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27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勾艾文指着道观遗址后面高耸入云的山峰说道:“越看越眼熟,我再到来时经过的那条山路附近去看看。”说着已经向山谷外走出。从进来时的山路上望过去,道观的遗址被高山环绕着,两侧壁立千刃,突兀陡峭,又与后面嶙峋的山体融为一体,耸入云端。道观遗址背后山峰的高处现出一条缝隙,之中云雾缭绕,后面的山峰若隐若现,依稀可见。

  勾艾文仔细观察了一阵周围的山势,拿出便携式电脑,调出一些图片查看。不多时她得意地说道:“就是这座山。”

日期:2010-6-2 10:08:00

  伊佳华和孟始飞同时来到电脑边,只见电脑中显示出一幅山水长卷,在深褐色的画卷上,黑色线条勾勒出层峦叠嶂的山峰与眼前的高山十分相近,他们上来时经过的山路在图画中被描绘为飞瀑水池,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画中的树木和建筑也与眼前的景象略有差别,但崎岖的山势、凌乱突兀的岩石竟然与图中描绘的完全相同。
  “奇怪,这副画描绘的是江苏境内的天池山,怎么会和这座山一模一样呢?”勾艾文再一次双眉紧蹙。
  孟始飞来不及仔细辨认画上作者的落款,直接问道:“快讲讲这幅画的情况,简直就是在这里画的。”
  “这幅《天池石壁图》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浅降山水的代表作,所绘为江苏天池山胜景,此图构图繁复但笔法简略,气势雄浑,境界高旷,是他晚年时的精心之作。《天池石壁图》为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馆中,画的左侧有作者题款,上端有元柳贯题记。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癡道人。工画山水,晚年绘法大变,自成一家,山水以浅降为主,曾被奉为南宗山水的最高典范。”勾艾文解说道。

  “江苏距此有几千公里,怎么会有一模一样的山峰呢?如果不是这里的山路在图中被池水瀑布取代,毫无疑问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景色。真是太奇怪了!”孟始飞感叹道。

日期:2010-6-2 10:11:00

  “我们这次来天海湖,就是要到乾凌探秘,如果没有奇特之处,不是白跑一趟?” 伊佳华盯着图中的景物继续道:“黄公望号一峰道人、大癡道人,不但是书画大师,还是道家全真派的著名人物,《天池石壁图》中的高山与这里相同,一定不是偶然,他分明就是将这里的山石绘制在了图中。既然《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对赛里木湖有‘师名之曰天池’的记载,在全真派弟子的绘画中,天池当然是指其祖师长春真人所说的天池了。我们还是找找图中的山石与这里的山石有什么不同,说不定秘密就藏在那里。”

  勾艾文和孟始飞都觉得他说的有理,经仔细比对,他们发现,乾凌观遗址的位置在图的右上部,被绘制成天池和水榭,进入道观的山路被绘制成了山涧,道观两侧的对峙的石壁与图中完全相同,“你们看!”伊佳华指着图中石壁上的一只小亭,“道观右侧石壁上面有一小块空地,图中绘有一只小亭,我们从下面望过去却什么也看不到,这里又没有路可以到达石壁顶部,秘密很可能就藏在画中小亭所在的位置。”

  孟始飞点头道:“道观后面本没有山涧泉水,会不会在山体中有一条小径可以通过去?图中天池和水榭后面的山涧很可能就是上山的路。”
  伊佳华笑道:“道观依山而建,如果现在没有坍塌,从观外和观中只能看到后面连绵盘亘的山体,根本发现不了有什么路可以通往山上,既然图中的山涧与道观遗址外上山的山路相同,图中右上方位于观后的山涧一定就是通往右侧石壁顶部的秘径。黄公望将登上石壁的路巧妙地隐藏在了他的《天池石壁图》中,真是聪明,看来他一定来过乾凌观。”

  不由分说,三个人又回到了那片乱石前,进入了道观遗址后面的一小片松林之中。在图中山涧的位置,他们果然发现了峭壁中的一条裂缝,可以由此攀援而上,翻过一块巨大的岩石,前方赫然出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顺着小径一直向上攀登,又穿过一小片松林,终于爬到了道观遗址右侧的石壁之上。石壁顶部的空地与图中完全一致,只是见不到图中的那只小亭。向远处望去,仙山幽谷之外,水天一色,赛里木湖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绚丽夺目。


日期:2010-6-2 21:13:00

  空地的一侧是悬崖,下面就是乾凌观遗址,三人沿着山体一侧向空地的中部走去,空旷的石壁尽头还有一小片枝叶繁茂的松杉。他们按图索骥,来到空地上与图中小亭相对应的位置,却没有发现任何曾经修建过小亭的痕迹。这一明显的差别不能不引起他们的注意,既然没有修建过小亭,画中的小亭又代表什么呢?这个位置离悬崖很近,望过去使人心悸,不敢继续向悬崖边靠近,在这个位置修建小亭似乎不太合理。伊佳华拣起一块石头,俯身敲击地面,清脆的响声传入耳中,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他们又分头在空地上摸索,孟始飞走进远处石壁尽头的树林,希望在树林后的石壁上发现些线索。勾艾文则向侧面的山体走去,仔细查看着那里的岩石。伊佳华本想跟孟始飞去搜索树林,却突然意识到,勾艾文注意到的岩石正是图中小亭顶端指向的位置。
  勾艾文和伊佳华一同在这块石壁上仔细搜索,不多时,他们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发现了人工雕凿的痕迹,眼前出现的符号令他们欣喜若狂。一个规则的正方形中,雕凿有半球状凹陷,岩石上的图案看上去与金璘盒外部的几何轮廓完全相同,大小也相差无几。显而易见,这样的符号出现在岩石上绝非偶然。伊佳华的拳头刚好可以伸进正方形的半球状凹陷中,用力推了推,凹陷处的石块竟然可以移动。随着石块完全被推入岩石,旁边岩缝处的另一块巨大的岩石缓缓移入山体中,发出隆隆的声响。一个洞口出现在了眼前。

  洞口处怪石突兀,被隐藏在石缝中,如果不走到近前,根本无法发现。雕凿成金璘盒图案的石块正是打开石洞的机关,洞口所在的位置,刚好是图中被小亭顶部挡住的位置。孟始飞听到声响,迅速跑了回来。伊佳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毫无疑问,乾凌探密一定是探查这座石洞。当年黄公望根据这里的山势绘制了《天池石壁图》,却说成是江苏天池山,一定是想掩人耳目。在这幅图画中,不仅用山涧小溪标明了上山的路,还将开启石洞的机关用图中的小亭标示了出来。唐代唐太宗的《执契静三边》,武则天的《曳鼎歌》以及无字碑的秘密碑文,紫霞岭得到的棉布诗,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这里,如此隐秘的石洞中隐藏了什么?是否会有不同寻常的发现?

  “《天池石壁图》竟然是藏宝图,咱们到乾凌洞中去探密。”顾不上多想,伊佳华一个健步跨入洞中,勾艾文紧随其后,孟始飞稍微迟疑了一下,也跟了进去。

日期:2010-6-3 10:01:00

  历经岁月的沧桑,空阔的石洞寂寥残破,空气却并不混浊。一尊石制雕像首先映入眼帘,这是一尊两米多高的坐像,孤零零地贴近内侧的石壁,雕刻的手法极为简洁,光线穿过洞口透射进来,并不十分明亮,整尊雕像安详宁静,幽眇隐逸。走到雕像近前,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依稀可见雕像的基座上刻着“太上玄元皇帝”几个模糊的字迹。

  “这是哪个朝代的皇帝,他的雕像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孟始飞有些摸不着头脑。伊佳华解释道:“唐代注重道教,唐高宗时将道教的始祖老子遵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在道教中老子又被遵奉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这一定是道教祖师老子的雕像。”再在洞中查看,进来的洞口处刻着“道德”两个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