尽量不打扰到小朋友。一曲弹完,老师起身和我们打招呼,然后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说阿姨好!”二十多个孩子齐声喊:“阿姨好!”我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心里却泛起一些失望,为什么好端端地活动要因为我们的到来而中断,要刻意督促小朋友和我问好呢?这岂不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么?孩子有不被打扰的权利,也不应该被要求山呼“阿姨好”。老师也许是觉得这是基本的礼貌,但是这种礼貌不应该是这样“教导”出来的,而是成人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熏陶出来的。我看到二十几个孩子站起来山呼“阿姨好”,心里升起一种面前站的只不过二十几个傀儡的感觉。
接着,老师把所有的水杯倒上水,放在一张桌子上。老师说:“我们要喝水了,老师点到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就上来拿自己的杯子喝水。”点一个名字,小朋友说“到”,再从老师手里接过自己的水杯。没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只能无聊地呆坐在凳子上,二十多个孩子坐在凳子上,情绪浮躁而无所事事。洗脸也是如此,一个个点名拿毛巾。别看喝水洗脸这样的小事,其实透露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点名喝水是典型地控制孩子:在统一的时间喝水,不喝也得喝;必须点到名才能拿到自己的水杯,没点到名字就不能拿,这是在意志上控制孩子。喝水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孩子有随时喝水或不喝水的自由,为何一定得等老师点到名字才能喝?为何点到名就必须喝?看到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等待老师点名,拿到杯子后乖乖地喝水,我非常心酸,我仿佛看见这些孩子的个性一点点被吞噬,他们的意志、思想、精神被禁锢......
接下来,我们看了离家稍远的一所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是长沙最早开展蒙氏教育的幼儿园之一,他们的宣传单称:专业的个性化教育,其孩子与众不同;一流的师资团队,硕士生带班;主张关键期的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孩子制定早期教育指导方案。当然收费也是“一流”的,每月学费接近3000元 ,很多长沙人一个月工资都没这么多。
进园后,前台有好几位老师负责接待,她们身着制服、热情大方。一位年轻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我们首先来到小班,这个班的孩子年龄段在三岁左右。小朋友刚起床,围坐在桌子边准备吃午点。生活老师端上一盘梨子,几位小朋友伸手欲拿,一位身着白色衣服的老师严肃地呵斥:“老师请你们吃了没有?”小朋友们见状,伸到半空的手赶紧缩了回来,老老实实坐在桌子边等候。过了一会,这位老师可能觉得“时机”成熟了,下了指令:“小朋友请吃!”待老师下令,小朋友方才伸手拿起梨子吃了起来。看到这一幕,我简直是如鲠在喉,难受得不得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