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和本尼都指出,这个地理线索表明乌加列文本里的这片地域和圣经中的《出埃及记》有很大的联系。在《圣经》中,以色列人是从玛拉(Marah,苦水河)经以琳(Elim,原意为“甜”,有许多清泉和棕树),最后才到达阿拉希的。
还有一些文本向学者们透露了更多的信息。比如,在那则著名的文本《那些美丽优雅的天神们是这样诞生的》(The Birth of the Gracious and Beautiful Gods)中,伊尔和年轻的天神们一起,都被放到了“出埃及”这个大舞台之上。
文本里的诗节很清晰地表明事情发生的地点就在“萨菲木沙漠”(Desert of Suffim)──准确地说就是《出埃及记》中亚姆沙夫(Yam Suff)边境上的一个沙漠:
我把那些漂亮的天神称为
国王的孩子们。
我会把他们安置在
萨菲木沙漠中那座能够向上飞升的城堡里。
迦南文本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线索。有趣的是,虽然这些文本大多都提到了万神殿中的最高首领“伊尔”,但这里的“伊尔”却只是一个名号,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神。不过,也有一个迦南文本把伊尔称做耶拉(Yerlah),而把他的妻子称作妮卡尔(Nikhal)。“耶拉”在闪米特语里的意思正是“月亮”,即著名的月神“辛”;而“妮卡尔”则是从苏美尔语中的“NIN.GAL”(宁加尔,辛的妻子的名字)演化过来的,在苏美尔语里它的意思也是月神。对于西奈半岛中“西奈”(Sinai)这个名字的由来,学者们也提出来了许多推论和猜想。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也是影响最大的观点认为,“西奈”的意思就是“属于‘辛’”。如果仅从语音的角度考虑,在英语中“辛”可以简单地拼为“SIN”,而“西奈”的英文单词则是“SINai”。
我们可以从第七章之图73中看出,辛就是月神的标志,他常常被描绘为守护在自己领地的门口,长着翅膀,或者驾驭着某种不怎么常见的飞行器。另外,文献还告诉我们,在西奈半岛中部有许多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都被简单地说成是十字路──纳克尔(Nakhl),而这种表述,正是妮卡尔(Nikhal)的变形。显然,它们都是以辛的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的地方。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很自信地得出结论:“提尔蒙之地”就是西奈半岛。
日期:2010-01-27 09:35:36
第十章: 提尔蒙:火箭飞船之地(续)
迄今为止,所有通过地理学、地形学、地质学、气象学、植物学、考古学和历史学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都在有力地支撑和证明着我们的猜测和推论。同时,通过它们,西奈半岛在遥远的洪荒时代对当时的“天神”和人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象征着什么?代表着什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在一个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本中,明确地指出提尔蒙位于两个水体的“口子”处。从地图上看,西纳半岛的形状就像一个倒置的三角形,它把红海分成了左右两支手臂──半岛西边的那支显然是苏伊士(Suez)湾,而东边那支则是亚喀巴(Aqaba,阿拉伯语)湾──希伯来语称其为埃拉特(Elat)湾。
如果把古埃及人用“素描”手法向我们描绘的塞特之地(杜亚特的所在地,见图106)逆时针旋转90°,将不难看出,它明显具有西奈半岛的地理特征。
美索不达米亚文本提到了“多山的提尔蒙”。西奈半岛的南部确实有许多崇山峻岭,中部则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北部的平原地区也被四周的群山所环抱。即使临近海岸,向着内陆的方向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也是连绵不绝的沙丘。在远古的时候,这条狭长的海岸线正是连接亚洲和非洲的“大陆桥”。埃及的法老们通过它去侵略迦南人和腓尼基人,并且还向赫梯人挑战。阿卡德王朝的萨尔贡国王就曾宣称他曾经到达过地中海,并在那里“清洗了他的武器”:“我曾经三次绕过‘海边的地区’;我征服了提尔蒙”。这里,所谓“海边的地区”正是指地中海沿岸的土地。到了公元前8世纪,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也称他征服了那片地区,“把他的领土从盐海沿岸的比特-亚金(Bit-Yahkin)一直延伸到了遥远的提尔蒙的边境。”在今天的希伯来语中,死海仍然被称为“盐海”,这又是一个确定提尔蒙大概位于死海附近的证据。
若干亚述国王都提到了“埃及小河”(Brooks of Egypt),并把它当做他们远征埃及的地标。萨尔贡二世在说到自己对非利士人(Philistines)在地中海东南岸平原上的大城亚实突(Ashdod)的征服时,就曾在他的新版图中列出那条小河的名字。在萨尔贡二世之后统治这个地方的以撒哈顿曾经这样吹嘘道:“我在那条埃及小河的旁边将亚杂(Arza)踩在脚下……我很赞赏提尔蒙的国王……”
这些文本中所描述的提尔蒙,不论是从地理学还是从地形学上看,其基本特征都和西奈半岛十分吻合。
就总体情况而言,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古代西奈半岛的气候特征仍然和现在差不多:从10到次年的5月基本上是雨季,而剩下的月份就十分干燥了。夏秋季节降雨的严重不足(每年降雨不足10英寸)正好吻合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整个西奈半岛都是沙漠。不过,冬天的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在南部,那些高大的山峰上始终覆盖着皑皑白雪,而在北部的沿海地带,水位离地面不过几英尺。
干涸的河道在西奈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随处都能看到。在南部,快速而短暂的降雨形成的水流很快就在向东流进埃拉特湾,或者向西流入苏伊士湾的路途中消耗殆尽习了。在那些地方,你会发现许多美丽如画像峡谷一样干涸的河道,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林荫繁茂的绿洲。由降水形成的流量最大的几股水流,大多通过宽阔但基本干涸的河道向北流入了地中海,当然,途中它们也能融汇一些较小的支流,从地图上看,就像是密布在一颗巨大的心脏周围的血管一样。在半岛的这些地方,河道的深度从几英寸到几英尺不等,一场暴雨以后,宽度则会由几英尺一下子拓展到一英里甚至更宽。
即便是在雨季,降水也几无规律可寻。突然而至的倾盆暴雨之后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空气中甚至都会冒出烟来,这极容易让人对这里的气候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误的判断可能就曾发生在当年的以色列人身上,他们在4月中旬离开埃及,几个星期以后进入西奈半岛,随即他们便遭遇了严酷的缺水和干旱。在这种情况下上帝还干预了两次,指导摩西到特定的地方敲开石头获取水源。
像西奈半岛上的其他那些季节性旅行者一样,贝都因人(Bedouins,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阿拉伯人的一支,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沙漠和荒原地带)也能够从表面干涸的河道中发现“奇迹”,前提是河道中的泥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破解秘密并不难,许多表面干裂遍布砾石的河床下都有一层黏土,正是这个黏土层能够在快速流过河床的水流中保留住大量的水份。掌握了这个窍门再加上一点运气,你就常常会在那些表面看来已完全干涸的河床下挖出沙漠中的金子──地下水。
虽然这个游牧民族知道的秘密可能远不止这一点,上帝在当初究竟让摩西去教会了他们什么也许永远都将是一个谜,但近期在西奈半岛的发现还是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以色列水文学家发现,在地层的深处,水可以一种类似于结晶体的方式存在,而且,许多这样的水体可能早已存在了千百万年,就像那些古老的化石一样。也就是说,在另一个地理纪元的史前时期,一些湖泊或者冰川里的水会以一种直到今天我们没能完全弄清楚的方式,悄然潜入我们脚下很深的地方,神秘地保存下来。以色列的专家们所找到的,就是些深藏在撒哈拉沙漠和努比亚沙漠部分地区之下的结晶水,甚至,在西奈半岛中部很深的地下也发现了这种水。这个巨大的地下水库从苏伊士运河附近开始,一直延伸到荒芜的南地,体积约6000立方英里。就连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如此巨大的储水量足够今天的以色列人使用一百年。
这些水体也并不总是以结晶体的方式存在,虽然它们埋藏在地底下约3000英尺深的地方,但在压力的作用下依然可能形成自流井,这样一来,最高的液面距地表也就不到1000英尺了。埃及人在西奈半岛北部平原的中心地带进行石油开采时,一次试验性的探眼工程就曾发现过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库。不仅如此,更多的钻探工程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上面是一片干燥、荒芜、毫无生机的原野,而在现代工具的帮助下,却发现它们的下面大都是一湖纯净而闪亮的水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