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国的阶梯》
第5节

作者: 我是奔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对青春之泉的搜寻不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年)的原因之一,那么它显然是之后远征的原因。因为当奥图主教报告了普雷斯特·约翰长老和在他领地内的天堂之河(River of Paradise)的存在之后,教皇立即发出了再次进行东征的正式文告。两年之后,于1147年,德国皇帝康拉德(Conrad)在其他统治者和许多贵族的陪同下,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当十字军战士的命运风雨飘摇的时候,欧洲再次响起了约翰主教的援助承诺。按照当时的编年史记录者的说法,约翰长老在1165年写了一封信给东罗马帝国拜占庭(Byzantine)皇帝、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皇帝和其他小国王,在信中他明确宣称,他将带领他的军队进入圣地。再一次,有关他的领地的形容词又是充满赞誉和激情的,因为那里是天堂之河──实际上,是天堂之门──的所在。

  承诺中的援助永远都没有到来。欧洲到印度的路没有被打开。在公元十三世纪的最后,十字军东征结束了,结束在穆斯林的手中。
  甚至在十字军战士们撤退的时候,相信天堂之水(Waters of Paradise)在印度的坚定信仰,还在持续地增长和传播。
  在公元十二世纪末期,一种关于亚历山大大帝成就的新版本流行到了营地和城镇广场中。它被称作《亚历山大传奇》(Romance of Alexander),是两名法国人基于伪卡利斯蒂尼(pseudo-Callisthenes)诗歌和赞美文的拉丁版本和其他马其顿(Macedonian)英雄“传奇”编写的。这些酒馆里的骑士、战士、镇民可不在乎作者到底是谁;因为──在语言上他们不能明白──它生动形象地给了他们对亚历山大在陌生土地上冒险的画面。

  其中有三个完美之泉的故事。一个能使人返老还童;第二个能使人获得永生;第三个则能让死者复活。《传奇》解释道,这三股泉水位于不同的土地上,并认为它们是来自西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非洲的尼罗河,以及印度的恒河。这是四条天堂之河;而且它们虽流在不同的土地上,却又同出一源:来自伊甸园──正如《圣经》不断强调的。

  《传奇》称述道,被亚历山大和他的手下发现的是回春泉(Fountain of Rejuvenation),能使人返老还童。它如同记录事实般详细地讲述了亚历山大的五十六名年迈的同伴“在喝了青春之泉的水后重返三十岁的风范”。随着《传奇》的译本将这个故事越带越远,这个版本对这一点的强调也变得越来越具体:不仅仅是外貌,那些高龄士兵作为年轻男人才有的那种阳刚之气也得到了恢复。

  但是,如果通往印度的道路被不信上帝的穆斯林教徒挡住了的话,人们怎样才能找到生命之源呢?
  教皇们不断地试图和神秘的普雷斯特·约翰──“印度著名而伟大的国王,耶稣亲爱的孩子”──取得联系。1245年,教皇伊诺森四世(Pope Innocent IV)派遣乔万尼·加宾尼(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i)通过俄罗斯南部拜访蒙古的统治者可汗。在伊诺森四世看来,蒙古人就是聂斯托尼教(Nestorians)──东正教的一个分支──的信徒,他们的可汗就是普雷斯特·约翰。1254年,亚美尼亚的宗教统治者黑森(Heithon)微服出访,经过土耳其东部到达了位于俄罗斯南部的蒙古统治者的营地。关于他的这次旅程,有记录说他经过了里海岸边一个叫铁门(the Iron Gate)的地方,那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显然,这个说法恰好和亚历山大的行程有几分相似,因为亚历山大曾经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路口,把路口给封住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似乎都是为了说明在世界之末端是可以抵达天堂之门的。

  还有一些记录表明,当那些教皇和王室的密使们出发去印度拜访约翰大帝──普雷斯特·约翰──的时候,其他人也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如尼可洛(Nicolo)和马非欧·波罗(Maffeo Polo)兄弟,前者的儿子马克·波罗(Maco Polo,1260~1295)和来自德国堡登斯勒(Boldensele)的威廉(William)爵士,后来也踏上了寻找约翰大帝王国的旅程。

  当他们的旅行日记使得教会和王室的兴趣日益浓厚之时,又一本文学著作燃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这个出生在英国圣阿尔巴斯(St. Albans)的作者这样介绍自己:“我是约翰·孟德维利(John Maundeville)爵士。” 他在34岁的时候在自己旅行日志的最后这样写到:“我在耶稣1322年穿过了海洋”;我“走上了通往神圣之地和耶路撒冷的路,也到了大凯恩(Great Caan)和印度──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还到了其他国家。在我的行程中遇到了许多新奇的事情。”


日期:2009-12-13 11:12:08

  第一章 寻找天堂(续)
  在约翰·孟德维利爵士的《约翰先生的旅行日志》(The Voyages and Travels of Sir John Maundeville)的第二十七章,标题是《约翰大帝的皇家庄园》(Of the Royal Estate of Prester John),他这样写道:
  约翰大帝拥有的大片领地上有许多高贵而漂亮的城市,海洋中有许多岛屿。因为从天堂发来的洪水把印度分成了
  许多岛屿。
  这片土地十分肥沃……在约翰大帝的土地上有许多珍贵的石头,非常漂亮,也非常大,他们这儿的人用它来做盘
  子、碗和杯子等等……
  接着,约翰·孟德维利爵士讲述了有关天堂之河的故事:

  在这个王国有个地方叫砾石之海(Gravelly Sea)……在距砾石之海还有三天行程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群山,天堂
  之河便是从那里的重山峻岭中流出来的;河里没有一滴水,全是石头;它流过沙漠时便形成了砾石之海,那就是河流
  的尽头。
  在天堂之河的前面是“一个很长很宽的大岛屿,叫做米尔斯德拉克(Milsterak),”那就是地球上的天堂。那里有“美得超出想象的花园,花园里的树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果子;草儿发出扑鼻的芳香。” 约翰·孟德维利爵士所描述的这个天堂有很多小建筑和木屋,它们是为了异性爱欲的享受而修建的。据说,建造它们的是很一个很有钱的坏人。

  约翰·孟德维利爵士已经通过宝石和其他财宝燃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当然还有巨大的贪婪,现在他要着重写一下人的性欲了。那个地方充满了“最漂亮的十五岁以下的少女和差不多年龄的帅气小伙子,他们都穿着黄金做的衣服;他们就是天使。”──那个坏人如此说。
  接着,约翰•孟德维利爵士继续说道:
  那个地方建了三口十分漂亮且华丽的水井,在水井的井沿边上到处都镶嵌着装饰有黄金的碧玉和水晶,还有晶莹
  剔透的珍贵的东方珍珠。那个狡猾的家伙在地下安装了一根水管,以便那三个水井能按照他的意愿分别流出牛奶、酒
  和蜜。他把那个地方叫做天堂。
  这个狡猾的人引诱了许多“高尚、勇敢的侠义之士,”在款待了这些侠客以后,他就劝说他们去杀死他的敌人,并且告诉他们不要畏惧死亡,因为即使死亡,他们也会重新复活并变得年轻。

  在他们死后就可以来到他的天堂,那时候他们就会变成和里面的少女一样的年纪并和她们一起玩耍。之后他还会把他们带到一个更大的天堂,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自然的上帝并进入极乐世界。
  但是,约翰•孟德维利爵士说,那并不是《圣经》传说中的天堂。真正的天堂──他在他的《旅行日志》的第三十章中是这样表述的──“在岛屿和土地的前方,就是亚历山大曾经走过的地方。”到天堂的路一直延伸到东边的远方,向着两个富含金矿和银矿的岛屿,那里是“红海和大海分开”的地方:
  在那片土地和岛屿的远方以及普雷斯特•约翰的领地上,再一直往东直走的话,就会发现全是高山和岩石;那里就
  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你都看不见东西的黑暗地区……那片沙漠和那个黑暗之地一直延伸到地球的天堂;亚当──我们
  的第一个祖先──和夏娃被安置在那里。
  天堂之水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在天堂最高的地方,再准确一点就是在中间,有一口井,从井中流出四条溪流;它们分别流经不同的土地。它们

  之中的第一条叫比逊河,或者叫恒河,流过印度;在河流里有沉香木和含金的沙粒。
  第二条叫做尼罗河,或者叫基训河;它流过埃后穿过埃塞俄比亚。
  第三条名叫底格里斯河流经亚述,并经过亚美尼亚。
  第四条名叫幼发拉底河,流经美地亚、亚美尼亚和波斯。
  约翰承认他自己并没有到达《圣经》中的伊甸园,但是他解释说:“没有上帝的恩准,没有人能够到达天堂;所以对于那个地方我不能跟你多说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