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
第35节

作者: 北漂联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越军这一发炮弹可真够了本,我们牺牲了两个,受伤了四个。就一班长命大。他一个人肯定照料不过来我们四个伤兵,于是,我冲着后面拼命大喊。可是,就在这时,越军正前方突然“哒哒”地射来了密集、低矮的重机枪子丨弹丨。这是越军的一个暗藏火力点,把我们的后援部队给阻拦住了。凭我的军事常识,不难看出,越军一切都在按照预设方案进行,那重机枪,已经射击定位,除非侥幸,你是很难从它的子丨弹丨中穿越的。

  救援我们的人被阻挡在十几米之外。我们二班的正副机枪手,一个傣族,一个拉咕族,平时跟我关系很好,他俩冒着越军的弹雨,一边推着机枪还击,干扰着越军的射击质量,一边从公路上向我们靠近。可是刚到了公路中间,拉咕族的副射手就中了一弹,是在脚部。我只好大喊:“别过来送死!先干敌人的机枪!”
  可前面的小山包上,杂草一片,根本就发现不了越军机枪的位置。奉命赶来营救的七连预备队上来了。排长刘旺是一员猛将,他率先匍匐前进,并不停地朝身后的人喊:“都睁大眼睛,干掉敌人的机枪!”
  越军重机枪离我们顶多五百米,把我们冲在前面的、停在中间的和后头来援的,统统给封死了。面对罪恶的越军重机枪,刘旺大喊鼓动道:“谁干掉重机枪,我给他报大功!”
  他的声音未落,一个身影跃上了前来。我一看,这不是我的老乡马奇吗!这小子,是济南军区有名的射击全能,高中跟我同级不同班。马奇用一支半自动,跃到前面后,他好像没有瞄准,出枪就是一个射击动作,越军的重机枪一下就不叫了。我感到振奋,也感到自豪!马奇毕竟是我的同学啊。果然不出所料,越军的副射手上岗了,但刚打出两个点射,马奇一口扳机,副射手也息旗焉鼓了。
  这就是中国的射手!至于马奇是怎么看清的敌人,怎么从重机枪的挡板中间杀死的越军,我当初确实弄不清。战后,他才告诉我,一个好射手,有时要凭感觉,而这个感觉,是子丨弹丨陪出来的,没有捷径。在写这篇回忆期间,我结合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请教年过半百的马奇,他说:“猎人是火枪手,概略射击,对精确射击装置无师自通,纯属瞎编。就像开拖拉机的跟开汽车的一样,都在路上跑,但不一样。”

  越军的重机枪一完蛋,我们的救护人员立马过来了。“老狐狸”真哥们,抢先扶起了我,七连老乡徐高义也过来打了一把手,他俩手抓手,我将退搭在上面,扶着他俩的肩膀,跳着往后撤。
  可刚走了没多远,越军的迫击炮又跟来了,看来,越军是想把我们赶尽杀绝啊!
  在我们前头,有几个战友又被炮弹击中了,死的死、伤的伤,很惨。
  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招。。。。。
  北漂联盟QQ941599114
  3.31日10:10
  《一个越战伤兵的北漂(揭秘版之三十二)》

  我对“老狐狸”和徐高义说:“越南炮兵这是追踪射击,他们炮弹再过来时,咱们一块卧倒,他们就不会再注意我们了。”
  “咣”地一声炮响,我们三个人一块儿卧倒。趴了几分钟,重新再起身时,越军炮兵就不再打扰我们了。
  公路上空,飘浮着一股股烟雾和一片片尘沙,让你辩不清路奔行者的面孔,我们三个人拼命往后撤着。但翻过了一道山岭,忽然被一阵威严的声音喝住:“站住!”
  我使劲儿眨巴眼睛,看到了一排荷枪实弹的纠察。这就是传说中的督战队吧?!

  见到了督战队,“老狐狸”和徐高义有点儿害怕。我给他们壮胆说:“怕个球!你们又不是战场脱逃。”
  纠察审视着我们,然后对“老狐狸”和徐高义说:“伤员留下,你们回去。”
  “老狐狸”的眼睛突然一亮,上前一步,冲着一个纠察就是一拳。他没有说什么。
  从眼神里看出,那纠察辨认出了他,并闪开了一个身位,我们三个人侧着过去了。
  一切都是默契的。
  这个时候,能脱离火线,就是跟死神道别啊。
  “老狐狸”和徐高义的心情我很理解。护送伤员,是脱离火线的最佳理由。
  我们刚刚穿过了纠察线,却又被一个胖子给堵住了,他背着一把“五四式”,手里拿着什么……
  北漂联盟

  3.31日12:10 QQ:941599114
日期:2010-04-07 17:40:53

  《一个越战伤兵的北漂(揭秘版之三十三)》
  胖子并没理会别人,只是上下左右打量我.

  “老狐狸”和徐高义都傻瞪着眼.
  一会儿,胖子也不知是冲着谁喊道:“中等伤一个,黄票一张。”
  他递给一张黄票,说:“往前走,200米,急救站,拿好伤票,没有它,你是下不了战场的。”
  战场上的规矩还真多。
  到了急救站,一个卫生员见我狠狠地掐着腿肚子,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光淌血。”我哭丧着说。“这样还止不住呢。”
  卫生员很不客气地对我说:“你怎么学的战场救护?腿上止血,要用止血带,绑住大腿根的动脉,十几分钟松绑一次,以防腿部缺血性组织死亡。”
  “谁他妈学鸟战场救护来?”“老狐狸”怨气冲天。

  “没学战场救护,你们就上战场?”这个卫生员可真幼稚啊!这场战争,意想不到的事情多着呢。譬如,作战期间,一些指挥员由于看不懂军事地图,把部队带错了方向,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等等。
  在急救站,我的伤口经过简单处理,出血缓解多了。至少不跟刚才那样触目惊心了。“老狐狸”和徐高义陪着我抽了几支烟,起身告别了。因为待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望着他们的身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打过仗的人是不会知道的,一个战士一旦负了伤,只要没伤到要害处,心情就立马放轻松了。而那些没有受伤的战友,却还没有解脱死神的纠缠啊。
  伤兵有伤兵的规矩,从头到脚论紧要。我伤在脚上,什么事情总是排在后头。临近傍晚,才轮到我向后方转移。负责抬我们这批伤员的是一个背匣子枪的地方武装部部长,他带着一百多号民兵,都穿这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由于伤兵多担架少,到了我这里,只能用路边的竹子做了一副临时担架。这副临时担架的底部是交叉的军用裹腿带,我躺下没多久,裹脚带就松懈了,我被迫坐了起来,就像坐轿那样,由于重力不均衡,给抬担架的民兵增添了过多的麻烦。当担架队脱离前沿后,一支护卫队跟上了我们。护卫队领头的是一个排长,从他及他手下的队形和神态判断,这些人没有打过仗,而且缺乏统一的训练。一打听,果然,这些人除了排长,都是云南省刚刚召回的退伍老兵,他们当中有步兵,有炮兵,还有炊事兵、通信兵和防化兵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在一块训练了不过十几天。

  我们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往国内撤,途中,头顶上不停地咝咝的响,那是炮弹的飞行声,可见,前方还在激战啊。
  约摸下半夜,前面遇到了了一片竹林,担架队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停!”。护卫排长跟武装部长都跑了过去,问怎么回事。喊停的是个轻伤员,他在队伍中间,对排长和部长说:“这片竹林,是坑洼地,很适合打伏击。我是一团侦察排的,很熟悉这块儿。”
  侦察兵这么一说,大家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我幸亏留了一把枪和两枚手榴弹,于是,我悄悄拧开了冲锋枪的保险。
  排长由于没有作战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前的情况。
  武装部长很可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他代替排长下达了一道命令:“民兵一排,向前搜索前进。”
  这个时候,让民兵出面,护卫排长难免有点失面子。他随之命令:“一班长,冲到民兵前面!”
  护卫一班刚刚冲上前,那个侦察兵又大喊一声:“卧倒!”
  前头传来了一片卧倒声。
  “你们太不专业了,进去搜索肯定吃亏。”还是那侦察兵的声音。“我们反正没有重伤员,可以用时间换主动。如果有伏兵,我们只要不动,他们就会有反应的。”
  这个侦察兵是个老手。

  我们各自操持着手中的武器,严阵以待。
  过了大约接近一个小时,竹林里传来了脚步声。我们的护卫兵向对方喊开了口令。
  但对方并不回答,于是,护卫兵鸣枪警告。嘿,对方竟唱开了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一听这早已过时的歌曲,我真有点儿惊恐:分明遇到了越军特工队!
  从声音上听,他们不过十几人。

  危机之中,那个侦察兵已经站到了排长所在的位置,他的建议我听得清清楚楚:“不要乱开枪。我们的枪声一乱,他们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势力。等他们靠近了,一齐开火。”
  排长及时把他的建议转达给了前面的护卫战士。
  我方不做反应,越军反而不唱了。
  他们也原地不动了。
  这是一场心战。
  望着这场面,我猛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北漂联盟
  3.31日12:10 QQ:941599114
  《一个越战伤兵的北漂(揭秘版之三十四)》

  我向排长建议:“咱们轰走他们!”
  “怎么轰?”排长问。
  “手榴弹。能投的,一人一颗,同时投。炸他个稀里哗啦。”
  排长很利索,低声下达了命令:“各自投弹准备!”

  “目标竹林,自选落点,投!”
  我坐在担架上,也扔出去了一颗。
  伴随着一阵弹雨,竹林里“轰轰”地闪起了一片片火光。
  但,特工队的表现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没有鬼哭狼嚎,也没有抱头鼠窜。竹林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很静。静得令人窒息。
  这时,那个侦察兵高呼道:“左右两路,包抄!”
  这是明显的诈敌。
  越军仍没有动静。
  排长也在实战中变精明了,他喝令道:“一班长,分组搜索,跃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