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规高校考古系毕业生的考古生涯》
第5节

作者: 我与堂姐手牵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依我的性格,早在老师组织之前,我就先行过去了。那是一个早春的上午,阳历3月初。那天的阳光实在是太好了,气显融合,风露骀荡,一路上有鲜嫩的野菜新润得似经水洗,以一种初春特有的清纯挑逗着缓行但兴奋的脚步,抬头见远处的姑子坪,将身子娴淑地坦呈在晴空里,也似刚刚沐浴更衣,静若处子。绕过“姑子坪遗址纪念碑”,我并不急于直奔台上,而是沿一条土路绕其周边先察地形地势,直到转至其南面的壁根。我想我有必要记述我在这个绕行的过程中的“考古发现”--一宗陶片与鹿角。虽然现在我对遍地的古陶片已习以为常了,可彼时我发现那散于土路与田埂间的古陶片时却兴奋得手舞足蹈、难以自持(毕竟是第一次嘛),握着那灰蒙蒙的陶片,我双手颤抖,仿佛真的找到了一个科学而优美的契口,将一个身姿卓约的朝代捧在了手心;还有鹿角,当时它就那么看似没事人似的半露在田壁的土中,我将它撬出来,虽是短短的一截,也没有岔枝,可当时在我眼中已经是非常完美,欢喜的爱不释手了。后来我用红线将之拴于床头,日夜观摩。的确,是它给了我最初的考古实物启蒙,让我最终找到了一个凭据,来切身地触摸流逝了的岁月,凭吊过去的一段历史。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请容我的思绪紧跟我当时的步伐。

  如许,我兴奋难抑地来到坪台南面的壁根,享受了2001年早春的一个纯美的上午。于早春来说,那的确是太温煦了,日头暖烘烘懒洋洋的烘着麦地,墙根的荠菜已很时尚的举起了一串串洁白的“花铃”,有新生的白蝶很无知的在翩翩,这些纯美的景物更加加深了我对坪上桃花的向往。抬起头来,那在传说和梦想中掩掩映映的树,兀自在春风中摇摆。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树是些山楂树,坪上仅有几棵很小的毛桃,很不起眼的杂在成蓬的荒草中。这让我很是失望,但依然希冀着,希冀着姑子坪上桃花盛开的景象。可是很遗憾,我没能等到春娘粉色的裙裾来到桃枝上,便参加了另一个小分队北上寿光去海边实习了。
  海边盐碱地上的春天来的缓慢而凝滞,面对一派荒蛮,我依然挂念着姑子坪上的桃花.挂念着她们是否已经如传说中的描述,灼灼的盛开。起初是对传说的一种印证心理,后来这种情怀渐渐的就成为一种无从释然的桃花情结了。因为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曾真的找到过那个破败的尼姑庵,在清冷的下午,它毫不起眼的堕在山涧,显得无比凄凉.在它班驳蒙尘的墙上,还依稀可见壁画记载着那段传说----一个尼姑摔倒在路上,后面是大火弥漫,再往后就是铺天盖地的红桃夭夭.

  后来便是姑子坪上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又有一批同学分赴淄川了,有一个探访出土了完整的陶器组合了,出土青铜剑了,出土青铜鼎了等等等等.我在寿光的同伴拿着手机分享着他们的激动,我也很高兴,却还是挂念姑子坪上的红桃.当我被问到有什么说的时候,我嗫喏着嘴唇,终于没能去问,姑子坪上可有桃花,伴着青铜器的出土,在工地旁边嫣然盛开?我灿灿的说,替我恭喜他们,太棒了.

  后来我终于没有再去探询姑子坪上是否有桃花在那个春天里盛开.或许姑子坪上真的没有桃花,春风里真的没有灼灼桃色洇染回忆,印证传说。可毕竟,姑子坪上的桃花已轰轰烈烈地在我的心中在我的想象里盛开过了,直到2003年的春天,姑子坪上的桃花依然怒放着,不曾凋谢。
  哦,多么美丽,姑子坪上,桃花盛开。

日期:2010-06-26 11:56:42

  华山行(一)
  昨天下午101路到汽车站,没有片刻耽搁,去往泰安的车就出发了。到了泰山站,排队买票的人超级多,只好耐心排队,等马上就要排到我的时候,刘表的电话到来,现场很乱,又是类似青岛那次。我说我在泰山,要去华山了,快排到我买票了。她挂了电话,买票出来,惹我些须怅惘。
  票是6点半的,第二日上午9点到华山。当时已经5点半了,从车站对面买了两块面包,一大块火腿,两瓶饮料,然后坐在车站的台阶上吹风,天气很凉爽,对面的泰山影影绰绰。
  面前有一白衣女子,其脊背上有一行英文:HOW EXCITING!THE UNKNOWS WORLDS COMING TO!
  多么开心,那未知的世界正在奔赴过来!看了不免一笑,是啊。无论如何,未来是美好的,未知是美好的。
  上车,车厢里挺凉快,也有座。一路过兖州,过邹城孟子的故乡,过滕州墨子的故乡,至枣庄附近时,对面的小伙子和我说话了。他看起来并不让人讨厌。他家是做园圃生意的,这次他从青州来,帮助家里从青州往银川发月季。我们随意漫谈着一些全国各地的城市。

  时近午夜了,我在这里感觉了一些厌倦,于是换了一个地方,没想到这一换,却换出了N场缘分,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看到一个空位,就问了一下,这里面有人吗?一个小伙子跟我说:没人。于是我穿越了一辆塞在座位前的小童车往里走,小伙子对我说:别弄坏了小车子啊,那可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的。我一笑。大家也一笑。我大概明白了这里的氛围很好,这个小孩是这里的活宝。
  受大家活跃气氛的影响,我随口问道对面的大妈家是哪里的。她说:许昌。我下意识地说:哦,曹操的都城。
  想不到小伙子说:你搞考古的吗?
  我本能答道: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真的啊?
  我说:是真的呀!
  此时,我们的谈话已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因为本来大家就是一个良好的说话群体,类似钓鱼已经打好了窝子(不太合适,又有点恰切)。

  就这样,我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新的团体中。大家欢笑有加,我与小伙子坐一排,对面是那位许昌的大妈,过道那边是一个中年妇女带一个很小的孩子,孩子睡在大黑包上,里面则是一对年轻男女。
  小伙子是,92年生人,现在在青岛干理发,生得俊美雅秀,我见犹爱。他对我也相当感兴趣,跟我聊历史问题。这是我的强项,三下五除二,就让他把全部的话语对向了我。
  我在给他大概通了一遍王朝后,我把注意力转到了小娃娃身上。因为骏骏的缘故,我对小孩子特别关注,这也所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吧。
  大体了解之下,知道,小娃娃是女娃,一岁零五个月,中年妇女是女娃的奶奶,女娃的父母都在青岛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此次奶奶独自带孙女回老家。我又说起我之所以关注娃娃,是因为她和我宝宝差不多大。女娃奶奶问我是男娃女娃,我说是男孩。
  女娃奶奶顺口说道:将来让我们女娃跟你儿子结亲啊,我顺应道:好呀!没想到这引得大家的一致兴趣(都是些爱制造热闹滴银呀),再加上小伙子的极力撺掇,竟然把这个事情越坐越真。

  大家七嘴八舌,反正把现场气氛给搞得相当热烈。小伙子更是极力促成,要我要了女娃的家庭电话,又敦促我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人家。
  我们这里成了整个车厢里欢乐的策源地,许多人扭头看好奇,也有两个小伙子转身加入了我们。
  小伙子说:女娃还睡得香甜,什么也不知道呢!一觉醒来,呀!有对象了(许多话写出来觉得没意思,但是现场是很好玩很HIGH的)
  我说,这趟门我也没白出,回去我就跟我儿子说,你爹给你找了个媳妇。青岛的,可漂亮啦。
  女娃的奶奶更是相当配合,说等将来就去找我们去。我说,没问题,我写的联系方式,就是凭据嘛。

  大家都慨叹,说不定真能成就一段缘分。大家都是见证人。我感觉氛围真好。我也动情地说:认真说一句,哪怕将来没有那种缘分,但是你按照我写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找,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我们,将来至少让他们做好朋友。
  女娃犹自在熟睡,我瞅瞅她,说:现在看她感觉都不一样啦。这又引起哄堂大笑。
  到了后来,女娃醒了,我逗弄她,女娃奶奶竟然连声让她喊爸爸,雷死我了。
  -------------------------------------------------------------------------------------------------
  这是儿子未参与的他的一段情缘。接下来再说兄弟义。
  小伙子和我越聊越投机。他姓甄,祖籍德州,出生于安阳,后来去了济南,再后来去洛阳,又至青岛,以至他说都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

  我刚过来时,说起洛阳,我说我去过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我一提到天子驾六,小伙子特别激动,夸张地过来握我的手。后来我又提到中州中路和路上的中学,他再次故作夸张地要喷水,这样,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