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书被安全地放置在一只只有手提电脑般大小的特制展示柜中,这只特制的展示柜完全透明,在华展出期间从未打开过,即使是内部人员也没有机会直接接触这件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时,这只特制展柜又被放置在首都博物馆的一只较大的展柜中,参观的人们只能在双重展柜外领略它的风采。
  如同琥珀般的特制展柜被装入锦盒,放入运输箱中。保卫人员协助现场的工作人员将封条贴在大运输箱上,博物馆的搬运工人将点验完的十几只运输箱搬上手推车,运入地下仓库中。“终于完工了,所有文物毫发未损。”孟始飞在一旁长长地舒了口气,浑厚的嗓音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勾艾文心存感激地看着他,孟始飞是安琪尔自然和文化遗产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经理,基金会是这次活动的主办者,这些天他同样忙得不亦乐乎,此时一定感到如释重负,只见他又揉了揉发红的眼睛说道:“大家真是辛苦了,晚上中国大酒店的庆功宴会上可要多喝几杯,咱们来个不醉不归。”


日期:2010-5-25 11:13:00

  首都博物馆的中厅宽阔异常,由东西两座展厅楼以及南面的办公楼环绕着,外面的光线透过玻璃幕墙照射进来,使这个巨大的空间通透明亮,充满了现代气息。地上镶嵌的清代丹陛,墙上的青铜器纹饰,厅正中的明代牌楼,不时闪现出几分古典的光芒,两侧圆形和方形的展厅楼又暗含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想到两天后就要踏上回到英国的航班,勾艾文不免对这座新建成的博物馆有了几分留恋。

  手机发出了悦耳的铃声,“我是艾文。”电话那头传来了黛安娜的声音,“展览举办的怎么样?有没有发现进一步的线索?”
  “展览已经结束,非常成功,后天我就回英国。”展览举办之前,勾艾文已和黛安娜对潘多拉瓷盒的研究进行了分工,黛安娜负责搜集瓷盒在欧洲的流传情况以及为什么会被埋藏在圣保罗教堂中,她自己则希望通过文物展让更多的中国专家鉴定检验这件瓷器,没想到收效甚微,虽然大部分人对瓷器的烧造年代没有太多疑义,却无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连对窑址的认定都无法达成共识,一直争论不休,她遗憾地继续道:“现在还没有发现关于潘多拉瓷盒来历的线索。”

  “听我说,我的一位朋友正在梵蒂冈进修,这使他有机会进入档案馆中查询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秘密历史文献和资料。我曾请他帮我寻找查阅达芬奇、米开郎琪罗等人现存的手稿,可惜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然而,他向我讲述的一个传说,却使我感到很可能和我们正在研究的潘多拉瓷盒有关。”黛安娜显得兴奋异常。
  自己的研究没有任何进展,本不想再对这件瓷器报有任何幻想,黛安娜的话却重新点燃了她的希望,勾艾文连忙问:“快说来听听。”
  “据说,十三世纪至十七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一个名为‘明神会’的秘密组织,最初是一位来到欧洲的东方人提姆·赞恩创立的。几百年间,这一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其宗旨和主张与天主教格格不入,一直被教会视为异端,因此该组织的活动十分隐秘,很少为外界所知。这一组织却吸引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加入其中,这之中不乏文学、艺术和科学大师,据传但丁、达芬奇等人都曾担任过这一组织的首领。随着‘明神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对天主教信仰产生怀疑的人也越来越多,教会担心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不断借助手中的权利迫害那些被他们怀疑是明神会成员的人,后来明神会中很多重要的人物不得不转移到英国,虽然他们的活动更加隐秘,却依然影响了一些英国的著名人士。教会对此十分恼火,终于于十八世纪初将该秘密组织取缔,并销毁了一切可以销毁的这一组织存在过的历史证据。”

  “明神会的传说与潘多拉瓷盒又有什么关系呢?”勾艾文对欧洲的宗教不是十分精通,只知道教会中有很多派别,偶尔能叫出一两个名字。她原来也听说过,在西方国家存在着一些独立的秘密组织,很多著名人物都是这些组织的成员,例如美国耶鲁大学的“骷髅会”就曾出过三位美国总统,多位政界、商界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
  “我感觉这之中有很多重要的联系。首先,明神会最初是在意大利建立的,十七世纪后才转移到了英国,瑞德提到的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和牛顿等人正是那时杰出的人物,他们很可能都曾是该组织的重要成员。第二,这一组织的创立者是一位东方人,很可能是他将潘多拉瓷盒带到了欧洲。第三,据说‘明神会’将一件瓷器作为会中的圣物,为历任会长所传承,倍受推崇。第四,虽然教会做了很多努力,但他们认为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一组织存在过的全部证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秘密地表现过明神会中的圣物,这些作品大多流传了下来,只是他们的表现手法不为外人所知,教会不可能销毁这些艺术大师的全部作品。这与瑞德记述的他们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为人知地表现过潘多拉瓷盒的说法不谋而合。最后,‘明神会’是在十八世纪初被取缔并销声匿迹的,而现在的圣保罗教堂正是在那时建成的,发现潘多拉瓷盒时外面的石匣与教堂的建筑石材完全相同,存放它的空间也不像是后来改造的。有这么多相近的信息,不能不使人想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日期:2010-5-25 11:16:00

  明神会的说法听上去过于离奇,很难让勾艾文信服,“你说的第一条就不能成立,瑞德提到的这些著名人物之中,很多人都曾为教会服务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都曾留下了大量与宗教有关的作品。牛顿晚年时对神学十分着迷,试图用科学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丁的《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篇,内容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怎么可能同属于一个与教会作对的秘密组织呢?”

  黛安娜解释道:“实际上,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暗含着对宗教的不满与反对。达芬奇最著名的油画之一《岩间圣母》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听到这里,勾艾文立刻想到了这幅名作,她原来曾多少了解过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岩间圣母》是达芬奇受罗马天主教堂的委托于十五世纪末绘制的,前一段时间有不少舆论认为此画的画面上充满了引人争议、令人不安的细节,画中的人物被潮湿的空气和渐浓渐淡的薄雾笼罩着,奇怪形状的岩石阴暗诡异,圣母的手指如鹰爪一般,像是威胁着向圣婴抓去,天使的手在圣婴的头旁,仿佛是做出一个砍东西的手势。据说此画在刚完成时就遭到了委托人的非难,不但拒绝付款,还将达芬奇告上了法庭。多年之后,他不得不另外绘制了一幅《岩间圣母》,改动了圣母尖锐的手指,去掉了天使寓意不明的手部动作,同时给画中的人物增加了光圈、十字架和翅膀,这样才使风波平息下去。

  虽然黛安娜搬出了达芬奇的名画,勾艾文还是不能赞同她的解释,那些说法只见于一些小说和传闻中,画中圣母手指虽然看似尖锐,但说成是威胁圣婴的动作却十分牵强,只听黛安娜继续道:“达芬奇第二次重新绘制的《岩间圣母》现在被保存在伦敦国立美术馆中,人们用红外探测技术震惊地发现,这幅画的下面还暗藏着一幅没有完成的作品,画中圣母跪在地上,凝视着地面,一只手向外伸出,几乎要触碰到画框的边缘。这幅隐藏在下面没有完成的画作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了达芬奇的反天主教情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