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第4节

作者: 阳台一隅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记得看书看到这里时,我放下了书,“儒生可都是以社稷苍生为己任哪?”。
  商山四皓,徒有虚名。
  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那时还年轻。

  ----------------------------------------------------------
  后来想明白了,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想想当时张良、陈平和萧何不也是没有行动吗?
  无可厚非。
  --------------------------------------------
  回到商山后,继续过着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

  四皓撒手人寰后,都葬在商山。
  为了纪念这4位老者,当地政府在四皓陵墓处建成四皓碑林园,并由前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商山四皓碑林园”。
  --------------------------------------------------
  题四皓庙
  白居易

  卧逃秦乱起安刘,
  舒卷如云得自由。
  若有精灵应笑我,
  不成一事谪江州。

日期:2009-10-08 15:36:20

  第5首
  凤求凰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颃兮共翱翔。

  [注释]
  凤:司马相如把自己比做凤。
  将:共。本句的意思是他这个凤还没机遇找到理想中的凰。
  何悟:哪里想到。
  迩(er):近。
  遐(xia):远。
  何缘:有什么办法。

  胡:怎样。
  颉颃(xie hang):鸟上下翻飞的样子。
  [故事]
  下面展现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表演,主角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家里有钱,就捐了个差事: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武骑常侍到底是干什么的?查了一些资料无果,本人以为就是汉景帝骑马出去时,旁边的警卫员(当然也骑马)。要知道,这个司马相如小时候可练过剑术。

  司马相如还有一种本事,就是赋(一种半诗半散文的文学体裁 )写得好,可惜皇帝大人不喜欢。估计在旁边也没多大前途,心情郁闷。
  机会来了,司马相如等的可有点急了。
  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来看哥哥了,而且还有好几个当时的辞赋高手随行,司马相如遇到了知音,假借有病辞了这个差事,跟随了梁孝王。
  梁孝王对他不薄,司马相如也争气,期间写了著名的《子虚赋》。
  好景不长,梁孝王后来死了,无依无靠的司马相如只得回老家:四川成都。
  可是司马相如此时的家境已败落,无以为生。一个老朋友出现了,就是临邛县(今四川邛崃)的县令王吉,王吉把司马相如带到了临邛。

  王吉安排司马相如住在一个旅馆里,这位县令每天都必恭必敬地去拜见司马相如,起初,司马相如还客气,后来,表现得烦了,干脆不见。
  越是不见,王县令越是来劲,不就是天天吃闭门羹吗?无所畏惧。
  堂堂一个县令天天做这么掉价的事,不弄得满城风雨才怪,那时的人们思想相对单纯,不知道这是“炒作”,要是放到现在,人们一定会:“呸,呸,猫腻”。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也算合乎逻辑,毕竟人家司马相如是从大地方来的,见过世面,没准哪脚踢屁上了,又高升了,现在做点感情投资,以后肯定用得着。
  到目前为止,这个故事还算正常,下面就开始不正常了。
  王县令的所作所为绝对是当时的最大新闻,最大新闻必有强烈的轰动效应。有两个人准备采取行动了。

  这两个人一个叫卓王孙,一个叫程郑,都是当地的超级富翁。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当地富豪都是当地官爷最得力的办事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县太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于是乎准备了一个宴会,请请这位司马大人,给县太爷圆个场。
  连县太爷的面子都不给,能给你们吗?司马大人纹丝不动。
  这司马大人不来,县令大人就不敢动筷吃饭,做着发呆。这效果又往上串了一级。
  县令不敢吃饭,估计在座的谁也不敢吃,这场面如果不把这位司马大人请来就收不了场了,县令急了,亲自去请,再不来,绑也把你绑来,太不懂事了,嘿!

  《史记》此时这样描述:“相如不得已,强往”(相如没办法,勉强同意了)
  《汉书》的描述:“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相如假装没办法,勉强同意了)
  本人相信《汉书》的写法,根据就是司马相如在宴会上的表现,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这位大人终于闪亮登场了,当然博得满堂热烈掌声,司马相如长得也真对得起观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酒至半酣,县令最后一次出手,强烈要求司马大人表演一人节目:弹琴。

  此时的这位司马大人也不客气,就动情地边弹边唱了上面的这首歌。
  隔墙有耳,司马相如就是唱给隔壁的那个人听的,那个人就是大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卓文君刚刚守寡,且也喜欢弄琴,投其所好是也,一个守寡的人能顶住白马王子司马相如这般攻势吗?
  顶不住,换了谁恐怕也顶不住,所以司马相如成功了。
  事后,司马相如又重赐卓文君的侍者,把话给传过去,当夜,勇敢的卓文君便与司马相如私奔了。私奔这种事放在当代,可能不算啥,那个年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
  卓文君的气魄实在令后人仰慕。
  往哪里去呢?当然是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当看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时,不知道卓文君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总之,还是在一起过上了日子。

  卓文君的老爸知道后,气愤非常,扬言不给他们一文钱。太清苦的日子恐怕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都受不了,最后俩人想了一个绝顶的方法:杀回老家临邛县,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置办的一个小酒店,万金小姐卓文君就在柜台卖酒,而那个穷酸书生司马相如穿得破破烂烂涮碗洗盘子。就是这样,在卓王孙的眼皮底下恶心你,看你掏不掏钱?

  气可以生但人丢不起,卓王孙这么大一个人物,顶不住了,据说给了这小俩口100个家仆,100万生活费,还有以前卓文君出嫁时的所有财物。
  是谁出了这么个主意?本人估计多半是司马相如,有才,太有才了。
  现在很多家长管不了子女的婚姻,也和卓王孙一样,一分钱不给。这些子女也就是忍着过苦日子,楷模呀,导师啊,司马相如,佩服佩服。
  司马相如与县令联手导演并主演了这场精彩的节目,谢谢观赏。
  在中国戏曲中,“琴挑”是一非常出名的折子戏。说得就是这个故事。

日期:2009-10-08 18:08:21

  第6首
  数字诗
  卓文君
  一别之后,
  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挂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般无聊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红似火,
  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色未黄,
  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注释]

  枇(pi )杷:一种乔木,常绿色,果实黄色。
  [写作背景]
  由于得到卓王孙的强力帮助,司马相如夫妻俩过上了富人的生活。
  更大的好事来了。
  汉景帝刘启死后,汉武帝刘彻继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