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S居然马上就问我,愿不愿意跳槽——我当时,很为老板A,留下了尴尬的汗水。
我本想说,我刚起床,也没有来得及刷牙,所以,你看——(请参考大话西游)
S居然兴致勃勃的和我阐述了一下他公司的行业地位,这当然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相对于我所在的公司,更专业化,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了。
他居然还有些像面试一样,问我自己的缺点。——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每个认都我这事,而且,我那段时间,真是“被面试”运旺盛啊!
我直接就说,我穿绿色衣服,不好看。
S笑了。
又模拟了一个媒体问题,可能是考我应变反应,说,如果某记者对你说,我听说了你们有一个重大利空消息,你怎么回答。
我说:“我怎么没有听说?您的消息来源是哪里,可否让我去求证下?”
S很满意,我的答覆和反应速度。
然后,S就留我和他一起参加那个发布会。说可以会后再交流一下。
鉴于他和老板A的关系,我也不便拒绝,就硬硬坐在前排主席台座位,和他一起参加了发布会。
席间,开始有记者经常提问S,开始我还故作认真状倾听,以示礼貌。但是,后来有些个人财经博客代表,发问有些激烈,而且不太靠谱,频频向主讲人发难,主讲人是个韩国人,但是中文几乎听不出口音。
主讲人和S看似相识多年,S对于主讲人的强烈反击,也微笑着摇头,觉得太较真了吧。我其实,很懒怠看一些人本来探讨问题,却变得唇枪舌剑起来。就有点走神,在面前的纸上胡乱写了首打油诗。
没有想到S,居然歪过头来看,并且还笑出了声,我很尴尬。
我旁边还坐了一位刚刚纳市成功上市的公司主席,居然也凑过来看。
终于发布会结束了,我们在楼下的咖啡厅又聊了很多。各自的工作经历,他当年选择投身那个公司的原因等等,主要还是想让我考虑一下。
S当时提出的职务,其实比我当时在“累死人”公司要高一些,因为公司结构差异,可能无法类比,但是,重要性却比我当时要高得多。
当然,一时之间,我也无法决定,因为,我在“累死人”公司,属于广撒网的行业,概括而宽泛;而如果是S的公司,那么就是“深捞鱼”,更加精专。
而且,我也刚刚得到了师父的调任。所以,我就想委婉的拒绝。
我是这样问S的,我说,这个职位目前有人担任吗?
S没有想到我问,就说有。
我问,为什么觉得现任不合适呢?——我心里想,无论S说什么,我就表示,我也存在类似问题。
我不知道,是否S看穿了我的伎俩,就说:“可能,他英文口音,让人听着感觉不自信。”
我彻底没词了。
我又不便当场拒绝,就委婉表示考虑一下——这其实也是一种养成的世故做派,并不讨喜,我现在感觉。
S就和我继续讨论了很多商业和行业话题,还结合他个人经历等等,非常的热情和倾力充沛,居然一下就到了下午6点30 。期间,H还电话约了我晚上吃饭。
我看天色不早,就想委婉的告辞,于是说:“大周一的,占用了您这么长宝贵时间,真不好意思。”
S说:“没事,招贤纳士也是我职责所在。”
我说:“这附近堵车,别耽误您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我这话送客的含义,其实很明显了。
S说:“今晚也没有什么应酬了”他是非常热情,而且直接的人。
我就说:“我还得回办公室,电脑都没有关呢,改日再和您请教吧。”
S说:“用赶回去吗?要不我和你师父打个招呼(S也认识我师父)”
我赶紧说:“食君俸禄,忠君之事”
S也不再强留,就说,发给我些资料,让我参考下。
我很后悔,没有邀请S共进晚餐,当天。
日期:2012-03-15 22:19:07
后来,S果然发给我很多比较保密的文件,当然,也不是太绝密那种。主要是可以帮助我预判工作内容,也让我可以学习一下。
我还真是花了些时间,仔细研读过。
但是,我一直也没有答应S。
通过这些接触,我们也保持了些电话和邮件和MSN联系,他一直都动员我投身“朝阳产业的领军企业”!
我们也交流了很多关于工作和商业上的话题,偶尔分享些各人经历等等。
基本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但是,惺惺相惜,我确实非常敬佩他的热情亲切和真性情,这在当今的商业社会,是很难得的,而且不是哗众取宠的恣意妄言,而是,秉持信念的商亦有道。
当年,S平息了很多他所在公司的纷扰,甚至公共危机,而今天,他的公司,因为一些商业道德问题,经常为人诟病,我想起S,和S当时对事业的信念与真情,都感到伤心和遗憾。
我最后一次见到S,是在他去世前3天吧。当时,他热情邀请我去他公司感受一下氛围,那个时候,S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说实在的,我并不是什么“一将难求”的人才,但是,可能对于当时的职位,还比较适合吧。而也不至于让S如此“频频下顾”,我甚至感觉,再推辞,都有些“给脸不要脸”的感觉了。
我就还真去S公司去拜望了一下,当天早上H坚持要送我去。
我到得有些早,S在另一个会议中,我发短信给他后,不一会,一个他下面的总监就亲自出来接我,这对于我当时的年龄和职位来说,也算是礼遇了。
那人陪我在会议室稍微等待了一会,也闲谈了一会,还问了我对于“累死人”和其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的看法。我说各有千秋,但是,客观上,“累死人”公司的规模稍大。也没有说什么实际内容。后来,那总监告诉我,他就是出身竞争公司。
幸好,我没大肆褒贬一番,果然,言多必失,古人诚不我欺。
后来,S来了,就和我继续表明态度,其中,我表示了对于行业的不了解。
S不以为意,热情的说,我可以教你,我将是你的导师!——可见,我那段时间,良师运也很不错。
S说,我很欣赏你,你知道!当然,不要误会,是用英文的 I like you. 当着那总监,这不是暧昧,在商业环境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欣赏,我们经常会用到。
我当时,是有些感动于“知遇之恩”的,就表示新年后,给S答案,然后就告辞了。S当时告诉我,要和他太太及家人去马上去度假,非常期待,还说等待我新年后的好消息。
S送我到电梯门口,H本来被前台请进待客室,这时也出来了,正在电梯间等我。S就用手比划了电话的样子,在耳边晃了一下,意思是“电话联系”。
当时,S温厚而热情的笑脸,就是我对于他,最后的印象。
后来我还征求了H的意见,H出人意料的表示不同意,我问他理由,他说S公司的装修,和“累死人”相比,差太多了。
然而,当噩耗传来的时候,我刚刚准备告诉S,我愿意去他所在的公司服务。
后来,因为出差等安排,我甚至连S的葬礼都没有参加,感念他那么热情和温厚的信任与欣赏。而我,甚至当年连餐饭的应酬,都懒于付出。
很多,后来邮件和文字中,S留给我宝贵的商业建议和判断,至今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深的怀念,我这位好友。
-----
仅以这篇文字,纪念那段君子之交的情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