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2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伊佳华继续道:“是的。根据我的推测,甘河镇的异人将金璘盒传给王重阳后,只告诉他真修的口诀隐藏在盒中,需要他在黑暗的环境中自己去探索。回去后,王重阳挖了个洞穴居住其中,自称活死人墓,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只是为了在黑暗的环境中探寻真修秘诀。他参透其中的奥秘后,带着金璘盒来到了山东。当王重阳见到丘处机时,对他十分喜爱,一见面就认定他是自己的衣钵传人,将‘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被予缓缓收轮线,拽入蓬莱永自由。’这首诗送给丘处机,暗示金璘盒的存在。当丘处机得到金璘盒后,当然会想到王重阳送给他的诗,显然王重阳同样没有把金璘盒隐藏了什么样的口诀告诉他,于是他只得学着王重阳的样子自己钻研,虽未挖掘墓穴,却在磻溪开凿石洞独居其中,他可能也是从王重阳的那首回答关于人的本性问题的部分诗词中发现了玄机,‘如金如玉又如珠,兀兀腾腾五色辅;万道光明俱未显,一团尘垢尽皆涂。’使他明白了为什么要在黑暗的环境中修行,知道了如何才能见到金璘盒中隐藏的口诀。当丘处机将金璘盒中的一只传给赵道坚时,仍然没有告诉他见到口诀的方法,赵道坚在乾凌洞扩建了石洞,作为全真派的掌教,他一定熟悉王重阳的诗,王重阳所作的这两首与金璘盒有关的诗都收录在《全真重阳集》中,因此他同样发现了金璘盒中的秘密。我推测后世全真派的历任掌教,只传承金璘盒,却都需要自己去探寻其中的秘密口诀。”

  伊佳华隐隐觉得自己和百灵老翁十分有缘,这位老者不但了解自己的身世,而且第一次见面就在紫霞岭的洞穴中,全真道的传人又大多有在洞穴中独自探索金璘盒秘密口诀的经历,难怪百灵老翁会不露面就将本不想再传下去的金璘盒传给了自己。
  “看来没有金璘盒就不会有古墓派了。”勾艾文开玩笑道。

日期:2010-6-20 14:47:00

  三个人进入到地宫的一个房间中,黛安娜小心翼翼地将金璘盒放在桌上,随即走到门口,关掉了房间中的灯。屋中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一时难以适应,勾艾文向金璘盒所在的位置望去,虽然近在咫尺,黑暗中却什么也看不到,不觉心中疑惑,在明亮的光线下无法发现的秘密,在黑暗中又怎么能见到呢?难道金璘盒中的文字自己会发光不成?瞪大了眼睛再仔细向盒子所在的位置看过去,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的光亮。

  伊佳华略显炫耀的声音传入耳中:“现在向你们展示金璘盒最神奇之处,甘河镇异人传授王重阳的真修秘诀就隐藏在盒子中。”
  一道橙红色的光束映入眼帘,却不是金璘盒发出的,只见伊佳华点亮了一支微型手电,并将它移到了金璘盒横切面中心的位置,这个位置正好处于半球的球心,手电的光线照射在盒子的内壁上。他把头慢慢移向盒子,两眼顺着手电光线的方向紧盯着盒子内壁,生怕遗漏了什么。在手电光线的照射下,他慢慢转动盒子,不多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伊佳华将手电递给勾艾文,示意她也来看看。勾艾文学着伊佳华的样子慢慢调整两眼与盒子之间的距离。突然,一行文字显现了出来,她转动盒子,仔细辨认这些暗淡的字迹。勾艾文终于认出了金璘盒上隐藏着的文字内容,在中心曲线一侧的内壁上暗刻着“显圆行竞”几个字,曲线的另一侧则暗刻着“玄妙眼藏”。黛安娜同时凑到勾艾文边上,也看到金璘盒中暗藏的汉字,虽不知这些汉字的含义,却也惊得瞠目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日期:2010-6-20 14:48:00

  当两人都看出了盒中暗藏的文字后,伊佳华重新打开了室内的灯,明亮的光线从上方照射下来,只能看到原来那些不规则的明暗与色泽,无论如何变换角度,隐藏的文字都不能显现出来。勾艾文用手电向盒中照去,那些文字仍旧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太妙了,‘如金如玉又如珠’,描述的正是金璘盒如金如玉又如珠的样子;‘兀兀腾腾五色辅’,盒中呈现的青、蓝、黄、红、紫五种颜色正可说是‘五色辅’;‘万道光明俱未显’,在明亮的光线下,盒中暗藏的文字无法显现;‘一团尘垢尽皆涂’,在黑暗中用特殊的方法查看,才可以透过瓷盒中如一团团尘垢般的釉彩,看到后面隐藏的文字。”勾艾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逐句分析着王重阳的诗。

  伊佳华说道:“不仅是王重阳的诗句,达芬奇也巧妙的用《维特鲁威人》暗示了瓷盒中隐藏有文字的秘密,瓷盒正方形底部中的‘米’字被他绘制成了飞翔着的人的模样,如果处于飞翔状态,正好进入了盒内半球状凹陷中。达芬奇分明是在用这种方式暗示瓷盒内表面中同样隐藏着汉字,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才能分辨出来。”
  黛安娜如同发现了伊甸园般的兴奋,“这位制瓷先生一定是位光学大师,巧妙地运用了光的反射、吸收和折射等多种原理,才能将这些文字隐藏的这么巧妙。” 她对这位千年前的前辈赞叹不已。
  勾艾文一时还是很难想通其中的原理,心中暗自琢磨着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
  “这种现象在烛光火焰的照射下尤为明显。”伊佳华解释道。
  勾艾文想到,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例如人看水中的鱼,由于光线的折射,鱼在水中实际的位置要比看上去深。可又觉得有些想不通,釉层再厚也不过几毫米,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奇妙的效果,独自思索了良久,终于释然道:“是啊,入射角越大,光线的反射率越大,把微弱的光源放置在球心,接近垂直入射,反射率自然大,火焰发出的橙红色光线应最不容易被文字附近的釉层吸收,大部分穿过釉层并反射回来,釉层后面的隐藏的暗淡文字容易显现出来。强光透过釉层,反射的光线虽多,但在反射、吸收、折射、散射和色散等多种光学现象的影响下,这些文字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与周围的暗影、色块融为一体,无法分辨。釉面上这些蓝中带紫又略现金黄和微红的色块,看似浑然天成由窑变产生,实际上却独具匠心,并非随意而为,被精心设计用来掩盖这些文字。”

  伊佳华感觉她的解释并不专业,由于自己也不是物理学家,很难找到更合理的解释,无法将这种奇特的现象解释清楚,说道:“但丁用彩虹比喻盒底的曲线,彩虹正是由于光线经过空中的水滴后,由色散、反射和折射等原理形成的,但丁一定在黑暗中通过火光观察过盒中文字,这些文字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了一个圆形。因此他才会写下‘如彩虹为彩虹所反射,第三个像是相等地从这两者里面发出的一片火光,但是我的语言多么无能,跟看到的相比微不足道。’这样的诗句。” 伊佳华又赞叹道:“此物只应天上有,简直太奇妙了。难怪但丁明明是在赞颂金璘盒,世人还以为他在描述天堂的情景。”

  惊叹之余,勾艾文问道:“你手中的那只金璘盒中暗藏了哪些文字?”
  “‘地圆天方,上古始创。’如此看来,两只金璘盒中暗藏的文字,也就是全真道向来秘不外传的真修口诀为:‘地圆天方,上古始创;显圆行竞,玄妙眼藏。’”伊佳华口中慢慢地念诵着,努力探寻着其中的含义,一时却无法参透口诀之中暗藏的玄机。

日期:2010-6-23 12:32:00

  黛安娜一直在凝神聆听,对于金璘盒中文字的内容更始完全不能理解,一脸茫然。勾艾文解释道:“呕,金璘盒中的文字很可能是在描述一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远古时代的物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能如同《圣经》和圣杯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样。”
  “真没想到,这只瓷盒竟然如此神奇。”黛安娜说道:“实际上,最近我也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只是这些发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自从见到金璘盒后,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发现不断伴随在身边,伊佳华抬头看着这位年轻的英国女士,想听听她到底发现了什么。
  黛安娜此时显得严肃而庄重,她首先为伊佳华简单地讲述了金璘盒在教堂中被发现前的一些情况,这只金璘盒在十八世纪初教堂修建时埋藏于圆形穹顶正下方地面的石板下面,1900年被瑞德先生偶然发现,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文艺复兴时期金璘盒曾为多位欧洲著名人士所拥有,对他们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甚至这座教堂的修建也与金璘盒有很大关系。他没有声张,带着这只金璘盒去了中国,自称有重大的发现,回来后又不为人知地将金璘盒放回了原处。

  伊佳华突然想到参加安琪尔用户会议时听到过这个名字,疑惑地看了看勾艾文,“难道就是创立了安琪尔基金会的瑞德先生?”只见她微微地点了点头。
  黛安娜很快进入了正题,由于她在教堂中工作,因此一直希望能弄清楚这座教堂的修建与金璘盒有着怎样的关系,圣保罗大教堂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为了纪念传教圣者圣保罗而修建。此后教堂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1666年伦敦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大火几乎烧毁了大半个伦敦,圣保罗教堂的哥特式建筑也未能幸免于难。现在我们所在的这所教堂是那场大火之后,由克瑞斯多弗·雷恩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设计修建的,金璘盒应该是那时被埋藏在圣保罗大教堂之中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