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之——好吧,那我们来说说原著》
第6节作者:
白色彩色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雷甚多,还是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
书里说,阿凤携着颦儿的手,打量一回,便送回老太太身边坐下,这才夸奖颦儿。
新红里凤姐就拽着颦儿杵在地上说话了。
颦儿远道来,又是老祖宗的心尖子,又身体弱,阿凤原来就连这点眼色也没有了?
从上文看,林妹妹本来在老祖宗怀里抱着。拜见阿凤起的身,老祖宗那边还没亲够没腻够呢,阿凤你就敢拉着林妹妹说一车子话,不给老祖宗送回去了?
你真当阿凤在贾府混得风生水起只是因为她够泼皮,够霸王?
第二。
王熙凤那一段“几岁了,上学没有,吃什么药”的台词,倒是全了。偏偏最后一句“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了来?带了几个下人来”,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后面一段王夫人问她月钱衣服的事,自然也全都被删除。
于是我很纳闷,新红是不是真的把红楼梦当成一个言情剧来拍了?
这么重要的段落居然就都没有了?
为什么阿凤要问“林姑娘的东西搬来没有”?为什么要问“带了几个下人”?
因为她是管家奶奶!
其他姐妹和林妹妹彼此厮认过了就罢,她不行的,她要上下打点,料理一切。
后面放月钱,已提前预备了料子给林妹妹裁衣服,处处说明阿凤精细妥帖,是阿凤出场来第一个画像。
新红这么个拍法,我就纳闷了,阿凤也和其他姑娘一样,只会大说大笑,哪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姑娘和奶奶,管事的和不管事的,又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第三。
说过了不拍铜钱头,不拍审美,因为怕了粉丝的胡搅蛮缠。
但是还是想说,这新红里,姑娘们头发倒都盘着,媳妇的头发倒散开披在肩膀上,这是我们中国哪一朝哪一代的惯例?
是我们中国哪一省哪一市的风俗?
原著里说阿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我就不指望着你全给我复原了,但是好歹也能看出是媳妇打扮吧?这新红里的凤姐,却是个什么打扮了?
不说别的,就光乍一看去,三春,林姑娘,还有凤姐,你分得清究竟谁是姑娘,谁是媳妇么?
多有眼色的凤姐,就拽着林妹妹站在地上说话。还有,这俩人的头发,谁来告诉我,哪个是姑娘?哪个是媳妇来着?
日期:2010-06-28 01:14:21
原著: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装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原谅我引了这么多。因为这段的电视剧————全乱了。。。。。。
还是一条一条来。
第一,黛玉去拜见大老爷那一段,完全没了。那一段其实很重要,一个是点出大老爷不在荣国府内居住,为后文埋下伏笔。再一个是邢夫人留黛玉吃饭时,黛玉的对答。不过,算了,没了就没了吧,因为跟后面的比,那真的什么也不算。
第二。对荣府正院,荣禧堂,摆设,对联,等一切,一大段,全部掠过不提了。不仅文字上没有提,连镜头都没有给一个。李少红同学,你砍得很爽啊!!
第三。电视剧把原著的“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改成了“进了东边三间小耳房”。于是,我郁闷了。
耳房,就是指正房两侧比正房规模小的房间。所以,“耳房”,本来就包含了“小”的意思。这个“小耳房”,真是不知道所为何来。就像“你令尊”一样让人莫名其妙。
当然,粉丝们可以解释为,这个“小”字的意思是,即便在耳房里,这间也算小的。不过看看后文关于房间内布置摆设的描写,再参考到那是堂堂荣国府正经正房的耳房,这好像是不可能的吧?
第四。王夫人见林妹妹,不是在耳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