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54节作者:
地圜天方 我一切都好,在斯德哥尔摩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使我看到了新的希望,使我不再迷茫。几年的艰辛和努力使我有机能参与到市政厅的建设中,这可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建设工程。目前,我正在筹备建立一个基金会,保护那些古老的文明遗迹。你与我的爱好完全不同,但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到我所从事的事业中。
往事不堪回首,离开英国实属迫不得已,我的研究和发现触怒了教会,使我不得不远赴他乡。你是否还记得十五年前我向你提到过的一只神秘的瓷盒,并告诉你历史上众多著名的人物都给与过它令人难以置信的评价,当时你对此不屑一顾。后来由于感觉到了来自教会的压力,我不想使你受到牵连,再没有同你讲过这件事。那是一只来自东方的瓷盒,一只可以打开远古神秘宝藏的钥匙,至今我还对那次中国之旅记忆犹新,我发现了一些复杂而又神秘的符号,我深信这些符号一定记录着人类先祖远古的信息,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当我对一个几百年前销声匿迹的秘密组织进行研究时,触动了教会敏感的神经,他们不希望任何人研究甚至是谈论这个中世纪以来严重动摇过他们统治地位早已不为人知的组织。他们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各种各样的阻挠和干预伴随在我的左右,使我倍感压抑,愤然离开英国。
刚到瑞典时,我结识的一位来自中国的东方文化大师使我对那些神秘符号有了新的认识,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更多的进展,却使我有所感悟,也许让它们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会使它们失去意义和价值。我希望能给它们找到一个圆满的归宿,将它们归还给主,像它们最初产生时那样。
这就是我离开英国的原因和这几年的经历。现在教会已不再震怒于我过去的探索,我却仍然无法回到英国。我终日忙碌,急需帮手,诚挚地邀请你来我这里看看,也许这会使你了解我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即将创立的基金会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更是为了像古代的先贤那样将文明的精髓传播下去。
盼望着你的回信。
忠实于你的
威廉瑞德
2010-7-8 19:34:00
从瑞德书信的内容判断,刻在龟甲上的显圆行竞的确曾被他带到了欧洲,却仍然无法推断出最终的下落。
再看第二份影印件,几有短短的几行,没有署名,字迹与前面的完全相同,应该也是瑞德写下的。原件所用的纸张比信纸小了许多,只有三十二开本大小。
石匣中相信是雷恩先生留下文献的残存内容:
“……来自东方的瓷盒,十三世纪,东方智者提姆.赞恩横穿亚欧大陆,……
……
但丁将它喻为天堂的化身;
……
达芬奇称它是人间的圣迹,人类的心智被禁锢其中;
米开朗琪罗将它称为潘多拉瓷盒,新发现1 8 21 6 22 13揭示了它之中隐藏的秘密;
……
贝尔尼尼用它上面的图案……标志,.…..
……它使牛顿看得更远;
……”
孟始飞首先说道:“从这份影印件的内容可以判断出,瑞德在发现瓷盒时,石匣中还有一份雷恩留下的文献,可惜原件无法保存下来,他只得将上面残存的内容抄录下来,用于自己的研究。没有见过瓷盒的人无法理解这些只言片语的含义,因此没有引起过怀特先生的注意。”
2010-7-8 19:36:00
伊佳华注意到这份影印件所用的纸张比前一份略显陈旧,不像是刚刚复制的。在基金会的办公室中,怀特先生并没有提到有这样的文献存在,虽然文献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缺失,但残存的内容仍然会对他们的研究大有帮助。
勾艾文道:“这份文献中关于潘多拉瓷盒的描述与我们原来的推测完全吻合。‘但丁将它喻为天堂的化身’,但丁正是在《神曲》天堂篇的最后描绘了潘多拉瓷盒的特征;‘达芬奇称它是人间的圣迹,人类的心智被禁锢其中’,达芬奇在《维特鲁威人》中绘出的人物处于方形和圆形之中,微微抬高手臂做出展翅飞翔的样子,正是希望挣脱束缚。”
“‘米开朗琪罗将它称为潘多拉瓷盒’,看来是他首先将金璘盒称为潘多拉瓷盒了,他为什么将金璘盒与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混为一谈呢?”希腊神话中,开篇就讲到了普罗米修斯和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普罗米修斯在造就了人类之后,又将火带到了人间,引起了宙斯及众神的不满,众神造就了美女潘多拉来到人间,并带来了一只魔盒,潘多拉打开了魔盒,顿时从盒中飞出了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只将希望留在盒中,从此人间充满了灾难。伊佳华自言自语道:“‘新发现1 8 21 6 22 13’,后面的这串数字代表着什么呢?”
他们自然想到这组数字中可能隐藏着什么密码,伊佳华在一张白纸上不断排列、组合、计算着这些数字,希望发现些规律,过了一阵子,他愁眉不展地说道:“这些数字看上去毫无规律可言,即使打乱次序重新排列也与任何已知的数列无关。”
顿了顿他又道:“这些数字之和是71,它们的乘积为288288,这两个数字是否有些特别之处呢?”
突然,勾艾文像是有所发现地指着信中的英文原文说道:“新发现这个词我们是不是翻译错了?如果再将后面数字分成三组,说不定可以找出对应的内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