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美尔文本中提炼的这个故事还没有找到;但是从苏美尔传说中却偶尔能看出一些暗示。在这些传说中有这样一幕,就是艾正努力招募人类去控制纳菲力姆的航天设备──又是一个艾和恩利尔之间的结怨点,这个怨恨后来在他们的后代中爆发了。《圣经》告诉我们,这个事件爆发的结果是上帝和他无名的同僚们决定驱逐人类,并使他们的语言“复杂化”──创造不同的文明。
日期:2010-01-06 14:33:46
第六章 大洪水泛滥之前的时日(续)
大洪水后的那个纪元里,众神们的这次会商在苏美尔各种版本的文本中都有提及。一本叫《伊塔那史诗》(Epic ofEtana)的文本这样叙述道:
宣判地球命运的伟大的阿努那奇正坐着交换相互间的建议。他们在地球上创造了四个区,设立了居住的地方并看管着
那片土地;对于人类来说他们是极其伟大的。
在地球上建立四个区的决定由另外一个附加的决定定下来了,那就是在神和人类之间建立中间人(神职国王);所有“王权就从天堂来到了地球上。”
试图结束恩利尔和艾两大家族的怨恨的努力最后被证明是徒劳的,两位神对于谁掌管那四个区域中的某一个进行了很多讨论。最后的结果是,亚洲和欧洲属于恩利尔和他的后代,而艾只有非洲。
第一个区的文明就是美索不达米亚。那是人类生活和农业开始的山地,也是后来的埃兰、波斯和亚述──被分配给了恩利尔的儿子,他的合法继承人尼努尔塔(NIN.UR.TA)。有一些苏美尔文本讲到了尼努尔塔在山间通道修建大坝,以保证他的人民能在大洪水后的困难日子里生存下来的英雄事迹。
当两河平原上的泥层干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夏美尔和向东延伸到地中海的土地被分配给了恩利尔的另外一个儿子兰纳(Nanna,NAN.NAR的简称,在阿卡德语中则被称为辛[Sin])。兰纳是一个仁慈的神,在他的管理下,他的人民重建了夏美尔;他们在大洪水前的原址重建了原来的城市并且还建了新的城市。在新建的城市中就有他最喜欢的首都,乌尔,即亚伯拉罕出生的地方。对他的描述包括了一个半月形标志的月亮,也就是他在天上的“反面”。恩利尔还把西北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的岛屿──希腊文明的源泉地──分配给了他的小儿子伊希库尔(ISH.KUR ,阿卡德人把他叫做阿达德──Adad)。就像后来希腊文化里的宙斯一样,阿达德被描述为一个骑在牛身上并拿着一个叉状的闪电的神。
艾也把非洲──他的第二区分给了他的儿子们。他的一个叫奈格尔(NER.GAL)的儿子接受了非洲最南端的地方;一个叫吉比尔(GI.BIL)的儿子向他学得了开矿和冶金的知识;第三个儿子,也是伊最喜欢的儿子,被他以其母星球的名字命名为马杜克;伊向他传授了他所有科学和天文知识(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马杜克篡夺了地球之主的位置并宣布自己为巴比伦和“地球四部份”的最高神)。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他的一个埃及名字叫拉的儿子统治了这个地区的核心文明──尼罗河谷文明。
第三区位于印度的次大陆,它在50年前才被发现。大约在晚于苏美尔文明1000年之后,一个伟大的文明在那里兴起过。它被称为印度河谷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是在一个叫哈拉巴(Harapa)的地方挖掘出来的地下皇城。这个文明里的人民所敬重的不是一位神而是一位女神,他们把她铸造成一个美丽的装饰有项链的女性陶像,她的胸部被缠绕着身体的带子装束得十分挺立。
由于印度文明的文字还没有得到破解,所以没有人知道哈拉巴人怎样称呼他们的女神,或者她到底是谁。根据我们的总结,她就是辛(Sin)的女儿,也就是苏美尔人所叫的厄尼尼(IR.NI.NI)、伊娜娜(IN.AN.NA)或伊尼尼(IN.NI.NI)──“强大的、芳香的女人”;苏美尔人还管她叫伊师塔。苏美尔文本提到了她的一片遥远的领地,叫阿拉塔(Aratta)── 一片谷物地,和哈拉帕一样是一个产粮区──她在那里像一个全副装备的飞行员一样进行过几次空中旅行。
第四个区确实是阿努那奇人腾出来作为航空港的区域── 一个不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专有用途的分区。自从他们来到地球后,所有那些曾经停在地球上的航空设备──在西巴尔的航空港和在米普尔(Mippur)的控制中心──都被大洪水给冲走了。位置较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泥层要近千年才能够适合这些关键性设备的重建和安置。必须找到另外一个相对较高但是却更适合这些航空设备的安置和重建的地方。那将会是一块“神圣的区域”── 一个有严格限制的地方,只能凭借命令才能进入。在苏美尔语中,这块地方叫做提尔蒙(TIL.MUN),其字面意思是“火箭地区”。
辛的儿子(也就是恩利尔的孙子),伊尼尼的双胞胎兄弟,就负责这个大洪水后的航空港。他的名字叫乌图(UTU,意为“智慧者”)──在阿卡德语里的名字是沙马氏(Shamash)。是他执行了大洪水行动──西巴尔大撤离。他是地球上宇航员们(“鹰”)的主管;他十分自豪地在正式场合上穿自己的鹰服。
在大洪水之前的日子里,根据传统风俗,众神已经将一些选出来的凡人从航空港送上去了:阿达帕失去了那个机会;恩麦杜兰基(Enmeduranki)由沙马氏和阿达德运送到了天居上,去了解祭司的秘密(之后他就回到了地球)。然后就是大洪水英雄吉乌苏德拉(“他的生命得到了延长”)和他的妻子,他们被送上去以后又回到地球,住在了提尔蒙。
苏美尔文本说,在大洪水后的日子里,伊塔那(Etana)──基什早期的第十三个统治者──被带上去到了众神的天居,在那里他被授予了回春植物(Plant of Rejuvenation)和掌管出生的权利(但是他由于过于害怕而没有完成他的旅程)。法老托米斯三世(Thothmes Ⅲ)在他的碑文中称,神拉曾经把他带到了天上并领着他参观了天堂,之后他就回到了地球:
他帮我把天堂的门打开了,
他帮我把地平线的门打开了。
我以神鹰的身份在天空飞行……
以便我能看到天堂神秘的路径……
我完全了解了众神。
在人类之后的记忆中,Shen被保留在方形石柱上,被“鹰”所敬礼的飞船给生命之树让路。但是,提尔蒙,苏美尔的“火箭区域”,却是一个真实的地方:一个人类可以找到永生的地方。
在那个地方,他们记录到了一个没有受到众神邀请而来的人的故事,他到那里不过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日期:2010-01-09 22:30:59
第七章 吉尔伽美什:拒绝死亡的国王
在苏美尔人的传说中,第一个寻找永生的人也许是一个上古时期的统治者,他曾经向自己身为天神的父亲求助,希望能让他进入“永生之地”(Land of the Living)。古代的文献记下了关于这位英雄的一些不平凡的故事,它们说:
他发现了那些秘密,
他看见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甚至在大洪水来临之前
他就带来了大洪水的消息。
他的远行千难万险,
几乎让人意志消沉。
但他终于回来了,
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面,
他刻下了他的丰功伟绩。
对于苏美尔人留下的这个传奇,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文字记录已不足200行。但是我们可以从苏美尔文明以后的那些近东民族的传说里继续读到这些故事,因为他们已经把那些传奇用自己的语言融汇进了自己的历史,如亚述人、巴比伦人、赫梯人和胡里安人。他们一直都在不断地重复着那些传奇,正是他们在陶碑上刻下的那些版本──有些完好无损,有些虽然已被损毁,但仍然留下了许多可以阅读的残片──才使得后来的学者们能够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今天,我们对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用阿卡德语镌刻在12块石碑上的那些文字,它们是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波图书馆藏品的一部分。最先发现它们的学者名叫乔治·史密斯(GeorgeSmith),他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成千上万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碑铭及其碎片。有一天,一块文本的碎片吸引住了他的眼睛,因为它看起来好像和大洪水有关。完全正确!那就是来自亚述的楔形文字文本。文本记述了这样一段内容:一个伟大的国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亲历大洪水的英雄,并亲耳听到那个英雄讲述大洪水的故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