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19节作者:
yrcrab 日期:2010-10-09 08:39:49
52.没希望的原著民
原住民在加拿大叫做First Nation。加拿大早期的根据地一直在魁北克城,而且独立的也比较晚,所以西部还保有大批的原住民,而不像美国那样原住民基本都被杀光了。一般我们会说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这是有一些侮辱性的含义,虽然起因是哥伦布先生没有搞清状况,但带有殖民地意味的词汇在现今已不太被人接受。所以现在都用比较中性的Aboriginal people即原住民或是First Nation第一民族来称呼他们。
虽然加拿大种族主义的色彩没有美国那么强烈,多民族融合的也比较融洽,但是社会的一些主流仍被英法裔所掌控,法裔保持着政治传统,而英裔则维持着商业传统,故此一些隐性的歧视或是高级的歧视仍然存在。之前也说过白人利用了所谓给予原住民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权利的机会来使这个民族堕落,并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当然,这只是一种长期的、可能的目的,而实际的情况是原住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多改善,社会作为整体也更加接纳他们,他们也更能融入这一社会,而很多人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当然与此同时,白人社会却进步的更多。
近几年原住民的自主意识抬头,也意识到这么下去对这个民族不好,但是慵懒、不团结、窝里斗等等原因导致很多事情进行不顺。一次某原住民的政治活动家来作演讲,大谈他们要团结,要参与政治,要发动原住民的力量把白人政府赶下台。因为我住的省是原住民大省,所以开始还颇觉得这个人很有气魄和理想,但是仔细听他的介绍,感觉看来非常渺茫。首先是城市里的原住民根本没有热情参与,因为大家都在讨生活,而在保留地的人又没有政治影响力。其次他们开始组织了一个机构,联合了号称十几个部落,但是还有三十几个部落拒绝加入,其实这些部落和村子差不多,但是被灌输了所谓现代思维之后,每个都觉得自己是独立民族,不禁让人想起西班牙在卢旺达制造图西族和胡图族的手段。就是这样一个半吊子组织也在两次大会之后分裂,有七个部落自己又另组组织,于是力量愈加分散,加上缺乏控制力和组织力,又没什么经费,结果是一事无成。
日期:2010-10-16 05:34:01
53.盖不完的实验小楼
每次回国都会被城市的巨大变化所震撼,据说上海的地图每2个星期就要重新绘制一次,而其他城市的建设和变化也是日新月异,每隔一两年再回国时,很多道路和建筑都认不出来了。这一切是中国正在发展的证明。相对来说,加拿大已经进入平稳时期,尤其是政府的资金多用来维持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方面的开支,基础设施建设就会放缓。而私人建筑完全看资金链是否健全以及工人的效率。加拿大个人住房基本上都是木结构,所以建筑起来相对容易,但用悲观的观点看,也是一把火都没了。因为个人房屋都是独栋,所以也鲜少超过三层。而新建的商场等因为也是在空地开发,并且都是一层建筑,所以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就是铁皮屋或小木屋加装修。但另一些要求工程质量和技术高的建筑就没那么迅速了。
我所在的大学准备盖一栋实验楼给理科和工程学系的人使用,此楼为4层建筑,近4年前开始动工,直到今天还未全部完工。比起中国建楼一周一层的速度,我们的实验楼不知是不是工艺要求复杂。地基和结构很快就出来了,但光是外装修就搞了1年,而内装修搞了快2年。加拿大冬天很冷,但就算冬天也可以看到工人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可奇怪的是虽然永远看到有工人和机器在忙,但进度就是奇慢。后来听说,原因是前任校长把工程包给了她儿子的公司,结果公司的资金出现了问题,导致工程走走停停,故此一直不能完工。如今楼下大厅已经启用,但是内部装修仍未收尾,建筑的大牌子还贴在窗户上,不知何时才会完成。
54.桥上半边道修了3个月
作为“准社会主义”的加拿大,或者称为福利社会或福利经济国家,虽然不比北欧五国,但是政府的公共支出占国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些支出多被用于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之类的地方,国家资本多数由国有或省有垄断企业掌握,直接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很多,对于城市的管理和改造多维持在保持现有水平上。因为穷人更希望多得到一些现金而不是帮他们修一条路或是把沟填平。城市的道路设施维护、保养基本上由本地政府负责,而本地政府的预算又很少,要拨给公共安全、政府雇员等等方面,所以在城市道路和其他设施维护方面力不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所住的城市的路面状况就很不好,起伏、断裂,车速稍快就颠的厉害,除了几条国家级和省级主干道,其他道路都不是很好。这实际上与加拿大的冬天极为寒冷有很大关系,由于加拿大冬天可以降到零下五十度的严寒,有些道路开裂甚至鼓起也是必然的。而这些变化在积雪的覆盖下并不明显,春天时间短暂,随之而来的夏天又是高温曝晒,所以对道路的损害由于急剧温差的变化更为巨大。随之而来基本上每年都有冻坏的道路需要维修,不过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猫盖屎般地糊弄一下,转过年来还是一样。但就是这样的临时举措也常常一拖再拖。某次一个桥上的路面需要维修,于是先封了半个桥,留下左边车道修复右边。整个桥不过100米,原想应该很快完工,却足足搞了三个月。右边修到一半时就停工一周,据说是钱没到位,结果断断续续的有时4个人,有时多一点人的鼓捣了很久。以至于一拖再拖后来在修理左边的时候右边又出现了新的断裂,又得再返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