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15 19:56:26
回到北京后,工作中的压力开始显现。老板A调离后的我,有些像“没娘”的孩子。我心中惴惴,也不知道公司会给我安排个什么样的“后妈”。
几个和A平级的老板,我都不太相熟。一时也不知道,将来的命运如何。
没有,想到A在离开后,居然给我争取到了一个机会。——她调任前,和公司的老大推荐了我。
当然,这个机会,异常珍贵。只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
每每想到A在离开之际,还为我做了如此安排,就更加想念她。
我回京后不久,就接到一个会议安排,说老大要和我开会。
惊讶过后,我追问,什么主题,如何准备。
对方回应,没有主题,不用准备。
可是,那个会议的时间,是整整6个小时。(含午餐时间)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老大对我的“面试”。
我面试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凭着小聪明,一直好像也无往不利。但是,那次,却给了我很大的教训。
老大是香港人,年轻时是律师,还是大律师。
当时,那次会面的一开始,我就认识到,面对一个成功的,熟谙英美法系的庭辩策略的大律师,任何“耍小聪明”之举,都会令我陷入尴尬和愚蠢。
比如,当老大问我缺点时,我略有苦恼的说:“我就是太追求完美,对自己和同事略有些挑剔。”
老大摇头,说:“你能尊重我的时间,严肃的回答问题吗?”
这是很严重的话语了,如果,我接下来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可能,这次的会议,就到此为止了,而我在“累死人”公司的职业生涯,可能也就此结束了。
于是,我坐直了身体,开始认真的回答问题,没有故作聪明,没有虚假敷衍,没有避重就轻,没有夸大隐瞒。
不是不想,是不敢。
我正色回答:“在您问我以前,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虽然,我经常会发现自己有些错误和不足,但是,当我意识到以后,我就会去改善和避免,使那些问题,不再成为我的弱点。久而久之,每当我发现错误,我第一个想法都是考虑如何去改进、改变,我会接受教训而避免再犯,而并不去汇总那些导致我犯错的缺点。”——我说的是真话。
老大开始问我很多问题,发散而针对。
比如,他会问我,你写邮件时,会抄送给谁,密送给谁?
我大致按照商业习惯回答后。
老大问,你希望抄送的人,是支持你行动的人,还是你希望将来会给你流程上帮助的人?
我分情况回答。
老大问,给你帮助的人,你希望他公事公办,会考虑到他的个人性格倾向?
——问题非常多,从逻辑理性分析,到心理、人格、感性,足足说了六个小时。
本来,我们预定了附近的餐厅,但是老大临时决定和我在办公室吃快餐。
我没有找过心理医生,所以不知道,是否会有人这么被逼着面对自己的内心与否。
但是,在那天,似乎是对我以往工作和职业生涯的彻底探究,从每个事件的分析、逻辑、人际关系、邮件、会议、项目——做了深刻而严谨的自我剖析。
老大尖锐而敏感的发问,针对我的每个思维逻辑,一针见血。
我只记得,我后来认真而严肃的回忆每个决策的细节,分析我当时的逻辑、思维过程和道德倾向,并结合我的个性、心理,细致而准确的做了回答。
那天结束的时候,我虽然不致汗流浃背,却也精疲力尽。
老大没有作出对我的评价,只说了一句:今天,是第一课。
一周后,我接到了调令,职称等级没有变化,但却直接向老大汇报了。
很多同事有羡慕、有不解、有调侃,但也纷纷“恭喜“我,终于也是“上书房”行走了。
我理解这种恭喜,因为,我虽然职位没有变化,但是,就像清朝的军机处,虽然品级低,经常“得见天颜”,所有提议都可以“上达天听”,这本身,就是种权势。
从那时开始,老大说可以叫他“师父”,也知道了,原来,保守传统的商业社会,也是有“传承派系”的。
直到今天,每年师父生日时,无论天南海北,我们几个小徒弟总会去师父指定的餐厅贺寿,从无错过。
当然,工作中,师父会给我很多指点和教诲,但是,不是一味护短和照顾。我们都明白,一旦工作失误,同样要承担后果和惩罚。
今年师父生日时,大家围坐一起,师父问我是否觉得他过于严苛,对我不如对师姐好,我本想说,是小徒弟我太顽劣了!
但是,我当时正色到,:师父,我对您的意见只有一个,不是对我太严格,而是您——太不注意休息了!简直就是危害公司资产安全啊!!
大家做恶心状,师父笑弯了眼睛!
日期:2012-03-15 22:17:06
终于,迎来了08年的新年,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异常悲痛——一位好友,因为意外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位好友,我们虽然相识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他的人格魅力和心地都堪为我的楷模。而且,在不算很多的交往中,那种种因为他的热情友善,而给予我的怀念,将伴随着他的去世,留给我更多的遗憾。
这位朋友,是我老板A的前同事,和我们公司也渊源颇多。在这里我,简称他为S。
S本来有些事务上的事情,寻求我前老板A的帮助,但是,当时A已经调职,就让我代为协助一下。于是,就为我们彼此做了引荐。
S在商业社会上非常成功,口碑和人缘都非常好,在行业内的资历和表现,甚至可以说世所瞩目。当然,在我认真认识他以前,都觉得是溢美之辞,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我第一次接到S的电话,就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可亲热情的人,并没有身居高位的傲慢,也甚至没有我所处行业常见的优越感和貌似谦逊,实则疏离的含蓄保守。非常亲切,充满活力。
当时是周五,我们要约个时间见面,他甚至当时就提出周末见面,可见,为了工作,是多么尽责。由于正好S会在下周一,在我公司附近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就约定了到时在会前简单沟通下。
于是,周一的中午,他甚至电话我两次,提醒我按时到达。我当时甚至觉得有些怪异。可是,后来了解到S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性格方式,我就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我中午有个午餐会,所以,我几乎是踩着时间点进入会场,不早不晚。
当我见到S的时候,他正被一些媒体记者围住采访,我们并没有互相说过彼此的样貌。虽然,他的照片可以搜到,但是,我也没有刻意去搜索,仅仅是了解了一下他和他公司的背景资料。
但是,当我步入了那个会场外的通道,他一下就认出了我一样,就离开记者,和我打招呼。这也挺有意思。而我也很自然的招呼,并不象从未相识的陌生人。
我说请他到楼下咖啡厅喝一杯,他笑着说,怎么这么好?
我说,远来是客,略尽地主之谊。
我们在咖啡厅,甚至也没有自我介绍,就谈到了一些事务上的处理安排。
但是S,突然问我,对于他所在公司及行业看法。
我也没有大放厥词,比较简略的,但是饱含积极乐观的态度,畅想了一下美好前景。看得出来,S很高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