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盗墓村之鬼跳崖》
第47节

作者: 舌战八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宝看我说的认真,就赶紧放了,傻乎乎冲爱爱一笑:“嫂子别介意,我是他妹子,刚才逗你们玩的。”
  我赶紧趁机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给爱爱泡了一杯茶。我在老千旁边坐下,小宝还不是冲我眨眼。
  这小丫头是有心整我。
  好在我对人家爱爱也还没什么意思,不然这丫头这样作梗,我还不宰了她。
  一杯茶喝完,爱爱就起身要走了。
  我也没理由留人家,便把她送到门口,然后就让她走了。

  回来又坐了一下,大师兄的美味佳肴终于做好了。
  等了这么长时间,三个人都早已口水横流。
  电话是熊老板打来的,说的还是支锅的事。
  熊老板问了下人找够没有,我说找够了。然后熊老板就说车和工具还有向导之类的东西,他已经全部安排好了,让我们打点打点行装,后天就动身。内容虽没多少,但是熊老板说话一直跟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似的,加上一口散装普通话实在难听懂,所以竟然也打了六七分钟。
  我挂了电话一看,东坡肉倒还剩几块,不过鱼羹和螃蟹就全没了。老千正志得意满地握着筷子容光满面地笑,小宝则鼓着眼睛瞪着老千气呼呼一句话也不说。大师兄还是一贯的稳重,一边笑着摇摇头,一边用筷子扒着碗里的饭。
  看来一场激烈异常的争夺战刚刚结束,胜者不用说就是鼓着肚子的老千,败者很显然就是鼓着眼睛的小宝了。

  不过最惨的是我,筷子还没动,桌面上就剩些残羹冷炙了。
  刚才我说人找够了,其实心里也没底。我是把小宝和大师兄都算进去了才这么说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二位显然已经不打算再下地,后天就得动身了,我得想个法子怎么在这明天之内说东他们两。
  这活难度不小。
  老千战斗力实在太强,剩那么点东坡肉我也不好意思下筷子了,就不管他们坐回沙发上捧着零食一个人吃。想想自己搭上这么个饭桶真是遭罪,冒着被被哝哝姐吃的危险去买了菜回来,自己却一点没吃上。

  小宝见我抱着零食吃,也跑下来坐在我旁边,两个人可怜巴巴地一起卡巴卡巴嚼零食。
  老千这混蛋太不知好赖,竟然也坐到我们旁边,不吃零食,却在满嘴巴油星子地吹嘘刚才的菜如何如何好吃,什么鱼羹那个鲜啊,螃蟹那个香啊,东坡肉那个够味啊,说的一脸陶醉。
  我都恨不得一脚把这王八蛋踹翻在地。
  当夜一直无事。
  吃完饭后大家就在一起吹牛扯皮。老千和大师兄小宝的关系已经从一开始的追着喊打到了勾肩搭背的铁哥们性质。
  快半夜了,小宝和大师兄都说困了要休息,老千就硬是要把两人都拉到他家去了。

  我知道他家也空房子多,就让他们去了。
  我正好趁空好好谋划一下,怎么让两人答应跟我们一起支这个锅。
  第二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安排公子寻和小宝、大师兄见了见面,公子寻有点怕生,一直没怎么说话,倒是小宝异常踊跃,一直说要摸摸公子寻的那只鬼手,最后还是大师兄把她喝住了。
  然后五个人一起吃了顿午饭。掌厨的当然还是大师兄厨师长,不过这次老千就没占到便宜了,大家都学乖了,菜还没端上来,就先用五个小碗分好,然后一人一碗分下来。老千再不要脸也不好意思夹别人碗里的菜,所以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那份搞掂了,然后就坐回沙发上啃零食看电视。
  吃完后,有各自分散去休息了。

  临走前我把老千和公子寻拉住,跟他们如此这般做了些安排,内容就是关于我前面说的怎么样把大师兄和小宝骗过去的计划。
  两人表示领会后,我拍拍他们肩膀,然后去找小宝和大师兄。
  事情按照我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第二天就要动身了。
  晚上我又看了一遍熊老板寄过来的资料,这回看的稍微认真了一点。
  这个墓是晚清时候潮州一个世代从商的望族的某一代家长的墓葬,单从资料看,这个墓似乎非常普通。
  后来我才知道,这资料除了区位之外,几乎就没有可信的地方了。
  这个墓绝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

  我忽然想起我在大学当教授的姐夫。昨天我就打算给他打电话,后来被找人的事给耽搁了。
  之前说过我是孤儿,自然不会有什么亲生姐姐。这姐夫的老婆,其实是住在我家近旁一位邻居的大女儿。
  这位姐姐人特别好。
  小时候因为师父经常不在身边,所以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过的。我一个人的时候,吃饭虽说不是问题,但是因为家里没个妈,自己又没钱,所以我平时几乎就没吃过零食。小孩都嘴馋,看见旁边小孩捧着他奶奶(我们这就是指妈)炸的油糍花生饼什么的,就只有咽口水的份了。
  这位姐姐看见我可怜,就把她家里做的零食搬出来,偷偷分点给我解馋,这样的次数多了,关系就近多了,于是她就成了我的姐姐了。后来她高中读完后出去打工,接着就嫁给了现在已经功成名就的这位大学教授,我自然就得管人家叫姐夫了。
  因为平日里交往不少,那姐夫也不跟我见外。下地之前,我每次都要找他了解一下当地的墓葬习俗然后才出发,这次也不例外。

  于是我就拨通他的电话。
  我想问的是清代潮汕地区的墓葬有什么特点。
  我姐夫都到了人称大知识分子那地界了,说话也跟百家讲坛似的,一套一套,有用没用一个问题状态不好也能讲出半个小时。
  何况这一次,我姐夫似乎状态奇佳,他一股脑就给我说了一大通。这些东西有些没用的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这里就把我记得的那些记录下来。
  潮汕地区清代墓葬寸留下来的有不少,而且大多承袭明代薄葬的遗风,既没有明代大墓中的牌坊,翁仲,神兽等石雕,也少有元人的大灰面,大摆手的大型墓。墓碑已经开始不同以前的圆顶形式,变成了平顶形式,碑额中央一个祥云托住太阳的石刻地方会有一个“清”字朝号,很容易分辨。潮汕地方的墓葬一般都会在旁边设一个护墓土地神位,清朝时候,这个神位以在左边为主,右边很少。明朝的棺材大多是楠木和樟木做的,清代那些贵重的木料已经很少了,所以都是用杉木做的六瓣式棺。

  清代潮汕用贝灰,糯米浆搅拌砂石的墓坑已经不多见,平原地带以为地势低湿容易进水,所以多是浅坑墓,甚至还有平地起封的,但是到了山区,墓坑就比较深了,浅的都有一米多,深的就不知道了。
  这段时间,那地方的墓式也比较五花八门了,有钱人家用的是灰墓,坟前树石碑,建祭台,用三合土建成二至三段摆手,墓前灰盛都有两三阶的,有的墓前加挖斗池,象征宅前聚气,风水弄的玄的要命。没钱人家就土堆葬,那样的坟就比较简单了,大概的样子大家也都见过,就不详述了。
  还有就是魂罎墓,这听上去又诡异又神秘,其实也就是二次葬而已,魂罎就是一种特制的带盖的陶罎,枯骨装好后,迁往别处安葬。
  我姐夫说到这里,就说上面三种是当时当地主要的墓葬形式,其实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墓葬形式。
  因为接下来的几种葬法比较迷信一点,我姐夫就用一种完全马列主意的姿态跟我说,这些了解一下就算了,能不能信他也不知道。
  这些葬式确实比较特殊。
  第一种,是孕妇死亡的葬法,要在棺材下面放一个带盖的瓷罐,里面装好蓖麻种子“压生”,还得清僧尼念咒画符,防止孕妇在棺材里面生孩子。据说这种棺材里面出来的小孩,都是腹中就已经尸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