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25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孟始飞关于武则天的《曳鼎歌》是藏头诗的推论,勾艾文同样不能赞同,由于线索有限,无法猜测出地圆天方的下落。但她对于地圆天方是远古时代所铸九鼎的说法却较为赞同,“你们看,《曳鼎歌》的上半阙称颂的全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著名帝王,而下半阙虽然内容上是武则天在夸耀自己的功绩。如果仅仅是她自己重新铸的鼎,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只在无字碑的碑文和自己所作的一些诗文中留下点滴的线索。曾有史料记载,武则天的九鼎在唐玄宗时就被毁掉了,虽然有可能被人隐藏,但可信度会大打折扣,而远古时代的九鼎只是丢失,从没有被毁掉的记载。因此我推测地圆天方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立国重器——远古时代所铸的九鼎。”

  “如果九鼎在秦始皇时丢失,在唐代被重新发现,武则天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这些上古神器,反而要重新铸造,并将原来的九鼎隐藏起来呢?”伊佳华反问道。
  “这的确十分奇怪,也许只有在我们找到地圆天方时才能得出答案。”勾艾文道。
  伊佳华对三人前面的推论作以总结:“根据前面的讨论,武则天无字碑碑文中提到的地圆天方有可能是释迦牟尼衣钵、武则天所铸的九鼎或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所铸的九鼎,但这只是推论,有可能都不是,如果找不到地圆天方想要确定它到底为何物如同纸上谈兵。始飞认为的‘天海上方’虽然过于牵强,却提醒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它有可能被埋藏的地点上,否则不但不能发现金璘盒中隐藏的秘密,此次探密之旅还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孟始飞自言自语道:“如果地圆天方不在‘天海上方’,又会在哪里呢?如果武则天不是在暗示地圆天方存放的地点,留下无字碑秘密碑文又有什么用呢?”
  伊佳华不停地在电脑中寻找的资料,突然,他猛地抬起头,拍着孟始飞的肩膀说道:“你猜的不错,武则天的《曳鼎歌》果然藏有秘密,地圆天方一定被藏在‘天海上方’!”

日期:2010-5-31 19:30:00

  孟始飞看上去本已对自己作出的推论不报任何希望,不想伊佳华却肯定了他的推测,呆呆地望着激动的伊佳华。
  “据《元史》记载,元太祖年间,丘处机应诏赴西域雪山会见成吉思汗,西域雪山位于今阿富汗境内,路途遥远,丘处机往返共耗去了三年时间,异常艰辛。”伊佳华开始讲述他的推论。
  “如果一路向西……你认为天海是新疆天山天池?”孟始飞猜测着。
  “不对,天山天池古代被称为有瑶池,当然还有多种名称,丘处机虽途经天山天池,但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他在那里留下了这样的诗句:‘雪领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他那时将天山天池称为冰池,因此后来天山天池也有了冰池这一名称。”
  “你快说说天海到底在哪里?”孟始飞问。
  “他们从天山天池继续向西,在同一本书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忽有大池,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师指的就是长春真人丘处机,在这里他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他说的天池、天池海应该就是武则天藏头诗中讲到的天海。”
  “这样的推论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不知道这天池海在唐代时的名称,现在是否还在中国境内?”勾艾文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日期:2010-5-31 19:31:00

  “不仅是有道理,历史上还有证据可以证明。”伊佳华显得十分得意:“唐太宗李世民将唐朝的版图扩展到西域后写下了名为《执契静三边》的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之中有这样几句,
  圆盖归天壤,
  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
  双河沼帝乡。
  孔字又可写作乳字,乳海就是长春真人提到的天池海,这一名称直到现在还在沿用。前面又出现了圆、天、方、地几个字,这里一定和地圆天方有关。”
  “武则天在唐太宗时代被封为才人而进入宫中,唐太宗很可能将地圆天方的秘密告诉过她。”孟始飞完全赞同伊佳华的看法。
  伊佳华笑道:“幸好乳海现在还在中国境内,只不过离边境很近,现在更通用的名称是赛里木湖。国内无论是哪个天池,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称之为天海显然都不适合,而赛里木湖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方圆几百平方公里,被称为天海当之无愧。因此,武则天所说的天海应该就是唐太宗所说的乳海和丘处机所说的天池海,一定就是现在的赛里木湖。”


日期:2010-5-31 19:32:00

  正当三人为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欢呼雀跃,商量着何时动身,去赛里木湖探个究竟时,勾艾文却突然提出了疑义,“即使天海只有几平方公里,上面的山中隐藏了什么物品都很难被发现,赛里木湖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周围被群山环绕,这么大的面积,应该到哪里去找呢?而且在古汉语中上方一词也可能会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别。”
  孟始飞也发现了问题,他到过天山天池,池水的面积不大,周围耸立的高山却异常宽广,天池如一粒珍珠镶嵌其中,想在那些山中找到什么物品定是艰难至极,更别说面积大上百倍的天海了。想了想,他转忧为喜道:“这有何难?赛里木湖区人烟稀少,只要能找到唐宋遗迹,地圆天方很可能在那附近。”
  伊佳华看上去信心十足:“武则天真是绝顶聪明,天海上方几个字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首先,这几个字隐藏在《曳鼎歌》中,说明隐藏的秘密与鼎有关;其次,在古汉语中,上同样有位置在高处的含义而方同样有方向的含义,说明地点位于赛里木湖上面的高山中;再有,天海上方还说出了具体位置,上方一词在古汉语中是指寺院中主持僧所住的地方,因此具体位置应该位于天海附近山上的宗教庙宇中;最后,天海也就是赛里木湖为圆形的高山湖泊,天海上方可看成是下圆上方,与地圆天方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这里隐藏的秘密与地圆天方有关。”

  不由分说,三人立刻来到当地的图书馆中,寻找赛里木湖的资料。翻阅了众多关于新疆旅游资源的书籍,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赛里木湖人烟稀少,一直以畜牧业为主,近些年来才尝试在湖中养殖鱼类,自然风光非同寻常,但历史遗迹却少得可怜。正在他们感到一筹莫展之际,孟始飞突然捧着本书走到伊佳华和勾艾文身旁,像是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么巧。”

  勾艾文抢过书,只看了一眼就露出了惊异的神情,“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日期:2010-6-1 11:05:00

  三人从西安出发,乘飞机到达伊宁,又立刻租车驶向盼望多时的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是一个风景如画的高山湖泊,湖水湛蓝清澈,晶莹璀璨,若不是隐约能看到远处常年积雪的冰山雪峰,会误认为置身于海边,听不到海的喧嚣与波澜,更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宛若仙境。三人无心留恋美景,驱车继续向西南方疾驶而去,几十分钟之后,他们来到山中的一个小镇,将车存放在镇上,换乘当地的一种机动三轮车向山的深处进发。山路高低不平,颠簸异常,当三轮车停在一座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庄时,三人都已头晕脑胀,浑身酸痛,五脏六腑仿佛早已颠出了体外。

  在图书馆中找到的一本介绍天山历史变迁的书籍中,他们意外的发现,唐宋年间赛里木湖附近的山中曾有一座道观,虽然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云中,道观的名字却使他们万分震惊,竟然有着一个与乾陵极为相近的名字——乾凌观。他们在书中找到的与乾凌观有关的资料十分有限,只发现乾凌观最初是唐代建造的,依山而建,位于赛里木湖附近的深山中。乾为天,凌是指冰山中的冰,赛里木湖的湖水有部分是由山顶上的冰雪融化汇聚而成,乾凌观的名称正是源于不远处的高山湖泊和环绕在它周围的雪山冰峰。唐代以后,由于战乱,乾凌观逐渐不为人所知,隐没在了深山之中。到了元代初,又有道士到此居住,并对乾凌观进行了扩建。道观的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代,此地人烟稀少,后来便无人居住,乾凌观的建筑如今已荡然无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