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拆出一个够一个人出入的口子后,就回身朝大师兄小师妹招手。他们两个刚才一直趴在梯子上等着,见他一示意,立即就爬了下来。
三师兄用手电筒往里面照了一下,只见下面波光粼粼,地面果然有积水,他找了块泥团丢下去,咚,水不深,可能也就是半米左右。三师兄本来就身手敏捷,何况今晚还穿了专门下地用的老鼠衣,行动起来更加矫健。只见他一手扳在墓墙上,一手按住拆出来的洞的边缘,身体一跃,整个人就翻了下去,接着下面就传来一阵水花轻轻溅起的声音。
老鼠衣其实就是一种连体紧身衣,上面有很多口袋和钩子,方便携带各种工具,也便于把里面的东西带出来。今晚来的四个人都穿上了老鼠衣,因为女式的比较少见,所以小宝也穿着一件男式的,松松垮垮,看上去不伦不类。
大师兄帮着小宝进去后,自己也翻身进了墓内。
里面的积水确实只到膝盖处。一进去,三人就用电筒扫视了一番。这是一个南北走向的长方形墓室。四周的墓墙湿漉漉的,不时有水滴掉下来的声音滴答——滴答——
第一次见到这样一片漆黑的寂静空间,小宝有点紧张了。
三把电筒的光落在积水上,晃荡成一片摇曳不止的光影。影影绰绰,让人害怕。
走了没几步,三师兄的电筒光就在前面积水中央的两个方形突起上停住了。大师兄和小宝也注意到了那两个高出水面的方形突起。
那是并排着的两座棺床。
古墓里面最值钱的东西,往往都在棺里,下地不摸棺,等于白忙活。虽然墓室的东西北(后墙,就是他们盗洞所在的方向)面各有一个壁龛,上面也朦朦胧胧有不少陪葬器皿的样子,但三师兄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甚至连上去随便拿起一个抹掉尘土看一看的欲望都没有。
他的目标坚定明确,就是那两个棺床。
纵使是小心出名的三师兄,这次也还是有些大意。因为他并不知道棺里面躺的两个人是谁,更不知道他们死因为何。
据后来的考古队在墓门处找到的墓志文显示,这是一个王妃合葬墓,棺里的正是梁庄王朱瞻垍,和他的梁王妃魏氏。梁王死的蹊跷,三十岁就“以疾甍”,显然不太正常,梁王妃也死的很早,梁王甍后十年,她也以疾甍了,得年三十八,连个儿子都没留下。有野史说梁王好丹药,家里常养有炼丹道人开炉炼丹,有一次来了一个张姓道人,自称是张天师后裔,能炼成除百病的药丸,梁王好奇,就让他在自家住了下来,七七四十九天后,张道士果然练出了一粒呈五彩祥云光泽的丹药,他把这丹药交给梁王,说吃了这粒药丸后便可百病不生,谁知梁王吃后,却一命呜呼了。野史喜欢讲香艳的东西,说这张道士和梁王妃有染,正是受了梁王妃的懿旨暗练毒丹,把好好的一个王爷给整成了“以疾甍”。梁王爷死后,魏氏就假惺惺地向当朝皇帝请愿“欲随王逝,承奉施奏”,说我家当家的甍了,我也不活了,我到阴间里陪她去,皇帝老儿一听有此等忠贞的王妃,当然不会让她死了,于是梁王妃又“蒙圣恩怜悯,遂降敕旨存留,抚养王二幼女,仍主后宫之事”,这一招太牛逼了,不但洗脱嫌疑,而且巩固了王宫一姐的位置,从此三尺墙内便可为所欲为。可惜张天师家的那位后裔是在太差劲,后来花了十年练成了一种丹药,自以为有不死长生的神奇功效,便和魏氏一起吃了,虽知道服后第二天竟然一起翘了,不得不步老梁后尘,也“以疾甍”了。
年纪轻轻就死了,叫作短命鬼,腹里还有一缕阳气,又是吃丹药死的,这样的死尸是最容易起变化的。当时三师兄要是知道这些,应该就不会那么大意了。
三人离棺床越来越近,渐渐能看清那边的情况,两座棺床上各躺着一副棺材,一大一小,悉为石棺,雕工非常精细。
三人已经走到棺边,墓室内并无变化,除了他们行走时趟水的声音和水滴滴下的声音,在没有其他音响。
小宝其实已经很紧张,不过为了不在两个师兄面前示弱,也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在三师兄在棺边停下后,她还故作大胆地往前走了一步,要上去摸那座大的石棺。
幸好三师兄谨慎,一把拦住了他。
三师兄回头看了看大师兄,意思是你觉得现在能不能动手。大师兄身手和心思缜密方面不如他,但经验却比他要丰富。下地这活,最重要的就是经验。
大师兄也没看出什么不妥,就点了点头,然后把小宝拉回来,三师兄则往前走去。
三师兄双手搭在棺盖上,他还不敢动手。
他想详细查看一下棺材的情况。
滴答——滴答——
只有水从墙上掉下来的声音。
大师兄也看出了三师兄的忐忑不安,一边把想往前探身看的小宝拉回自己身边,一边说:“老三,我们先整个看一下这座古墓再说吧。
三师兄确实刚才一直犹豫不决,所以一听这话就立即退了下来,点点头说,我们继续往前看看。
三人又哗啦哗啦踩着水一路往前。两座棺床是在墓室的中间,再往前和来时差不多的距离,就是一堵黑墙,墙上设有一木门。木头怕水,所以有积水的墓室,里面木质的东西大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腐坏,这木门也不例外。
三师兄走到门前,用手电仔细照射了一遍这头木门,确定不会有什么机关括约后,才轻轻地伸出手推了一下。这一下并没有推动,门连揺都没有摇一下。三师兄又加大力气再推了一下,们还是丝毫未动。三师兄把电筒衔住在嘴里,空出两只手一起按在门板上,使足劲猛地一推。
喀喇——
有木板碎裂的声音。
三师兄连忙退回来,和站在大师兄和小宝前面。
木门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倒下。
等了一会,木门没了声音。三师兄又哗啦哗啦走上去,依旧嘴巴衔电筒,双手推门。他的手刚刚到门板那里,正要贴上的瞬间,突然叽咕一声,门竟然自己往里面打开了。
三师兄吓得又是退回一步,赶忙用手电筒往门里照去。
里面是空荡荡的一条甬道。
一般来说,飞弩一类的机关总是设在比较狭小的甬道里,这种地方突然射出一拨利箭,常常让无处可躲的土扒子当场丧命。三师兄虽说下地不很多,但这些道理师傅都说过,所以一直站在门前,不敢往前踏进一步。
可是后面站着的两个,一个是十五六岁第一次下地的女娃子小宝,另一个是已经有些德望而且身担照顾师妹责任的大师兄,让谁打头阵都不如他合适,何况这三人当中身手最好的就是他自己。
三师兄想了想,又回头看了大师兄和小宝一眼,示意他们跟在后面留意着点,然后就鼓起勇气抬起了脚。
甬道里雾气弥漫,手电筒照上去能见度只有半丈左右。
三师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小宝看见前面的三师兄走得蹑手蹑脚,自己也踮起脚尖跟在后面。因为学过跳舞,而且衣服又穿的不伦不类,所以走路的样子看上去很怪,再加上雾气很重沉在甬道的底部,整个人腰以下的部位都埋在了雾里,整个看上去就像是在跳滑稽舞。
大师兄却觉得后面的门刚才有点不对劲,不时地回过头去看,但看了几次,也没发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忽然,他听到走在前面的小宝啊地尖叫一声,便急忙回过头来往前一看,小宝不见了。
最前面的三师兄也回过头来望着边看,看见正往他这边看的大师兄就问:“小宝呢?”
大师兄摇摇头,这时一阵喊痛的呻吟从他们中间的浓雾里传来,两人把电筒往下一照,只见小宝已经四脚趴趴倒在甬道里。
原来是滑倒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