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国的阶梯》
第6节

作者: 我是奔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尽管如此,但是众多源于英文的其他语言版本却都保留了爵士的如下陈述:“我,约翰·孟德维利,看到了生命之源并且曾经三次和同伴一起喝了里面的水,当我喝了以后感觉身体很舒服。”虽然英文原版里说在约翰·孟德维利离死不远的日子里,曾抱怨过自己因患风湿病而饱受痛楚,但它对那些深受这个故事刺激的人来说似乎并不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故事没有住何意义,今天的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约翰·孟德维利爵士可能只是一个从没有远行过的法国医生,只不过是他巧妙地从别人真正冒险远行的作品中拼凑出了一本旅行日志而已。”

  不过,他的这些幻想却激发了其他人去探索东方世界的远航,以致最终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安格尔·罗森布兰特(Angel Rosenblat)这样概括这些证据:“人们相信,地球上关于天堂的信念和另一个欲望联系起来了,那就是做救世主的欲望──找到长生不老的源泉。这是中世纪所有人的梦想;迷失的天堂(The Lost Paradise)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中,生命之树被转换成生命之水,然后又成了年轻之源。”这种激励是一种坚定信念的见证──“生命之源在印度──那里面的水可以治疗任何疾病并让人永远年轻。伟大的约翰•孟德维利在去印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它……在普雷斯特·约翰大帝的基督教世界里。”到达印度并找到从天堂流出的河水成了“人们对快乐、年轻和幸福的永远追求。”

  由于敌人已经挡住了陆地上的通道,所以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开辟了一条到印度的海上新航线。在亨利王子(Henry the Navigator,1394~1460年)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牙在15世纪到达东方的航海竞赛中迅速崛起为欧洲的领先强国,他们的舰队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1445年,第一个绕过好望角前行的航海家,葡萄牙人迪纳斯•迪亚斯(Dinas Dias)到达了塞内加尔河(Senegal River)的河口。考虑到旅程的目的地,他在报告中这样写到:“人们说它是尼罗河的一条支流。众所周知,尼罗河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河流之一,它是从天堂中的伊甸园里流出的。”此后,其他的航行者也都跟着这条线路走。1499年,瓦科斯·达·伽马(Vasco da Gama)和他的舰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目标──印度。

  然而葡萄牙人的“发现时代”号(Age of Discovery)却没能赢得这场竞赛。他们勤奋地研究着古老的地图和曾经远航过东方的探险家们的游记。一个意大利出生的水手哥伦布经过研究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印度,而且路程比葡萄牙人开辟的东边的航线近。为了寻找支持者,他来到了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王宫。第一次航行时哥伦布带了一本拉丁文版本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书,其实他还应该带一些约翰·孟德维利的作品,因为在哥伦布之前一个半世纪他就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人到达了最远的东边,那他就到了西边,因为“地球是圆的……我们的主创造的地球是圆的。”

  公元1492年1月,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打败了穆斯林并把他们从伊比利亚半岛赶走了。难道对于西班牙来说不是一个神圣的象征吗?因为他们做到了十字军没有做到的事情。在同年的8月3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找到了一条从西边到达“印度”的新航线。10月12日,他看到了陆地。直到他死亡的1506年之前,他都一直相信他所到达的有许多岛屿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普雷斯特·约翰大帝的领地──印度。

  20年以后,斐迪南安排旁氏·德·里昂去寻找生命之源,为了帮助旁氏尽快抵达目的地,斐迪南国王授予了他在探险旅程中的特别专权。
  西班牙人希望他们也能撞上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好运,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脚下的是前人早已走过的古老的足迹。

日期:2009-12-15 09:00:31

  第二章永生的祖先
  亚历山大一世短暂的一生(他33岁就死在了巴比伦)充满了征服、冒险、探索,和去世界之末端解开未解之谜的熊熊燃烧的欲望。
  那并不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找寻。女王奥林匹亚斯和他的丈夫菲利浦二世(Philip II)的儿子亚历山大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向他传授古老的智慧。亚历山大见证了他父母之间的争吵和离异,然后随之而来的是他母亲带着年幼的他离开。后来他父母之间有过一次调解,但之后他母亲把他父亲杀了;这个暗杀直接引致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登上了皇位。他早期的军事行动主要在古希腊城市德尔斐(Delphi)展开,那儿是太阳神殿的所在地。在那里,他就感到自己将会有一个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英勇的亚历山大在西班牙人去寻找生命之源的1800多年前就开始寻找了。为了寻找生命之源他必须打开到东方的路。东方就是众神们居住的地方:宙斯从腓尼基的城市提尔游过地中海来到克里特岛;阿佛洛狄忒通过塞浦路斯岛穿过地中海;波塞冬从小亚细亚带来了一匹马;雅典娜从亚洲西部把橄榄树带到了希腊……亚历山大研读过希腊历史学家们的著作,这些历史学家们都说那儿(东方)就是生命之源的所在地。

  还有冈比西斯(Cambyses)的历史故事,他是波斯国王居鲁士的儿子,他经过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西奈山去打埃及。打败埃及人之后,冈比西斯对他们十分残忍,在神殿里亵渎他们的太阳神阿蒙(Ammon)的神殿。然后就打算南下进攻“在那儿居住了很久的埃塞俄比亚人。”这就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亚历山大之前的一百多年前在他的《历史•第三卷》(History,BookⅢ)中描述的:

  他的间谍藏身在向埃塞俄比亚国王的献礼的一个伪装中,混入了埃塞俄比亚,但事实上是为了记录他们所看到的,特
  别是想看一看那里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太阳的桌子”……
  为了引出关于埃塞俄比亚人长寿的谣传是否是真的,他们故意对国王说:“80岁就是波斯人能活的最老的年龄。”然后,
  国王为了确认这个事实就领他们到了一个水池旁边,当他们在里面洗过澡以后就立刻发现,他们的肌肉油亮而有光
  泽,就像在油里面泡过一样。泉水里发出一股紫罗兰的芳香。

  回到冈比西斯身边后,两个密使(间谍)就向冈比西斯描述那池水,“水非常非常地软,所以的东西东不能浮在上面,即使是木头或者其他任何更轻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会在那水中沉下去。”希罗多德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水池这件事情属实的话,那么埃塞俄比亚人长寿的原因应该就是长期使用里面的水。
  埃塞俄比亚关于生命之源和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亵渎阿蒙神庙的故事,与亚历山大的历史有直接联系;同时,还关系到那个关于亚历山大其实并不是菲利浦的儿子,而是他妈妈和埃及的阿蒙神生的孩子的谣传;而他母亲奥林匹亚斯和菲利浦的不和正好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猜想。
  正如很多托名于希腊学者卡利斯提尼斯(Callisthenes)作品的版本一样,都提到了末代埃及法老奈克塔内布(Nectanebus),他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和通神者;他暗地里引诱过奥林匹亚斯。但是她并不知道阿蒙神变作法老来接近她,所以当她对菲利浦感到很厌烦的时候就和神生下了一个孩子,而这个神正是波斯国王冈比西斯曾亵渎的神──阿蒙神。

  在小亚细亚打败波斯人以后,亚历山大便开始攻打埃及。他预计将会遇到埃及总督强大的抵抗,而与他的预计正好相反,他惊奇地发现,埃及这么大的一片土地竟轻轻松松地落入了他的手里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征兆。然后他又紧接着向阿蒙神庙的所在地大绿洲(The Great Oasis)进发。在那里,阿蒙亲口确认亚历山大就是他的儿子(据传说是这样的)。这一事实确认以后,埃及的神职人员们把亚历山大神话为法老;这样一来,他永生的欲望已经不是一种别人赋予的优待了,而成了他的权利。从这儿以后,亚历山大在硬币上被描绘成一个有角的宙斯-阿蒙(Zeus-Ammon)。

  然后,亚历山大又去了卡尔纳克(Karnak),即敬奉阿蒙的中心。这次行程除了所看到的东西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卡尔纳克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宗教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寺庙、圣坛和纪念碑,以及历代法老们为阿蒙修建的建筑的遗址。其中最经典最庞大的建筑是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女王在亚历山大之前1000多年前建造的一个庙。她也称自己是阿蒙的女儿,是一位女王怀上的(阿蒙神微服私访时曾经探访过这位女王)。

  但是那里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亚历山大没有将他的军队东撤到波斯帝国的中心地带,而是选了一部分随从部队和一些同伴南下更远的地方。他的同伴们都十分疑惑,感觉他好像是要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做爱的愉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