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9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勾艾文若有所思地琢磨着金璘盒中的口诀:“地圆天方,上古始创。这两句比较好理解,无论地圆天方是远古时代的九鼎,传说中道教始祖的丹鼎,还是被誉为‘万经之始,道德之祖’的经书,都可以说是上古始创。只是‘显圆行竞,玄妙眼藏’该如何理解呢?”

  看到伊佳华脸上的微笑,她知道这个才智过人的年轻教师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日期:2010-7-4 21:36:00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地圆天方为何物,但这篇铭文不仅使我们明白了金璘盒中暗藏口诀的含义,还使我们弄清了显圆行竟到底是什么。”伊佳华说道:“从金璘盒中暗藏的口诀不难看出,佛道儒三教的起源都与地圆天方和显圆行竞有重要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全真派主张‘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的原因。”
  勾艾文惊愕不已,“短短十六个字,如何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伊佳华有条不紊道:“古代文献中提到的上古一般是指中华文明最开始的一段时期,虽然伏羲、神农这些传说中的首领都可看成是那时的人物,但人们通常认为《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这部书中最开始的记载是从尧、舜、禹开始的,因此上古始创中的上古应该是指这一时代,也就是说地圆天方是被尧、舜、禹这些远古帝王创造出来的。我想显圆行竞应该和地圆天方一样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再看口诀最后一句,玄妙眼藏,我主要是从这几个字中得出的结论。”

  勾艾文还是没听懂,“尧、舜、禹所处的上古时代与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所处的时代又差了近两千年,那个时代文字有没有产生都另当别论,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从‘乾凌洞铭’中的万经之始,道德之祖中不难推断,万经之始说的是中华民族所有经书的始祖,后面的道德,应该是指《道德经》,春秋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根据或参考显圆行竞写成的。再看《道德经》的第一章中的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伊佳华背诵着《道德经》的经文:“第一章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口诀中的玄妙两字应该出自这里。”

  “暂且认为你的推论成立,地圆天方和显圆行竞与道教的起源有关,但又如何能与佛教扯上关系呢?”

日期:2010-7-4 21:37:00

  伊佳华自信地说道:“至于佛家,释迦牟尼在世时,本没有留下过任何文字,我们所见到的佛家经典都是释迦牟尼灭度后的几百年中,由他的弟子集结而成的,传到中国后,又由梵文被译成汉文。这些佛经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由于都不是释迦牟尼亲自编著,因此很难说哪本佛经记录了释迦牟尼的真正精髓。释迦牟尼在将佛法的衣钵传于摩诃伽叶时曾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佛法的精髓并不是靠文字传承的,玄妙眼藏中的眼藏二字应出自于这段话中的‘正法眼藏’。在这短短的几句口诀中,充分反映了全真派主张的佛道儒三教平等、三教合一的思想。”

  “对于儒家,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儒家与地圆天方和显圆行竞的关系何在?”
  伊佳华说道:“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人才辈出,涌现出了大量理论、思想和学说,为后世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子正是那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论语》,删《诗》、《书》,赞《周易》,定《礼》、《乐》,修《春秋》,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据《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对老子有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评价。”

  见伊佳华大谈读书人无人不知的孔子,勾艾文不知伊佳华到底想讲些什么,只听他继续分析道:“我们现在说的中国文化,严格地说应该是周代文化,是周公把过去的中国文化集其大成;而孔子是将周公集大成的中国文化加以整理,因此孔子一生十分推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和周公,把他们尊为圣人,周公又被认为是儒学的奠基人。《史记》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周易》正是那个时代由周文王所著,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而《易经》的产生,一般被认为是受了‘河图’和‘洛书’的影响。”

  听了伊佳华滔滔不绝的分析,勾艾文道:“听你这么解释,果然与儒家的起源有关。如果显圆行竞是万经之始、道德之祖的一部经书,与‘河图’、‘洛书’有着怎样的关系系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