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4-10 22:24:32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四十七)》
不多会儿,侧面一片林地里传来了“嗷嗷”地呼喊声。经历过战争的人,面对突然的情况往往能沉得住气,我跟一班长总觉得今天下午要发生故事,却都表现的不以为然。一班长审视着二班长,我瞟着那片树林。
一个什么动物突然蹦出了树林,再细看,是一只矫健的黄羊。追随其后的是三个持枪的战士,看来黄羊是他们轰出来的。
这边,二班长的枪声响了,瞄准的是黄羊。鬼精的黄羊不但速度快,蹦得也高,二班长几个点射出去,没能奈何了黄羊。既然二班长胆敢开枪,一定是得到了准许,我和一班长也拉动了枪栓。三个人的火力,织就了一张拦截的网,黄羊一头栽到在了网里。
追踪的战士一拥而上。
少数民族战士搞野外烧烤驾轻就熟,他们一会儿搭了个火架,将黄羊去了内脏,撒上了盐巴,点火烤了起来,那味道真香啊!
夜晚,我们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烤黄羊,喝着浓醇的米酒,玩得甚是开心。
大家尽管没有说开,但对今晚聚会的策划者却是心知肚明的。因为我们抽得烟,是安微的“芜湖”牌,它产自“老狐狸”的家乡。
欢乐的时光忒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临散伙时,二班长很是为难地对我和一班长说:“本来,连长也要来的,但军区来了个参谋,他脱不开。两位老班长,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在一带协助实验一种秘密武器,一种很厉害的武器。”
他顿了一下,又说:“根据上级的命令,你们两个老班长必须离开这里。所以……”
“所以就别说了。”我打断了他,愤愤地说:“明天一早,我们就走!”
二班长看我脸色不好,没再说什么。
这时,已经沾酒的一班长从地下突然摸起了一只冲锋枪,还没等我们反映过来,他哗哗推弹上了膛……..
北漂联盟 (于中华英模网 )
4.10日 22:13QQ941599114
日期:2010-04-10 23:35:57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四十八)》
在大家的惊恐之中,他的子丨弹丨射向了月光下的那条小河,水面溅起了一串串浪花,就像眼泪。
他又将枪托朝地上一蹲,沉痛地说:“老子十九岁当兵,二十岁当班长,二十一岁入党,可现在!老子要是有了儿子,还要他当兵,还让他打仗,但就是不准他负伤!”
回到了营房不久,伤员们就陆续开始了退役。一班长是第一批,临上车时,他两手狠狠采住了我的肩膀,用命令地口吻对我说:“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打得?你一定要搞清楚,写出来!留给我们的子孙!我就认识你这么个一个秀才,你一定要完成任务。你要认真地写、真实地写,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场战争!”
一班长走了,离开了他喜欢的部队,离开了他奉献了血肉之躯的部队。再过几个星期也就轮着我了,我真不知道回去能做什么。在这之前,我曾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希望联系一下,到县一中复习一年,参加高考。而哥哥却说:“你都二十岁了,打过仗、负过伤,到了学校跟十六七岁的学生在一起,恐怕不习惯。”
很快,家里又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我是高中肄业,学籍不在县一中,复读难度很大。我荒凉极了。记得我曾看过一个资料,人家英美国家的伤残军人,愿意工作,优先录用,愿意读书,国家保荐上大学,而我们为什么就没有这些待遇呢?我还知道,一些大领导控制着大学录取的机动名额,难道就不能动用这些机动名额了吗?
在等待退伍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躺在营区的“伤员宿舍”里,除了看闲书,就是睡大觉,把自己整得迷迷糊糊的。
这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天真的梦:杨得志司令员听说了我的事情,特令秘书把我请到了北京,向他汇报关于热带丛林作战的设想…….
我的梦本来很美,却让一个陌生人给搅了局,这个人高高的、瘦瘦的,晶亮的眸子闪动着深不可测的光芒。
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想不到我的命运竟然让这个陌生人给改变了……
北漂联盟 (于中华英模网 )
4.10日 23:28QQ941599114
日期:2010-04-11 08:21:27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四十九)》
把我从梦中拽回来的,是团里的新闻干事;由于写作本文时联系不上他,也只能喊他杨干事了。
他像做新闻那样,喜欢一针见血地对我说:“《解放军报》的文章我看了,愿意干新闻吗?愿意,明天到团部报到。
他本来想转身就走,我的话却拽住了他:“行,今天报到也行。”
他以新闻人的狡谲望着我,会心地笑了。
是啊,尽管去做新闻是一场滑稽,但毕竟产生了留队的机会。
做新闻就像吸烟,初次接触你不一定喜欢,可一旦跟她真正拥抱,你就会慢慢上瘾,因为她有最时效的名利回报。我跟着杨干事学习了几天的新闻常识,就能独立操作业务了。而且在当时报刊极少,用稿率普遍不到十分之一的情景下,我的用稿率竟然达到了四分之一左右,从业不到半年,我的稿件陆续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云南日报》《新华日报》和《国防战士报》等媒体采用,在军区、军部都挂了号。
在部队专职做了两年新闻,受益最大的就是见到了许多名人。部队从前线撤回后,世界友好国家、全国各地的记者、作家和艺术家们纷纷前来采访、采风,我作为报道员自然要承担接待的任务,侯宝林、戴爱莲、魏巍、白杨、黄宗英、赵超构、阎吾等名家都是那时认识的,跟他们接触,提高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终生受益。
杨干事这个人可能全国知道他的很少,但影响他写作的老师却是个名人。电影《英雄儿女》是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的,主创者毛峰曾经在思茅军分区当副政委,是杨干事的直接领导,受这位大军旅作家感染,杨干事做事情、写东西,总是视角很高,出人意料,他的做事风格、写作特点,至今都在笼罩着我,任凭我如何挣扎,很难逃出他的“魔法”。
也就在我春风得意,如鱼得水的时儿,杨干事向我透露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北漂联盟 (于中华英模网 )
4.11日 8:10QQ94159911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