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53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想,周周其实知道最终是要吃药的,各种道理我已经和她说过。只不过对于中药的味道有些畏惧,需要鼓起勇气,这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接纳她的畏惧。如果采取“灌”的方式,确实比较省事,节约时间,但是,对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是久远的。

日期:2010-4-2 15:53:00

  今天带周周去湘雅三医院看了,挂的是院长孙虹的号,耳鼻喉科专家,曾获得09年的中国医师奖(医学界的最高奖项,湖南仅三位)。他很和蔼、很耐心,和周周聊了一些关于“几岁、有没有上幼儿园”之类的话题,周周很好的配合医生爷爷的检查,获得了医生爷爷的表扬,呵呵。
  孙医生算是我见过的最耐心、最热情的医生了,对我的疑问有问必答,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对周周也显得很有爱心,看到周周流鼻涕了,他连忙递给我一块消毒纱布。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我接触过太多冷漠而自视甚高的医生,孙医生作为湘雅医院的院长,想必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却不急不慢地回答我所有的问题,一点都没有其他医生的急不可耐。

  听过孙医生的解释,我打消了之前的顾虑。他说,周周目前是慢性鼻窦炎,是急性还是慢性不仅要看发病时间,而且要看症状,周周目前的症状(仅是鼻塞和流脓鼻涕)就是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孩子的慢性鼻窦炎很常见,很多成年人小时候都曾经挂着两条脓鼻涕的,长到十多岁就会好。慢性鼻窦炎无法根治,但是还是要治疗,只要症状缓解,保持鼻子通畅,就不会引起并发症,也不会影响智力和发育。

  他给开了两种喷鼻子的药,一种是之前的雷诺考特,一种是达芬霖。他说这两种药配合使用效果会比较好,但是不可长期使用,鼻子通了就要停用。

日期:2010-4-7 9:27:00

  最近几个月来,周周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大家分享一下。
  具体“事迹”:
  1、雕像迷
  出门只要看见雕像,不管在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都能被她敏锐地发现,并缠着我问:那是什么。有一次,我们坐在车上,临街一个中西餐厅陈列了很多如大卫、维纳斯的塑像,周周兴奋不已,大叫“妈妈,那儿有雕像!”我问她:“看到这些雕像,你是什么感觉?”她居然说:“觉得很美。”在剧院大厅,陈列了一些喜剧人物的塑像,比如《刘海砍樵》中的刘海之类,她饶有兴趣地一个个看过去,让我念每个人物下面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很多是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她却听得非常入神。”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总而言之,只要在她实现能及的地方,雕像是逃不出她的法眼的,一定要上前欣赏一番。

  除了雕像,壁画也让周周很感兴趣。有一次在公园门口,她看见了公园围墙上的壁画,画面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比如娥皇女英、蔡伦造纸、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她看得津津有味,并要我给她讲故事。还有一次,在图书馆,一进门,周周就发现了墙上的壁画,琢磨了老半天。街边的壁画周周也不会放过,每次都要细细品味。
  2、画画迷
  这个兴趣是自小就有,一直保持至今。她画画都是自发的,画的内容就是她对生活的观察,比如《我和妈妈去买菜》、《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到公园玩》,她表达的都是她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东西。往往一画就是一个小时以上,目前画过的“作品”估计有上万张吧。
  3、音乐迷
  周周对音乐的的感受力极强,我时常播放一些不同乐器如钢琴、笛子、琵琶、巴乌演奏的乐曲,周周根据乐曲的高低起伏、节奏翩翩起舞,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她最音乐的理解。让我兴奋的是,她能准确地感受到音乐的情绪比如平静、悠扬、欢快、激昂,她用不同的动作表达不同的情绪,舒缓的用缓缓地走、柔软舒展手臂来表达;激昂的用奔跑、快速转圈来表达;欢快的用扭屁股和蹦跳来表达......虽然周周不会说出心中对音乐的感受,但是我看得出来,她是在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我知道她听懂了!

  我家的麦克风坏了,不能发声。前几日,周周和外婆一起到亲戚家喝喜酒,当着众人第一次拿话筒唱了卡拉ok,据外婆说,别看她不识字,但是节奏跟得非常好,音准也很好,博得了满堂彩。
  她还经常把电视柜放dvd的柜板拉出来,搬条小凳子像模像样地在柜板上弹着,还边弹边唱,那姿势好像她会弹钢琴一样。弹完钢琴,有时还模仿弹古筝,拿根管子模仿吹笛子。
  4、戏剧迷
  看电视的时候,每次只要调到央视戏剧频道,周周就会大喊“看这个”,不管是什么戏: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她都喜欢看,一看就要把整个剧看完。有一次,我们带她到湘江风光带玩,那里有两个戏班在演出,周周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经常把自己打扮成戏里的样子:穿着长裙,带着头冠,还要扎上簪子哦。
  既然对艺术有如此强烈的兴趣,我当然要好好引导一番:创造一切机会让周周接触经典的美术作品,包括雕像、名画、手工艺品、文物(如青铜器、陶瓷、木雕等等)。创造一切机会让周周听经典的音乐,包括国外大师级的作品和国内的经典民族音乐,由于听得较多,某些经典曲目如《蓝色的多瑙河》、《土耳其进曲》她可以哼出来部分了。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周周的保留曲目,经常要和我对唱一番的,每次她都扮演胡大姐—她就喜欢美丽的女性形象,可惜她爸爸五音不全,没有哪一首歌不是跑调跑到国外的(他当着周周吼过两嗓子《亚洲雄风》,受他影响,周周至今只会唱跑调版的《亚洲雄风》),刘海哥便只能由我反串啦。

  有朋友看到周周的艺术天赋,建议我把周周送往艺术班专业学习一下,我谢绝了。因为在6岁以前尤其是5岁前的阶段,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创造力、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她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感受和创造,这就足够了。至于艺术的专业技能,5岁以后学习会轻而易举的。

日期:2010-4-28 8:03:00

  断奶和上幼儿园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断奶和上幼儿园是两码事,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断奶、入园是孩子不同年龄段必须经历的事,看似不相关,如何处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俗点说吧,能处理好孩子断奶的妈妈,就能处理好孩子入园。很多人认为,孩子断奶没有不哭闹的,必须强行加隔离。入园也是,刚入园的孩子总得哭闹几天,过几天不哭了就适应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断奶和入园对于孩子的意义简直太大了,这两件事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这种伤害是永久的。

  循序渐进地断奶
  先说说断奶,大家都知道,母乳对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婴儿紧贴母亲丨乳丨房喝奶,心理上能获得安全感。母乳是最好的镇定剂、止痛剂,妈妈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婴儿烦躁、害怕、痛苦的时候,只要含住丨奶丨头就会安静下来。
  断奶是宝宝生活中的一大转折,不仅仅关系到食物品种、喂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断奶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断奶,老一辈的做法是把宝宝和妈妈隔离,宝宝看不见妈妈,就没办法吃奶,强行被断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