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37节

作者: 枉了冲冠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历史上最早算到《明夷卦》的人,是文王。在被困羑里的时候,文王得知长子伯邑考想带着珍宝异物来贿赂纣王放自己回国,便算了一卦,得到的就是《明夷卦》。他于是明白此次不仅回国无望,还会失去爱子,心里非常难受。而文王困羑里,也为后人应如何应对逆境,做出了榜样。因为文王最终回到了西岐,成为“三圣”之一。有人据此便以为能在逆境中活下来,就是成功,却忽视了文王自始至终所坚持的“道义”没有变——临死还把兴周的使命交给了武王。

  所以,《明夷卦》不是让人们看到一个毫无光明的前途,而是在告诉人们,当你身处这样的逆境时,该怎么办。自古以来,真正读懂《明夷卦》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包括未能全身而退、但却名垂青史的南宋状元文天祥。

日期:2010-06-13 08:52:32

  自古以来,无论战场、商场还是情场,有气节的人在任何场合都受人敬重。
  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将其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自己的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南宋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置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
  元世祖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羞愧无言,掩面而去。
  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
  可见,身处逆境,依然能坚守正道的人,更是让人敬佩。换一个角度来说,一旦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人,一定要敬重他们,但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想要改变有气节的人,等于自取其辱。


日期:2010-06-17 08:39:58

  家人卦: 华盛顿合作规律——一道复杂的力学题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的一天,作为蜀军前线最高长官的杨仪突然找来都尉赵正,让他为自己算一卦。
  杨仪最早是关羽的部下,后来奉命入益州,给刘备汇报荆州的军政情况,因为见解独到,深受刘备重视,便留在了成都,任职左将军兵曹掾。刘备为汉中王时,杨仪被提拔为尚书,得以参与中央朝政决策。杨仪生性傲慢,在刘备征吴期间,和尚书令刘巴闹翻,被外调,任弘农太守。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被诸葛亮调回任参军,在随诸葛亮南征的过程中,圆满解决了部队的粮草辎重问题,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因此,建兴五年后的五次北伐北征,杨仪都与魏延一起,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杨仪和魏延一文一武,是蜀汉北征军的支柱,但此二人都恃才傲物,彼此争执得非常厉害,诸葛亮也是“深惜杨仪之才干,依赖魏延之猛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尽力平衡二人的关系,使他们都能各尽其才。所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知道自己不行了、不得不决定撤军时,他的心里非常为难——让谁来主持撤军呢?

  诸葛亮认真权衡了各方面的利害关系:要想顺利实现撤兵计划,就必须挑选一个既能审慎地思考问题、又能完全掌控全局的人,而魏延虽然气盖三军,姜维虽然智勇双全,王平虽然经验老到,费祎虽然协调力好,但在当时却都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诸葛亮左思右想,无奈之下,最后选定了跟随自己时间较长、对当时的局势了解得比较透彻的杨仪。杨仪果然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领导蜀汉大军迅速脱离险境,并将不服从命令的魏延果断地杀掉了。于是,杨仪自以为他有能力、也有机会代替诸葛亮主持蜀国的政务,便找都尉赵正来给自己算卦。

  就是在当时的紧急局势下,算卦的过程虽然是程序化的,没有什么改变,杨仪以前也亲手操作过很多次,但却从来没有这一次紧张,瞪圆眼睛盯着赵正手上的蓍草。终于六爻全部推演出来了,但不等赵正解卦,杨仪已经阴沉着脸,一句话不说,独自走开了。
  赵正为杨仪推算出来的,是《家人卦》,有反身内修、巽顺贞静之义。
  很显然,本卦卦象的意思是说,杨仪没有机会接替诸葛亮做蜀国的丞相,因为他的修为不够。果然,回成都后不久,诸葛亮的遗嘱公布了——接替他做丞相的是蒋琬,而不是杨仪。
  无论是钓过螃蟹的人还是买过螃蟹的人,只要他们和螃蟹打过交道,就都很清楚,把螃蟹放进篓子里之后,根本不必担心它们会爬出来。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拉下来。这样一来,便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出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是这样,不能看成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像力学题一样复杂:因为这些力不是来自一个方向、也不是施向一个方向。

  这个现象要说明的,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华盛顿合作规律”。
  《家人卦》提醒杨仪应该反身内修,从杨仪之前和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很需要反身内修。如果杨仪安心接受这个结果,躬身自省,那么他自己的命运和蜀国的命运可能都会被改写。
  但事实上,以杨仪猖狭的个性,他根本不可能接受诸葛亮亲自安排的继承人蒋琬。当杨仪知道诸葛亮只是安排自己负责撤军、却安排了蒋琬做丞相时,愤怒到了极点。蒋琬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请和杨仪私交较好的费祎前往安慰。想不到杨仪见到费伟,感触更多,甚至口出恶言:“当时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军投降曹魏,反而将会得到大功劳,绝不会像现在一般的落寞,真是让人悔恨呀!”费祎一听,大惊,不敢隐瞒,立刻向朝廷密告。蒋琬考虑到杨仪的功劳,免其死罪,仅废为庶人,流放汉嘉郡。一向高傲的杨仪哪里忍得下这口气?他不仅不接受这个处罚,反认为自己遭受了奇耻大辱,公然语意强硬地上书指责朝廷不公平。蒋琬不得己,只好让人逮捕了杨仪。没过多久,杨仪决心以死明志,在狱中自杀而死。

  杨仪的死,越发让世人看到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就如同一个篓子,而蜀汉群臣就如同装在一个篓子里的螃蟹——人心如此混乱,蜀汉之亡国,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日期:2010-06-18 08:54:34

  睽卦:小人物有时候也能主宰大人物的命运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一向深得董卓的信任。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时,牛辅正带着两万精兵驻扎在陕西郿圬,指使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四处劫掠。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牛辅虽然小胜一仗,但非常害怕城池失守,整天像惊弓之鸟一样,凡是有客人来,都非得等相面的人先看看对方身上有没有反气,再让卜师算卦,看看吉凶,然后才和他们见面。

  有一天,中郎将董越来找牛辅。董越和牛辅是凉州军几十年来的旧部,之前一直跟在董卓身边。尽管如此,牛辅还是不直接见老同事,而是让卜师为董越占卦。卜师应诺,做出很谨慎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推演着。董越心里无愧,还在嘲笑老朋友过于胆小,卦已经推演出来,是兑下离上的《睽卦》。
  董越大吃一惊。《睽卦》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离为火,兑为泽,是水火相克,所以整个《睽卦》的卦象就是上面有一团火在往上熊熊燃烧,下面是一片湖泽慢慢往下浸润,发展方向不一样,做事的目的也不一样。正如本卦《象》辞说:“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离违、矛盾,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果然,卜师看了董越一眼,用阴冷的声音对牛辅说:“火胜金。外谋内之卦也。”
  牛辅一听,二话没说,就示意卫兵把董越拖出去。可怜的董越连分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杀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