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1节作者:
地圜天方 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阅览室外的中庭,伊佳华见到了勾艾文,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那次探密之旅共同患难的经历使人难以忘怀,此时与她单独在一起却显得有些拘谨,说了些感谢盛情邀请之类的客套话。勾艾文大方的与他握了握手,要带他去见馆长,说馆长想当面向他道谢。伊佳华连忙摆手,在他看来与其见什么馆长,不如好好看看这里的文物。他感觉自己只是偶然遇到了盗窃文物的歹徒,利用乾凌洞中的机关以及歹徒对石室环境不熟悉的弱点,侥幸夺回失窃的文物。估计为了能邀请他来英国,艾文和始飞没少在同事面前为自己吹嘘,这种情况下,见到馆长他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又补充道:“大英博物馆珍藏着不同时代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精品,能够与它们交流对话,不仅可以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领略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历程。”
勾艾文爽快地答道:“看来你很喜欢这座博物馆。也好,反正在基金会即将举行的酒会上也能见到馆长,不如先领你在博物馆中看看?”伊佳华到达大英博物馆时,比约定的时间早了很多,已经简单地在博物馆中转了一圈,他指了指身后的图书馆道:“刚到图书馆看了看,据说这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地方,找了半天还是没有发现传说中他因刻苦用功在地板上留下的脚印。之前还参观了东方艺术文物馆,虽然藏品丰富,种类繁多,引人入胜,但多少还是有些失望,并没有发现能令我特别关注的展品。”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所能展出的文物只是众多馆藏精品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过这很小的一部分已经十分珍贵了。拿你刚刚参观过的图书馆来说,我带回国内展出的《金刚经》就曾在这里保存过。”勾艾文接着说道:“你对哪方面的文物感兴趣呢?我正好可以做导游。”
伊佳华不好意思道:“让你为我做讲解员真是大材小用。”
勾艾文笑着带他向展馆走去。
日期:2010-6-19 13:54:00
伊佳华想到了无字碑,于是说道:“在乾陵我们曾从武则天的无字碑中有了重要的发现。大英博物馆中有没有什么著名的石碑呢?”勾艾文欣喜道:“我最近同样对石碑石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着,带他来到了埃及文物馆,在展厅中一块黑色石块前停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埃及罗塞塔石碑,比武则天的无字碑早了近一千年,两百多年前这块石碑就在这里展出了,堪称镇馆之宝。”从外观来看,罗塞塔碑并无特别之处,体积不大,边缘残破。勾艾文继续讲道:“这块石碑的著名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年代久远,更重要的是它上面刻有一位埃及法老的诏书,由于用埃及象形、通俗和希腊三种不同的文字记录了相同的内容,因此对于人们认识和破译古埃及文字发挥了重要作用。”
透过展柜的玻璃,可见碑身上刻满了文字,伊佳华并不认识埃及文和希腊文,看了半天不知道碑文上说了些什么,想到无字碑上的秘密碑文,他暗自感叹,还是中国的帝王聪明,“我更欣赏中国唐代的那块无字碑,碑身虽然没有刻字,但更宏伟壮观,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再以奇妙的方式将碑文隐藏在空碑中,更体现出古代帝王过人的才智。”
“你说的不错,但研究石碑上前人留下的碑文,会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勾艾文说道:“目前我正计划研究一块中国唐代的石碑,是武则天时代留下的,而且这快石碑很有可能会与我们研究的地圆天方有关。”“在哪里?带我去看看。”自从发现了无字碑的秘密碑文后,伊佳华查阅了大量有关武则天的史料,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唐代前期,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她却废掉了儿子的皇位,自己称帝建立了周朝,最后又将帝位传给了儿子,恢复了唐的国号。与其这样,垂帘听政不是更好?这之中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很想看看,这块唐代的石碑记录了些什么。
“这块石碑并没有被大英博物馆展出和收藏,而且石碑现在也已经不知去向。”勾艾文解释道:“石碑的来历有许多奇特之处,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这也是我急于邀请你来英国的原因之一。”听说见不到这块唐代的石碑,伊佳华本有些失望,但勾艾文后面的话还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十分想听她讲讲石碑的来历。
“这块石碑应该是上个世纪初被带到了英国的,带回石碑人就是在圣保罗教堂中发现了金璘盒的那个神职人员,相信这块石碑一定与他因金璘盒在中国取得的重要发现有关。”
如果见不到实物,不会对金璘盒和地圆天方的研究有任何帮助,看着勾艾文兴高采烈的样子,伊佳华猜想她一定已发现了线索,不出所料,只听勾艾文继续道:“这位神职人员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说来还算是我的一个校友。通过我读书时的导师泰勒教授的帮助,终于找到一张他留下的石刻拓片。我已经安排好,明天就去剑桥研究这张拓片。”
日期:2010-6-19 13:55:00
伊佳华当然愿意一同前往,顺便还可以领略一下这所著名学府的风采。
见到伊佳华并不热衷于馆内的文物,勾艾文知道他一定在惦念着神秘的金璘盒和地圆天方,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回到英国的这段时间中,她对金璘盒的研究又有了新奇的发现,不禁问道:“你的研究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当然有,否则我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来英国。我能不能再看看被你带回伦敦的那只金璘盒?”
“当然可以,只是它已经被归还给了圣保罗教堂,我们可以在那里见到它。”看着伊佳华脸上微微流露出的得意神情,勾艾文问道:“你是不是又从哪首诗词中找到了灵感。”
伊佳华点了点头,口中吟诵道:
“如金如玉又如珠,
兀兀腾腾五色辅;
万道光明俱未显,
一团尘垢尽皆涂。”
他见勾艾文迷惑不解,又道:“这是王重阳的一首诗,同样是描述金璘盒的,这首诗还揭示了金璘盒中暗藏的玄机。不仅如此,在但丁的诗句和达芬奇的素描《维特鲁威人》中可以发现同样的线索。”
勾艾文依旧不知所以,伊佳华希望尽快探寻金璘盒中的秘密,而不是留在博物馆中,说道:“走,我们去圣保罗教堂,见到金璘盒后,你就会明白的。”
日期:2010-6-20 0:22:00
伦敦圣保罗教堂距离大英博物馆不远,这座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从远处就可看到教堂巍峨壮观的巨型圆顶,圆顶上端的镀金十字架直入苍穹。正门两侧一对钟楼遥相呼应,像两个忠实的卫士,几百年来一直不知疲倦又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身后神圣而庄严的殿堂。
黛安娜将他们迎入室内,与勾艾文显得十分亲密。桌上放着一只古朴典雅、温润如玉的金璘盒,旁边还有一只石匣,看得出在等待他们到来之时,黛安娜一直在独自鉴赏。黛安娜对伊佳华早有耳闻,看着这个曾从歹徒手中夺回了失窃的金璘盒并发现了金璘盒最初来历的同龄人,言语中充满了赞许和钦佩。勾艾文已经向她讲述了他们在中国的探秘之旅,由于文化的差异,黛安娜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关于金璘盒的全部推测,但知道伊佳华有一只同样的盒子,这曾是中国最著名宗教——道教的神圣物品,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为历代教主所拥有,象征着他们在教内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而且据推测这只小小的瓷盒还曾在战乱中拯救过无数人的生命。
勾艾文问道:“但丁的哪句诗中暗示了金璘盒中还藏有玄机呢?”
伊佳华道:“‘如彩虹为彩虹所反射,第三个像是相等地从这两者里面发出的一片火光,但是我的语言多么无能,跟看到的相比微不足道。’从诗中可以看出,但丁还试图用光学原理揭示金璘盒中隐藏的秘密。”
“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金璘盒上除了‘米’字款识外,还暗藏有别的文字。”听了伊佳华的话,勾艾文和黛安娜都已惊得目瞪口呆。难道金磷盒还真得暗藏有神秘的口诀?
为了能看到金璘盒中隐藏的文字,伊佳华提出需要找一间暗室。黛安娜略显诧异,没做过多的询问,带着他们向教堂的地宫走去。
伊佳华道:“现在我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全真道的很多宗师都喜欢到洞穴中修行,我们揭开了全真道中的又一个重大秘密。”勾艾文抢着猜测道:“是不是因为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才更有可能发现金璘盒中隐藏的文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