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13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半球为一曲面,可以想象如果将它展开反映在平面上,必然会超出外部正方形轮廓的限制。而且,画中绘制的是人的两种状态,一种是身体直立的正常状态,另一种是两脚分开手臂略微抬高如同飞翔的状态。正常状态下画中的人体位于正方形中,而飞翔的状态下又位于圆形之中。瓷器的‘米’字铭文本位于底部正方形的轮廓之中,如果在飞翔状态下则正好位于中空的圆球中。”勾艾文又若有所思道:“如果达芬奇表现潘多拉瓷盒的绘画作品是《维特鲁威人》,这副作品是否在表现瓷盒中隐藏的秘密呢?盒中的奥妙又是什么呢?”


日期:2010-5-26 19:35:00

  勾艾文无意间说出了青瓷洗原来的名字,这使伊佳华惊异不已,“潘多拉?达芬奇认为这件瓷器是一只盒子?”
  “应该是这样,盛放它的石匣上刻着的文字提到它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潘多拉瓷盒。”
  “为什么要用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命名?”
  “之中的缘由我现在还不太清楚。来华展出前,觉得这个名字不太适合,于是简单地将它定名为宋代青瓷洗。如果石匣上所刻文字记述的内容没有凭空捏造事实,那么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牛顿等人也曾受到过青瓷洗的影响,他们又是如何在自己的艺术作品和科学发现中表现它的呢?”看着两人哑口无言的惊讶表情,勾艾文黯然道:“这次我将它带回国内展出,本希望从更多的专家处了解青瓷洗被带到欧洲之前是否已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可惜未能如愿。”

  对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说法,孟始飞觉得难以接受,他实在不可理解勾艾文为什么会相信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
  伊佳华坦言道:“你刚才得出的达芬奇因青瓷洗而绘制《维特鲁威人》的推论,很难令人信服。对于几百年前发生过的事情,即使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要确定其真伪都是十分困难的,更不用说只是图形上的巧合了。”为了不使勾艾文感到过于难堪,伊佳华又道:“除非你能找到其它与之相关联的证据,形成一条证据链,证明它流传有序,否则任何孤立单一的证据是根本无法确定几百年前的历史真相的。”

  伊佳华的话使勾艾文眼前一亮,她之所以认定《维特鲁威人》的创作与青瓷洗有关不仅仅是由于想到了飞翔的翅膀,她原来看过的一段文字也使他作出了这样的推断,“我去取文字证据,你们稍等片刻。”

日期:2010-5-26 20:52:00

  看着勾艾文走出门外,伊佳华和孟始飞面面相觑,实在想不明白她会到哪里去找文字证据。
  不多时,勾艾文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装订精美的书籍。
  勾艾文显得胸有成竹:“证据就在这里。”说着她将手中的书放在桌上。两人这才知道原来勾艾文刚才是去酒店旁的书店中买书去了。
  伊佳华向封面望去,上面印着一个不大的头像,看上去像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人物,再看书的名称,心中更是疑惑,难道青瓷洗真的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这本著名诗集的名字和作者十分有名,即使在中国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书的内容他从未读过,但七百多年前,正是这本诗集点燃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激励了后世无数文学艺术大师创作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作品。恩格斯曾这样评价过这位作者: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难道但丁的《神曲》中有关于青瓷洗或者按他们的说法有关于潘多拉瓷盒的描述?”伊佳华拿过诗集胡乱地翻看着,诗集中众多的叙事长诗使他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
  勾艾文不慌不忙地讲道:“但丁的《神曲》共分三篇,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每篇各有三十三首长诗,加上地狱篇开始前的一篇序诗,共有百首长诗。但丁在这部诗集中,反对中世纪的愚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神曲》是一部充满了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的作品。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内容庞杂,情节离奇,意义晦暗不明,其寓意和象征的描写在解释上常常会引发争议。尤其是在叙事长诗的最后,但丁在幻象中见到上帝,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一闪,迅速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戛然而止。通常人们认为幻象是但丁对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描述,但这只是由于他们不知道青瓷洗的存在,……”

  “你就别卖弄了,快说说相关的内容在什么地方?”孟始飞也希望立刻就能看到与青瓷洗有关的内容。
  “关于青瓷洗的描述就暗含在天堂篇中的第三十三首长诗‘最后的幻象’中,也就是整本诗集最后的段落中。”

日期:2010-5-26 20:54:00

  伊佳华连忙翻到诗集的最后一页,内容为:在那崇高的光的深奥而明澈的本性中,我瞥见三个圆圈,三种颜色而一样大小,一个似乎是别个的反射,如彩虹为彩虹所反射,第三个像是相等地从这两者里面发出的一片火光,但是我的语言多么无能,跟看到的相比微不足道。永久的光啊!你建立只有你自己,只你认识你自己,而且被你所了解,又了解你,爱你又向你微笑。那个似乎是你的反射光而包含在你里面的圆圈。当我的眼睛看在上面的时候,似乎现出你的本色而绘出我们人类的图形,我的眼光全然贯注在他上面,像一个几何学家,要把圆形画成面积一样的正方形。绞尽脑汁,也不能成功。我对新出现的景象也像那样,我愿意知道那形象如何同那圆圈相符合,它如何定居在里面,但是我的翅膀不能作这个飞翔,只是一阵闪光掠过我的心灵,我心中的意志就得到了实现,要达到那崇高的幻想,我力不胜任,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像车轮般均匀转动,被爱推动,爱也推动那太阳和其它的星辰。

  翻译成中文后,由于语言的不同,诗词的韵律无法体现,读上去也使人感到晦涩,但内容却大致可以理解,诗词中除了圆和方可能与青瓷洗的外部形状有关外,伊佳华没有看出更多的门道,于是对文中描述的圆圈向勾艾文问道:“好像不是十分符合,诗中提到三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圈,而青瓷洗的外部轮廓只有一个圆。”
  勾艾文仿佛早就知道他会问这个问题,“三个圆圈并不是指青瓷洗外部轮廓中的大圆。”她指着青瓷洗底部由两个半圆所组成的S型曲线说道:“这条曲线由两个半圆相切而成,半圆的直径刚好为外部轮廓中大圆的半径。不难想象,将两个半圆弧在它们所在的位置向外延伸,可得到两个整圆,将两个半圆移动到瓷盒的中部,刚好可以组合成一个圆周,所组成的这三个圆大小相等,不同颜色,与诗中描述的完全相同。”

  “半圆和圆圈怎么能一样呢?你的推论过于牵强。”孟始飞问。
  勾艾文笑了笑,“半圆圈虽然不能看成是圆圈,但它们组合在一处就成了圆圈,你看诗中接下来的描述:‘一个似乎是别个的反射,如彩虹为彩虹所反射,第三个像是相等地从这两者里面发出的一片火光。’彩虹正是半圆形的弧线,两条相切的弧线正好互为反射。每条半圆的弧线各自反射后,与原来的弧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如果将这两条半圆的弧线移动到瓷盒中部时,所圈出的区域以金黄和紫红色为主,如同火光一般。这也说明了前面的三个大小相等、不同颜色的圆的是如何产生的,是如彩虹状半圆形弧线在对应位置反射和组合后的结果。”

  孟始飞一时无法反驳,又听勾艾文道:“‘我的眼光全然贯注在他上面,像一个几何学家,要把圆形画成面积一样的正方形。绞尽脑汁,也不能成功。’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但丁曾从几何学角度研究过青瓷洗,可惜十三世纪时,他很难计算出与圆形面积相同的正方形。原来我测量过青瓷洗的内部,凹陷的半球表面积与外部轮廓的正方形面积完全相同。”


日期:2010-5-26 20:56:00

  伊佳华心中迅速地计算着,“这么说青瓷洗凹陷半球的直径与外部轮廓正方形边长的比值应该在1:1.25左右。”根据他的粗略计算,在这种比例下,半球的表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几乎相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