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美丽真相》
第3节

作者: 深色米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无论你打算尝试哪一种美白成分或美白产品,每天合理地使用配方良好的防晒产品才是最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色斑的方法。此外,有效的果酸产品(果酸成分的浓度在4%到10%之间,产品的pH值介于3到4之间)也有助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
  要点:在治疗日晒或荷尔蒙导致的色斑时,氢醌是首选的美白产品。比较而言,其他成分的美白效果都没有氢醌那么可靠有效。

日期:2010-06-06 01:16:10

  今天又一个人对我说她用了20年兰蔻的某个面霜,觉得效果很好。暴走。。。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去做拉皮?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个产品配方有多烂?心里特别愤怒,虽然这样的情况遇到好多次,每次总要大发雷霆,朋友都来安慰我。可是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真的好难打。。。

日期:2010-06-06 13:16:05

  化妆品中的氢醌浓度一般为2%, 4%的浓度则需要医生开处方。下面有几个优质产品:
  ProActive Solution高伦雅芙 美白乳液(含2%的氢醌和4%左右的羟基乙酸),PH为3.3,有利于这些成分发挥作用。这个产品能有效消退由于日晒或荷尔蒙引发的皮肤色斑。在抗氧化成分的参与下,还能改善肤质,减轻炎症。产品的不透明包装能保证氢醌成分的活性。)
  M.D.Formulation妙力芙 维他命A美白精华液(含有美白成分熊果苷5%的羟基乙酸,是一款相当好的PH适宜的果酸产品,只是价格比较贵,当然,一次投资有效比一万次愚蠢的投资聪明得多。它的包装也可以确保视黄醇即维生素A和其他抗氧化物的稳定。不过广告宣传说它可以去痘印,根本瞎说。夸大宣传是它唯一的缺点。痘印是很难去除的,它们和黑色素的形成没有关联,所以美白成分不会有帮助。配方良好的去角质产品可以加速皮肤的愈合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产品对改善炎症后色素沉着应该有所帮助。)


日期:2010-06-06 13:54:09

  拒绝刺激!
  刺激性成分对皮肤的伤害确实很不好。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要让皮肤更好,结果却用错了很多刺激性的护肤皮肤。
  阳光和自由基会刺激皮肤。不健康的饮食,吸烟和环境污染也会刺激皮肤。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产品也会造成皮肤刺激,水温太高,用力擦洗也同样如此。
  发生刺激或发炎时,皮肤不一定有刺痛的感觉,但皮肤的免疫系统确实受到了影响,胶原蛋白被分解,皮肤外层的保护屏障遭到了破坏。更糟糕的是,皮肤内部的损害要到许多年后才会表现出来,最典型的就是紫外线UVA对皮肤的致癌作用。
  应避免的刺激性护肤行为和产品:
  太强的磨砂膏(如含有氧化铝颗粒,胡桃壳或浮石的产品)

  酒精和薄荷醇
  磨砂手套
  太冷或太热的水
  蒸脸或冰敷
  芳香精油

  丝瓜络
  洗面皂

日期:2010-06-06 13:56:53

  什么是顶级的保湿产品?
  在化妆品行业,“保湿”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名词,但是多年来“保湿”这个名词已经失去意义了,市面上的抗老霜、抗皱霜、提拉霜、紧肤霜、营养霜、有机霜、类肉毒杆菌毒素、眼霜、美颈霜等等,无不在强调它们神奇的配方,但其实它们就是“保湿”产品。保湿产品有很多剂型,比如乳霜、乳液、精华液、化妆水等等,不管化妆品公司如何吹嘘夸大,这些产品都必须具备维持皮肤结构完整、减少自由基损害(来自阳光、污染、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皮肤的侵袭)、帮助皮肤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以及含有经研究充分证实有效的成分,才算接近所谓的“抗衰老”、“抗皱纹”或“修复”的产品。

  与化妆品行业灌输给消费者的相反,顶级的保湿产品不能单靠某一种“明星”成分来改善皮肤或对抗皱纹,每过一个月,消费者就会发现有新的成分出现,这些最新的成分都宣称比以前的更有效,但很多都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研究予以证实。这一长串时刻在变动的“最佳”成分只会让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兴奋,却丝毫不能帮助消费者了解皮肤真正的需求。

  如果每天使用含细胞沟通因子、抗氧化物、抗刺激物、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及保水剂的产品,各种肤质都可以恢复皮肤健康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成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分,会对皮肤的功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化学家的智慧和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化妆品市场带来了各种各样一流的保湿产品,无论可不可以防晒,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具有一流的质感、轻柔的触感和绝佳的视觉效果。如今保湿产品再也不是单纯的以水和蜡为基底了(不过有的化妆品公司还在兜售这种过时产品欺骗消费者)。涂抹那种“古董”产品,就好像今天仍在摆弄1980年代的电脑一样落伍,根本不能给肌肤最好的呵护,如何谈得上让肌肤“更加年轻”?


日期:2010-06-06 14:05:09

  柔润剂
  对于真正的干性皮肤来说(即皮肤干燥不是因为刺激或具有干燥作用的护肤品造成的),柔润剂对于皮肤保水是至关重要的。柔润剂可以补充干性皮肤所缺乏的油脂,避免皮肤过度干燥。植物油、矿物油、牛油果油、可可脂、矿脂、脂肪醇和动物油(如鸸鹋油、貂油、羊毛脂,其中羊毛脂最类似人类皮脂)都属于柔润剂,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改善各种皮肤干燥现象,而且在产品成分表中很容易被认出来。

  有一些化学物质也属于柔润剂,比如甘油三酸酯、苯甲酸酯、肉豆蔻酸酯、棕榈酸酯、硬脂酸酯,这些成分一般都具有蜡状的质感和外观,可以让大部分保湿产品形成柔软滋润的质感和触感。聚硅酮(在成分表的末尾总有“硅氧烷”siloxane字样)是另一种柔润剂,具有细腻丝滑的质感,可以避免皮肤脱水,又不会让皮肤感觉“闷”。上面的各种柔润剂都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一道薄薄的保护层,让皮肤享受到类似自身皮脂的好处,并且可以防止水分流失,给予干性皮肤所缺少的滋润。


日期:2010-06-06 14:09:09

  针对中性至油性或不太干燥的皮肤
  如果皮肤不太干,又想使用护肤产品改善肤质,那该怎么办?乳霜、乳膏或油膏之类的保湿品肯定是不可以擦在油性皮肤上的,清爽型的乳液产品也不适合。但如果选用以水和聚硅酮为基底并且含有抗氧化物和抗刺激物的化妆水(包括配方良好的爽肤水)或精华液,那么有益成分的作用才会更显著。你还可以选用含有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包括保水剂如甘油、卵磷脂)和细胞沟通因子(如烟酰胺、三磷酸腺苷)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给肌肤必要的呵护,而且不会在皮肤上覆盖柔润剂、稠化剂或其他厚实的成分(这些成分虽然对干性皮肤有好处,但对混合性皮肤或油性皮肤来说通常会引起麻烦)。如果你属于混合性肤质并且有些部位非常干燥,要想解决皮肤干燥问题就只能选用更加柔润的保湿产品。关键是把保湿产品只涂在干燥部位,千万不可以接触到油性部位的皮肤。

  应避免的刺激性成分
  如果刺激性成分出现在成分表的前几位就要特别当心,这些成分不管浓度高低,都会加重对皮肤的刺激。
  在这里,我要对酒精或标准酒精做一些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醇类”都有问题,比如鲸蜡醇和硬脂醇这些成分是温和的蜡状稠化剂,完全没有刺激性,使用也很安全;标准酒精如果含量很少,也用不着担心。
  氨(Ammonia)山金车(Arnica)芳香薄荷(Balm mint)香精(Balsam)
  膨润土(Bentonite)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
  苯甲醇(Benzyl Alcohol)香柠檬(Bergamot)樟脑(Camphor)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