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盗墓村之鬼跳崖》
第48节

作者: 舌战八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种是孕妇死了老公的,老公下葬的时候不能用贝灰和三合土密封,据说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出世,不然就会被憋死在女人肚子里。
  第三种流行在清初,应该是承袭的明朝的风气,墓坑上覆盖着许多盘和碗,碗最少126个,盘最少133个,每个碗底都放置一枚铜钱。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姐夫也不清楚。
  第四种是小棺合葬。按五行的说法,瓮棺和木棺是相克的,如果夫妻两先死的一个要移骨和后死的合葬,先死的那个人的骨头就要装在一个小木棺里,俗称金箱,才可以两棺同穴,不然的话,风险就大了。
  最后一种最玄乎,叫作鬼看门。有钱人家因为在墓里放得东西多了,就怕有土扒子打地洞去把它扒走了,所以就有人想出了一个歹毒的招数:到鬼市里买回一只或者几只厉鬼,放到墓室里,如果有土扒子进来了,动了放鬼的那些瓶瓶罐罐,就会把厉鬼放出来,那土扒子就只有认栽的份了。这东西跟普通人家养狗看家一样,有钱人家的阴宅也会养鬼看门。不过这样的墓只是传说中有,现实里面没有发现过,究竟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我听到这里不由的就想起二师兄买的那只哝哝姐。
  就呢么个东西,也把我们整的快疯了,要是一个墓穴里养着几只厉鬼,拿进去了肯定没机会出来了。
  百家讲坛号称坛坛都是好酒,我姐夫的坛子一打开,也把我熏得七荤八素。肚里有学问的人嘴巴张开来就跟大河放闸似的,滔滔不绝,一嘴巴就一串珠子,人称字字珠玑。当时我姐夫把潮汕的墓式分条分目说完后,又把话题延展到丧葬仪式上面。我知道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些有用的东西,而且也早被他学识摄服了,所以不敢打断,就任由他说。

  旧时人翘了以后有所谓小殓大殓。入棺前给死人美容换新衣嘴巴里塞点什么值钱的好看的,那叫小殓。小殓后就入棺了。大殓究竟怎么回事我开始没听清楚了,后来追问了下才搞明白是人死后二十四小时内殓后入棺,那就叫大殓,大殓其实就是入棺的过程,也叫入殓。大殓后第二个早晨设奠,开始初祭。初祭要请两个礼生,甲负责唱礼,乙就负责奠献。这两位哥们相当于春晚的朱军和董卿,干的活其实就是主持人,不过朱军董卿帮刘谦主持春晚,甲乙两哥们比较吃力不讨好,是帮死人主持奠仪。

  奠仪的形式也挺复杂,不过里面有不少学问。
  奠仪步骤相当繁琐,简直就是一部独幕剧。这部独幕剧古时候家家都在演,而且每个人都能相当入戏,推广程度比毛主席钦点的八个样板戏普遍多了。
  第一步是启帷,行大奠礼。死人的儿子在这时候不管是真孝顺还是个气死爹激死妈大逆不道的逆子,都统一称作孝子。在这一步上,孝子要匍匐出帷,还得伤心哀恸过度,不能起立,得由人扶起来。
  怎么样,看出来了吧,像不像是专业水准的戏班子在action。
  第二步是就位。有孝服披在身上的都有位子,不过得按座次入位,按照跟死人的亲疏关系排列,都站在孝子的后面。
  第三步是上香。这一步最烦,首先是甲把香给孝子,孝子执香叩首,然后把香交给另一边的乙,由乙帮忙插进香炉里去。

  第四步比第三步更烦。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过程就是,再上香,叩首。
  没有最烦只有更烦。比第四步更烦的是第五步,三上香,叩首。
  第六步,献爵,叩首。这就是朱军和董卿的事了。朱军哥哥把爵交给董卿妹妹,然后董卿妹妹跪下叩首,把这个爵献在灵几之上。董卿妹妹干这个肯定一点难度没有,因为这跟和刘谦合作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第七步也是两个主持人干的活,鲜果品,叩首,也是甲把献花鲜果之类的祭品交给乙,由乙献于灵几上。
  第八步是献某品,叩首。具体操作跟第七步一样,不过这个某品就有必要解释一下。某品就是指各种煮熟了能吃的的祭品比如三牲,比如潮汕地区会加上制成鱼羹的鱼,一般还会有鸡,还会有米饭,不过都取了些千奇百怪的名字,比如羊不叫羊,叫柔毛,鸡不叫鸡,叫翰音,饭不叫饭,叫粢盛。
  上面两三步已经是这个独幕剧的高丨潮丨部分,这些都完了,接着就快尾音了。

  第九步,主持人读哀章,主办方丧主读也可以,反正读完了就得烧掉。
  第十步,奠毕,全体演员观众退席,主持人也撤。
  第十步,举哀,撤奠。
  至此,这个独幕剧就演完了。
  我姐夫说到这里也有点累了,不过他似乎对今天这一坛子酒挺满意,说完还意犹未尽地说,就说到这吧,潮汕那边的世风民情都独树一帜,里面学问大了。

  说到这里我再笨也听出来人家知识分子得喝口茶然后歇会子了。于是就是识相地道了谢,说了点客气话,别看这些客气话里面全是水没点渣,可人家知识分子就好这个。
  姐夫这边挂了,我还得去找大师兄和小宝。
  能不能把他们两个骗过去,今晚这一趟是关键。
  不过这一趟,走得还算顺风顺水。
  当时大师兄和小宝正在帮老千喂鸡。老千以前也没养鸡,鸡都是买的。

  买鸡其实跟我的阴谋有关。
  我的阴谋其实说不上“阴”,不过“谋”倒是有点。
  要把大师兄和小宝从粤北骗到粤东当然不容易,我的计划是借着清明的天时,再借着我们要去那里是块坟地的地利,然后靠着我和老千公子寻暗中合作的人和,把我们这次支锅包装成一次长途跋涉的拜山扫墓,祭拜前人。
  我们这里坟叫作“地”,而扫墓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坟头的草铲光,让里面躺着的那位眼前清净点,然后插香打醮撒纸钱,从中国人民银行往死人在“天地银行”的帐号转一笔钱过去,让躺着的也风风光光过日子。主要动作就是一个“铲”字和一个“醮”字。所以我们这管扫墓叫作“铲地”,也叫“醮地”。
  所以,我们是以醮地的名义,去扒坟。

  各地祭祖一般都会用上公鸡,这些鸡就是为这次扒坟版醮地准备的。
  但要让他们两个相信,还需要一套说辞。
  我编的那一套说辞很普通,但是我把师父抬出来了,这样一来,他们两个就无可推脱了。
  我尽量学着师傅的口吻,帮他老人家杜撰了一个嘱托。
  当时我也没多废话,开门见山就问大师兄,明天清明有没什么打算?
  大师兄说,没有。
  小宝往地下撒了一大把谷子,显然小时候锄禾日当午没背好,浪费粮食一把好手。这丫头听见我这么说,也凑过来,很期待地问我有什么打算。

  我就等她这一句,她话刚说完我就“和盘托出”了。我说我前几天见过师父,当时师父很着急不知道要到哪去,临走给我交代了一件事,他说多年以前他和他的一位师兄到粤东去扒坟,遇到一个养鬼看门的凶穴,他自己走得快没事,但他那师兄就被那鬼伤着了,当天晚上虽然强自挣扎了出来,但出来后没一会就归西了。现在这种世道要运点工具都不容易,更别说把个死于扒坟的尸体搬上千里路程运回老家来了,所以师父就选择了就地掩埋。后来师父每隔一两年就会去给我们的那位师伯醮地,不过这几年都因为有事耽搁了,师父想到师伯坟头长满野草的情形就心里不安,于是托我找几个师门的人一起去铲铲。

  我说到这里,大师兄和小宝都明白怎么回事了。
  大师兄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说,行,那明天就去吧,东西你准备好了吗。
  我心下暗喜,忙说都准备好了。
  小宝知道要出远门也很高兴,谷子撒的更欢快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