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国的阶梯》
第46节

作者: 我是奔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一个石头复制品又被立在了神庙的外面,这个复制品是在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的;现在它(见图102)被存放在了德尔斐博物馆。在通往神庙的圣道上,某个人,在某个未知的时间,也立起了一个简单的半圆形石祭坛,设立它可能是为了标记神殿建立前的最初位置。
  德尔斐的硬币也描述了阿波罗坐在半圆形石祭坛上的情景(见图103);当希腊人占领了腓尼基以后,腓尼基人也在硬币上刻上了阿波罗坐在“亚述”的半圆形石祭坛上的图案。
  但是对神庙中的这种石祭坛最常见的描述却是将它们成对地竖立在一个底基上(参见图100),在有些版本的故事中,它们也被称为太阳神柱。
  为什么德尔斐会成为一个圣地呢?半圆形石祭坛又是怎样来到那里的呢?根据那些古老的传说,当宙斯想找到地球的中心时,他让两只鹰分别飞向地球的两端,最后这两只鹰在德尔斐会面了。于是宙斯就在那个地方立了一个像肚脐一样稍微有些凸起石头和一个半圆形的石祭坛,以此作为地球中心的标记。据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Strabo)的记载,在德尔斐的半圆形石祭坛上面就刻有两只鹰的图像。

  这样的描述在古希腊的艺术品中随处可见,在图103右边的这件作品中,两只鸟就分别站在两个圆锥形物体的上方。有些学者认为,图案中的那两只鸟儿不是鹰,是能够找到回家之路的信鸽──或许它所象征的是一段距离,从地球的一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之间的距离。
  根据古希腊的传说,宙斯在空中和堤丰大战失利,在德尔斐找到了一个避难所,那里有一片很大的平台能让他躺下来休息,于是当他最终打败堤丰之后,就在平台上修建了阿波罗神庙。
  西瓦的阿蒙神庙不仅有地下走廊、神奇的隧道和夹墙中的密道,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密室,它长180英尺,宽170英尺。在这个密室的中间有一个实心的用石头建造的平台,我们在所有与“会悄声说话的石头”相关的遗址中都发现了类型结构的凸起的平台。这些平台上曾经有过什么,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谁也不能否认,当年安放在它们之上的未必就不是着陆区里的通讯中心,就像曾经出现在遥远的巴勒贝克的那些装置一样。

  丝毫也不出人意料,在我们找到的埃及作品(见图104)中也有两只鹰。其实,早在希腊人朝觐他们的神庙之前的几个世纪,一位埃及的法老就在他的金字塔中放置了一个半圆形的石祭坛,上面也有两只鸟。那个法老就是塞提一世,他生活在公元前13世纪。另外,在他的金字塔中有一幅描绘掌管阴曹地府的鹰头人身的冥神塞克的壁画,它是我们目前为止见到过的最古老的半圆形石祭坛(参见第四章之图20)。据说, 法老就是通过那个东西和外界进行联系的。

  在巴勒贝克,我们发现了吉尔伽美什第一次旅行的目的地。显然,那个“会悄声说话的石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顺着它我们就来到了杜亚特。
  那里就是法老们一直在找寻的地方。那里有通往天堂到达来生的阶梯,吉尔伽美什就是在那里踏上他第二次寻找永生的旅程的。

日期:2010-01-24 23:50:08

  第十章: 提尔蒙:火箭飞船之地
  吉尔伽美什寻找永生的故事成了随后一千多年中很多故事和传说的源泉,可以这么说,后来那些英雄和国王们的类似探险无不肇始于此。人类神话的记忆告诉我们,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入众神的行列,并最终逃避死亡的命运。近5000年以前,乌鲁克的吉尔伽美什就曾向乌图(沙马氏)恳求道:

  在我的城市里,
  人们都会死亡;
  我心里闷得慌。
  人们在消失,
  我的心更沉重了……

  人,无论他的身躯有多么高大,
  永远也不能够触摸到天;
  人,无论他的双臂有多么宽广,
  永远也不能够覆盖地球。
  ……

  噢,乌图,
  我希望能进入那片土地,
  希望你能支持我。
  我希望能到达的那个地方,
  毗邻着大山中的那片雪松森林,

  希望你能支持我!
  在那里矗立着许多Shens,
  让我也在那儿设置我的Shen吧!
  在很多时候,这里的shem都被后来的学者们翻译为“名字”,但它实际上是一艘借助火箭发射的太空船,或者是以另外某种方式直接升空的宇航器。别忘了,伊诺克就是在他的“名字”中冲上天空并很快消失的。在吉尔伽美什之后一千年,埃及国王泰蒂向他的神几乎做了同样的恳求:
  人们倒下了,

  他们没有名字。
  ……
  抓住国王泰蒂的双臂,
  把泰蒂带到天上去,
  他就不会像地上的凡人那样死去。

  吉尔伽美什的目的地是提尔蒙,那个繁忙的“航天港”。可是,那个经由它便可直达天堂的杜亚特又会在那里呢?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地点。
  英雄们终其一生梦寐以求的那架通往天堂的阶梯应该位于西奈半岛。
  《亡灵书》中的细节描述可能就是埃及地理的真实写照,所以有些学者们认为法老们类似的旅程是沿着尼罗河进行的──他们从埃及南部的神庙走到埃及北部的神庙。但是古老的文本却明确地提到了一次跨越埃及边境的旅程。法老们行进的方向不是东方而是北方;当他们穿过那些沿岸都长着茂盛芦苇的湖泊以及湖泊前方的沙漠后,他们不仅远离了埃及,而且也远离了非洲。显然,此时他们将面临许多的困难和危险。自然环境中的艰难困顿虽然险恶迫人,却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危险是“政治”,因为他们正从“何璐斯的领地”走向“塞特的领地”,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在亚洲。

  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在他们的金字塔中留下了许多文本,今天,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文本”,这一时期埃及的政治中心在孟菲斯(Memphis),而宗教中心则在赫利奥波利斯,它距孟菲斯不远,在“首都”的东北方。如果从这两个中心出发往东走,你会在旅途中遭遇一连串的湖泊,湖面上布满了芦苇和灯心草。穿过这些湖泊,前方就是沙漠。继续前行穿越那些一眼也望不到尽头的大沙漠就进入了山地,通过山路就到达了西奈半岛。至此,你头顶的天空就曾是何璐斯和塞特最终的战场;当然,宙斯和堤丰也是在这儿一决雌雄的。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老们追寻永生之旅的最终目的地是西奈半岛,是因为当亚历山大在这之后开始同样的旅程时,他前方的导航者不仅有这些法老,还有那些在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的以色列人。

日期:2010-01-24 23:51:31

  第十章: 提尔蒙:火箭飞船之地(续)
  就像《圣经》告诉我们的那样,出发点是埃及,然后穿越红海──海水被分开后,以色列人就从干枯的海床走了过去。在亚历山大的旅程中他也遇到了水的阻碍,同样地,亚历山大也试图领着他的部队徒步穿越。有一个版本说他建造了巨大的堤坝,当水被拦住之后,他们从中间走了过去。另一个版本则说他也通过祈祷让水彻底消退了下去,露出了干涸的河床。不管是哪一个版本,他都是成功者,因为他身后的敌人全都葬身鱼腹──就像当年那支追赶以色列人的埃及军队一样。在《圣经》的故事里,以色列人在旅途中不断遭遇他们的劲敌亚玛力人(Amalekites),当然,在耶和华的帮助下他们打败了自己的敌人。而在一个基督教版本的亚历山大传奇中,则说那位全能的君王通过将红海里的海水聚集起来泼向了亚玛力人而打败了对方。

  在穿过水域之后,他们就进入了沙漠,目标是前方的一座圣山。有一点很重要,在亚历山大的行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点──穆沙山(Mushas),也就是《圣经》中的摩西之山,它的希伯来名字就叫“摩西”(Moshe)。当年的摩西曾在那里遇到一个从火堆里(燃烧的灌木丛中)向他讲话的天使;而在亚历山大的传奇故事中,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件。

  我们只需稍稍回忆一下《古兰经》中有关摩西和鱼的故事,就不难发现那些类似的事件都发生在这几个不同的英雄身上。《古兰经》里关于摩西的传奇告诉我们生命之源在“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在那里,奥西里斯的冥府之河被分成了两条支流,法老们就是从这个地方进入地下世界的。在亚历山大的故事中,地下世界的入口也位于两条暗河的交汇点,在那里,那块被他的向导马登丢弃的“亚当的石头”发出了光芒;还是在那里,神警告他必须尽快回到自己的同伴和部队身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