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25节作者:
枉了冲冠发 赫胥黎教授:(十九世纪著名反宗教《天演论》作者赫胥黎之孙)在1946年8月的《机械工程杂志》上说;“科学对于道德是中立的,它不作高低评价。它永远不指出一件行为的善恶,只有宗教判定道德的价值,只有它协助人治理自己的心灵;只有它能从毁灭中救出世界。如果人皈依宗教,自然界的种种伟大能力,将要为人类的福利来服务。如果人类相信自己能解决一切,而不肯归属于全能的上主,本着这种心理去求进步,便是开始自取灭亡。”
康普顿:(1892—1927,诺贝尔奖金得主)说:“要紧的是具有对上帝的活泼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告诉我们,人是上帝的子女,他有权力得到更多的享受,一方面在现世,一方面在来世。这种信仰促使我们的生活具有高贵感。”(1966年上海《英文科学文摘》载)
莫利森:(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历任纽约科学院院长,著《人类不是孤立的》中译本《科学的新宇宙观》)说:“我们能够用千真万确的数学证明,宇宙由一位超然的工程师所设计、施工”;“根据数学来推论,地球(其生物生存条件)确实是有一位上智者为了繁殖生命而预备的,绝非碰巧。”
诺威博士:(法国生物学家,天主教教友,青年时疏忽教规,中年后由于对科学的探讨而重新归向天主(1947年在美国出版《人类的命运》,哄动一时)说;“为了绘画造物主的形象,一切努力都是儿戏,必然失败。我们不能画出造物主的真面目,就像不能画出电子的真面目一样。有些人不信造物主,仅仅因为他们不能想像出造物主是什么模样。他们忘记,不能想像并不是不存在的论据。在今天,有许多仅凭它们的功用认识出来,却是绝对不能看见的物体,但是我们不能不信。”(就如:从来没有人见过电是什么样,只能从电灯、电视上认出它来。)
穆勒:(1863—1929,天主教教友,法国近代化学家)说:“在少年时代,我认为科学与宗教互相反对……但我独自研究时,不得不多加思索。……我看出科学家的发明越多,引起的问题也越多,而我也越感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在这自然的景象面前,你不能不在心中生出宇宙的奇妙之谜,你不能不觉到下面这几句结论的需要:在这个宇宙以上,有它的创造者,他全能全善、是形体宇宙和心灵世界的创造者。”(参阅G Kenig《照路之光》)
安培:(青年时曾失落信仰,中年以后又恢复信仰)在他妻子死的那天说了这样的话,“主啊!仁慈的天主,请赐我与我在世所爱的人相聚于天堂!”他曾对作家贺山南说:“贺山南啊!主是多么伟大呀!天主是多么伟大呀!”
牛顿:《不列颠百科全书》“牛顿”节记他的话说;“在我望远镜的末端,我曾看见上帝经过。”(G Kenig《照路之光》)
他又说:“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与慧星的体系只能藉一位大能的、明智而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这位存在体永远不灭,无所不在,因着他的永存与无所不在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这位存在体掌管了万物……是一切的主人,我们惊讶其美善,崇拜其伟大。”
马可尼:(1874—1937,获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曾说:“一切科学界人士都知道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神秘,唯有相信一位至上的实体(天主)——这信仰叫我们不得不屈服——才给予我们勇气去果敢地研究人生的秘密”;“我发明无线电,不过是在天主造的万物当中,稍微懂得一点道理。叫我造电,我就不能,问我电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生命问题》)
巴斯德:(1822——1895,生物化学家、细菌学之父):“我知道的越多,就越接近天主:如果我的知识进一步增加,我就成了一个布列塔尼人(布列塔尼是法国最热心的地方)。”在他领了终傅圣事之后,他紧握着苦像说:“我因研究科学认识了你,我坚信天主教的各端道理。”
林奈:(1707——1778,瑞典自然科学家,以植物分类著称于世)他看到自然界的秩序和其生存的目的时说:“我见到上帝的足迹,使我眼花缭乱。”
爱因斯坦:“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内在的和谐性,就不会有任何科学”;“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玩的”;“他(上帝)通过万有之间的秩序井然的和谐来显示自己。”
普朗克:“一个愿有一种超乎短暂的知识生存的东西,那就不得不去寻求一种永存的素质,掌握一种智慧,在每日生活的纷扰中作为寄托。只有教会(天主教)能满足这种期望。”(《物理学的哲学》)。“宇宙秩序和宗教的上帝是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和科学之间是不可能找出一个矛盾来,而对最重大的问题却看出完全的意见一致。”(《报告与回忆录》)
日期:2010-05-23 08:44:30
霍金15日下午在香港科技大学主讲「宇宙的起源」,引起港人对「宇宙从何而来」、「人类为什么在这里」等问题的关注。(图:大公网)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霍金周一抵港,引起本港传媒大量报导。6月15日下午他在香港科技大学主讲「宇宙的起源」,提出他对「宇宙大爆炸」的见解。霍金于名著《时间简史》中构想宇宙的起源,提出「宇宙无边界」理论。他认为宇宙和时间都是从大爆炸开始,爆炸后微细的微波继续起伏发展,最终形成宇宙,否定神创造宇宙。本地报章以「霍金挑战创世论」等新闻标题再次起「宇宙是否神所创造」的讨论。 霍金:科学未能解答「人类从何而来」、「人类为什么在这里」等问题 《明报》记述他在演讲中说:「许多科学家仍然不喜欢宇宙具有开端,因为这似乎意味物理学崩溃了。人们就不得不去求助于外界的作用,为方便起见,可以把它称作上帝,去确定宇宙如何开始」。他说:「我(的理论)并不需要那个(神在宇宙的角色)假设。」虽然他的理论普遍得到科学界认同,然而他本人与不少科学家一样,未能解释宇宙的来源,包括「人类从何而来」、「人类为什么在这里」等重要问题。他直言这些问题仍是科学界的「疑团」。 历史上不少科学家告白宇宙是上帝的「杰作」 不少人认为科学与信仰相悖,然而根据去年8月Live Science,调查指出2/3科学家相信有神的存在;此外去年6月,一个对芝加哥大学的独立调查中,76%博士表示相信神,56%相信有永生,否定了科学与宗教信仰互不相容的说法。在历史上不少著名科学家也是虔诚基督徒,当中最广被提及的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发表「天体运行」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的天文学家伽里略和开普勒(Kepler)、化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电解原理发明人法拉第(Faraday)、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氏(Karl Von Linnaeus),此外还有莫尔斯(Morse)、焦耳(Joule)、麦克斯韦(Maxwell)、孟德尔(Mendel)、弗来明(Fleming)等人,都是笃信上帝的著名科学家。事实不少科学家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惊讶于万物的和谐奇妙,从而体会到人类知识的有限,进而认识上帝。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实验室里放一座右铭:「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的、充满万有的、至高至尊的上帝的存在。」发现天王星的天文学家威廉(William Herschel)和发现500多个星云的约翰(John Herschel)父子二人都因宇宙的精巧,不能不承认是上帝的杰作。
日期:2010-05-23 22:24:31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与其文化批判初探
一.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问题分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