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8节作者:
地圜天方 “李淳风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和修史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更准确地说他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看了看铭文中的内容,勾艾文说道:“这些竹简应该主要是一些弥足珍贵的书籍,很可能记录着周朝时有关天象、祭祀、历法和占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书籍中可辨认出的内容一定对这位太史令有很大的帮助。”
日期:2010-7-3 12:35:00
伊佳华继续道:“再看第二条,铭文中较为明确地描述了乾凌洞的位置,这与我们实际发现的情况大致相同。唐太宗时,唐朝的疆土扩展到那里,使他有机会发现洞中隐藏的经书。到了元代,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发现了这个石洞,秘密地派丘处机前去察看,丘处机的弟子在石洞中开凿了雕像并修建了密室。一百年前,瑞德到了那里,将刻有铭文的石刻带回英国,而且很可能同时带回了保存在洞中的其它物品,因此我们去时洞中才会空无一物。”勾艾文低头沉思,如果瑞德讲乾凌洞中的物品带到了英国,又会将它们存放在哪里呢?
伊佳华有条不紊道:“接着分析第三条,老子西去归隐时到过天海乾凌洞,将一批周朝时周公所作的古籍和年代更为久远的显圆行竞埋藏在那里。唐代时被人发现,但由于无人能读懂显圆行竞的内容,唐太宗命李淳风去辨别这些古籍的来历与价值。”
“这个李淳风,将真实的老子与道教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混为一谈。”
伊佳华笑道:“虽然太上老君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原型。从天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文中讲到的姓名来看,这个老君应该就是《史记》中记载的西去归隐的老子。不难看出老子西去归隐时,不仅在函古关为尹喜留下了《道德经》,还将随身携带的周公所作的书籍以及更为久远的显圆行竞隐藏在乾凌洞中。可能西去路途遥远,他需要轻装简行,于是才‘潜竹简龟箓于崖穴也’。”
日期:2010-7-3 19:50:00
“至于这下面一条,我认为有个很大的疑点。老子由于路途艰辛,将这批珍贵的古籍和龟甲埋藏在天海,勉强可以说得过去,但为什么唐太宗要再次将刚刚发现的显圆行竞埋藏在乾凌洞呢?如果显圆行竞上的符号当时没人能读懂,为什么不将它留在宫中,命人仔细研究,流传于后世呢?”勾艾文紧锁眉头,“从文中提到的万经之始、道德之祖来看,刻于龟甲上的符号是一部伟大的经书,是所有经书的始祖。唐太宗时,玄奘法师不畏艰险,远赴天竺,取回了大量佛教经典,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文化、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足以看出唐太宗对经典的重视。他这样对待这部经书有些说不过去。”
“我推测这一定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唐太宗在夺取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同为李姓的老子说成是自己的先祖。老子又被神话为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老子所作的《道德经》被认为是无上的经典,他的这种做法一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当时的民众信以为真,甘心情愿接受他的统治。”伊佳华继续分析道:“从万经之始道德之祖几个字来看,《道德经》应该是根据显圆行竞写成的,龟甲的发现可能会使人们怀疑唐太宗的说法,从而动摇朝廷的统治地位。我想对于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来说,有可能已经读懂了龟甲上符号的含义,但为了维护当时唐朝的统治,没有直接说明这些符号所表述的含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武则天在拜洛受图活动中大造声势,震慑天子和群臣,几年后又称是乾凌洞中的发现使她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勾艾文仔细揣摩着伊佳华的推测,又听他说道:“另外,正史记载,唐太宗晚年相信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到处寻找灵丹妙药以求长生,从天竺寻到的丹药不但没能使他延年益寿,反而身患重病,病逝于贞观二十三年。显圆行竞的发现也是在这一年,我猜想被老子称为道德之祖的显圆行竞一定动摇了唐太宗寻求长生的决心,使他心灰意冷,但不好直接将其销毁,于是命人将它埋藏于原处,美其名曰万古千秋,天地共存。”
日期:2010-7-3 19:51:00
“可惜那些竹简没有保存下来,李淳风只将能辨认出的只言片语记在心中。”勾艾文惋惜道。
“还是来看看最后一条发现,铭文中与显圆行竟有关的描述可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古奥精微,镂以经纬,繁星散乱,不通布历,亦非占卜之物也’,从这些描述来看,龟甲上所刻符号应该不是甲骨文,符号主要是线条和圆点,像星空图一般复杂,既然不是文字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经书呢?而且李淳风虽自谦才能有限,‘不悉天图之藏密’,为什么会认为显圆行竟可以‘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侔神明’呢?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河图和洛书历史上都曾被很多人提及过,这部意义重大被称为万经之始、道德之祖的显圆行竟为何不见任何典籍记载呢?”
勾艾文道:“是啊,只有金璘盒中隐藏的口诀中提到了显圆行竞的名字。我想,唐代在乾凌洞下面修建了道观,洞中藏有物品的秘密有可能被留传了下来,也许唐太宗曾有过禁令,因此没有人再进过洞中。到了宋代,由于战乱,疆土缩小了很多,更没有人进入过乾凌洞,但显圆行竟存在的秘密却被金璘盒的烧造者隐藏在瓷盒中。元代初年,丘处机在拜见成吉思汗的路途中,根据金璘盒口诀以及其它的一些提示,确定乾凌洞中保存的物品就是显圆行竞,证实了老子藏经洞的存在。由于老子被道教神话为太上老君,丘处机没有将显圆行竞的秘密公布出来,让弟子留在那里,秘密修建洞窟和道观,从此在全真道中隐秘相传。这可能也是显圆行竞这部远古的经典不见有其它历史典籍记载的原因。”
伊佳华突然惊呼道:“等等,虽然不见任何历史典籍记载,但我们早就发现过与显圆行竞有关的线索。”
日期:2010-7-4 13:50:00
经伊佳华的提示,勾艾文也发觉,好像也曾在哪里见过这几个字,迟疑之间,见伊佳华喜形于色,“棉布诗上有关于显圆行竞的提示。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在紫霞岭得到的包裹着金璘盒棉布上的诗:
乾坤天地显玄黄,
凌乱交横圆有章;
探幽穷赜行天意,
密致疏索竞寸方。
这首诗每句的第五个字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显圆行竞。诗词的内容应该是描述显圆行竞这部万经之始道德之祖的经书的,刻有经书的龟甲被存放在乾凌洞中,洞中天暗黑地土黄,难分天地,龟甲上的线条和圆点凌乱却有规则;探究经书中隐藏的深奥含义,寻求上天的意旨,应在方寸之间认真领会那些排列致密或稀疏的符号。
诗中每句的第一个字组合在一起为乾凌探密,暗指乾凌洞中隐藏有秘密,由于乾凌洞不为人知,即使被理解为乾陵探密,同样可以从武则天的无字碑中发现线索;每句的第五个字组合在一起为显圆行竞,最后三个字为竞寸方,与经存放音相同,暗指‘显圆行竞’这部经书存放在乾凌洞;从第一句的第四个字到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斜着读下来为地圆天方,地圆天方与显圆行竞相互交织,暗指地圆天方与‘显圆行竞’有着重要的关系。这首诗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秘密,简直太绝了。如此看来诗的作者一定了解地圆天方和显圆行竟的秘密。”
日期:2010-7-4 13:51:00
“如果说‘显圆行竞’是一部被誉为万经之始的经书,地圆天方会不会也是经书,一部可以定国安邦的书?”
“既然我们原来推测地圆天方可能是九鼎或丹鼎,显圆行竞会不会是鼎上铭刻的鼎文呢?”伊佳华也自言自语道。
勾艾文并不赞同伊佳华的推测,“如果地圆天方是九鼎,显圆行竞只是鼎文,为什么李淳风在留下的铭文中只提到了经书,不提任何与九鼎有关的内容呢?”
“这个……”伊佳华一时难以回答,“不过,可以肯定,地圆天方和显圆行竞有着重要的关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