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6节

作者: 枉了冲冠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三变:在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的基础上,又经过“分二”、“揲四”、“归奇”,剩下的蓍草数则会出现四个数,即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具体说,二变之后如是四十,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三十六;归奇是八,就成了三十二。二变之后如果是三十六,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了三十二;归奇是八,就成了二十八。二变之后,如果是三十二,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了二十八;归奇是八,就成二十四。

  三变之后剩下的这四个蓍草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均用四加以除之,则分别得出九、八、七、六。其中,七、九是奇数,属阳,定为阳爻(—)。七叫少阳,为不变爻;九叫老阳,为变爻。六、八是偶数,属阴,定为阴爻(——)。八叫少阴,为不变爻;六叫老阴,为变爻。概而言之,凡爻,逢筮数九、六变,逢筮数七、八不变。

  4.十八变成一卦
  每三变而画一爻,由下往上画,积十八变而画六爻以成一卦。根据爻逢筮数九、六变,七、八不变的原则再求其之卦即变卦。例如,我们假设演算得到六个数依次是:七七九七八六,其中七和九都是阳数,八六都是阴数,所以这个卦是雷天大壮卦,但其中处在第三爻位的得数是老阳,处在第六爻位的得数是老阴,于是整个大壮卦就变成了睽(音kuí)卦。其中,大壮卦为本卦,睽卦为变卦。

  如果从占筮实践的角度分析,卦变有下面几种可能性:(一)六爻都不变;(二)一爻变;(二)二爻变;(三)三爻变;(四)四爻变;(六)五爻变;(七)六爻都变。
  见图一:
  图一

日期:2010-04-06 19:22:18

  这样就能演出一个卦,而这个卦肯定是“六十四卦”之一。关键是演出卦,怎么解释。
  卦象、卦辞、爻辞所提示的内容是一种哲理,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包容性、多维性、启示性,因而是广义的、多层次的、富有变化的,要随问卦的主题作灵活、随机的领悟。在解卦的时候要在充分理解这些卦象、卦辞或爻辞内在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所占筮的事项,触类旁通,采用类比推论的方法,得出占筮结果。
  当推演取卦完成后,会出现七种情况:六个爻皆不变、变一个爻、变两个爻、变三个爻、变四个爻、变五个爻、变六个爻。根据变爻数量的不同,有不同的推论方法。以下是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变爻推论规则,供我们在初学时占断参考,但要注意不能将此绝对化,因为《易经》最讲究变通,规则只是具有相对意义,而且卦不乱呈,每个卦爻辞都有其必然的作用,关键是看你理解得程度如何。

  1.六爻不变,依据本卦卦辞来解卦
  例如:演卦得《豫》,则根据卦辞:“豫,利建侯行师”,推论所问之事的吉凶。
  见图一:
  2.卦中有一个变爻,就用这个本卦变爻的爻辞来解卦
  例如:演卦得《颐》,第二爻为变爻,得变卦《损》。这时,便取本卦《颐•六二》爻辞“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为根据,进行推演。
  见图二:
  3.卦中有两个变爻,用这两个本卦变爻的爻辞解卦,而以上爻的卦辞为主作综合考虑

  例如:演卦得《晋》,其中第二、五爻为变爻,得变卦《讼》。这时,应以《晋•六五》的“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为主要类比依据,以《晋•六二》的“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为辅助依据,推断所问事项的吉凶。
  见图三:
  4.卦中有三个变爻,解卦时用本卦的卦辞并结合变卦的卦辞作综合考虑,但以本卦卦辞为主,变卦卦辞为辅
  例如:演卦得《艮》,第二、三、四爻为变爻,得变卦《未济》。这时要综合考虑《艮》卦辞“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和变卦《未济》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而以艮卦卦辞为主。
  见图四:
  5.卦中有四个变爻,用变卦的两个不变爻的爻辞解卦,而以下爻爻辞为主作综合考虑
  例如:演卦得《大过》,其中二、三、四、六爻为变爻,得变卦《观》。这时推论的主要依据是《观》卦的初爻爻辞“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并参考第五爻的爻辞“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见图五: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日期:2010-04-06 19:24:17

  6.卦中有五个变爻,用变卦的不变爻的爻辞解卦
  例如:演卦得《大有》,五个阳爻都发生变爻,得变卦《坤》。这时推论的依据便是《坤•六五》的“六五,黄裳,元吉”。
  见图一:
  7.卦中六爻都是变爻,如果是乾坤两卦就用“用九”、“用六”解卦,其他则用变卦的卦辞解卦
  例如:演卦得《大畜》,六爻皆变得之卦《萃》。推论依据便是《萃》卦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见图二:
  图一
  图二

日期:2010-04-06 19:39:19

  打住,不吵,其实只看我拍的这些图,就可以初步学会用“大衍之法”演卦了。大家可以试着玩,不熟悉的地方,可以边看六十四卦边玩,看完六十四卦后,就熟悉了。
  只当是玩,没必要当真。如果非要当真,可以专门开帖,与我讨论这些问题。中国人已经讨论了几千年了,来点实在的。游戏心态。
  下面,我来按我的理解来写的“六十四卦”,其实我的理解也简单,只不过是给“六十四卦”加了点“心理学”。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易经学什么——就是学各种打卦方法;易经怎么学——就是从预测术入手;易经怎么判——就得看你理解的“六十四卦”如何了。

日期:2010-04-07 12:19:34

  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统领其它诸卦的总纲,最集中体现了易经的阴阳思想,需要反复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
  再扯点别的东西。大家都把《易经》与《周易》混为一谈,其实是两回事。上面有个小兄弟跟帖也说过此事,我再重复说一次。《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等三种形式,而《周易》只是其中的一种。《周易》是周文王将伏羲八卦重叠而成六十四卦并写了卦爻辞,后由孔子作《十翼》,从而完善了《周易》的理论体系。

  《周易》的卦爻辞是附于六十四卦符号下的爻辞,分别表明每一卦每一爻的寓意。卦辞是每卦一列,总括全卦的大意,爻辞是每爻一列,揭示该爻旨意。卦爻辞的最大特点即是,“假象”喻意,通过借用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哲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比如说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但是,这些都是后人所加。

  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爻辞到底是什么意思?别说演卦,就是直译,也是各持一词。这么说吧,《易经》里面的爻辞每个字,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孔子一生都在演卦,并为爻辞写注,曾仕强,南怀瑾他们也是这样搞的。其实,这样一来,就带有个人的主观的理解了。我劝大家读原典。这也是我先讲打卦再说爻辞的意思了。
  我就不写那些爻辞了,任何一本《易经》的书上都有,翻译的,可以不看。自己理解。我来讲故事。《断易天机》上说,乾卦非平常人所得,汉高祖和吕后,奔走碣山时,卜得此卦。看汉高祖刘邦的历史,其实,这个故事里面也有心理学。
  《汉高祖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这是方术,望气。当时,刘邦就认为,这个“天子气”与自己有关,就用《易经》打卦,打出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心中大喜。当秦始皇东巡时,刘邦以为是来抓他,就与吕后跑到芒碣山躲起来了。大家从上述中看出来,这里面有一厢情愿的主观意识,连秦始皇也不知道“天子气”指的是谁?刘邦从何判断自己是“天子”。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自信”。刘邦从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天子”,后来,果打下大汉天下。

  这是历史上的事了,后人可以附会。我来说我经历过的一个事。我打卦多年,从未打出过乾卦,只是给一个将军打出过坤卦。将军嫁女,看好两个饭店,各有其好,不好取舍,问我。其中一个饭店出的是坤卦,“六五爻,黄裳,元吉。”就是这样一个卦辞,就看你如何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