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个大叔控的真实故事》
第28节

作者: 翠柳白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又回家跟爸爸商量,奶奶听说了又哭又骂,说,“这死妮子咋想的呢,不要家了?不要奶奶了?奶奶还盼着你今年能成家呢,出门这么远,连个婆家也找不着了。”我搂着奶奶的脖子闹,“奶奶,我出去挣老多老多的钱,回来给您盖一口两层小楼房,怎么样?”奶奶还是哭,说我越大心越野了,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让我考大学出去工作,还不如在家里老老实实种地,还能呆在她身边。
  爸爸到底是个文化人,他看事情比较长远,他说,“既然是你老校长带你们去,就没有大问题,出门长本事,这也是一辈子的财富,不过,闺女我可跟你说好了,老爸我只给你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你乖乖地回来,该咋的咋的,家才是根,在外面漂着,毕竟不是你这年龄该办的事。”

  于是,在一个阳春三月,我们一行十人在王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南方的征程。
  那是一所有着五百万人口的新兴城市。高耸的楼房,整齐的街道,马路两边矗立着高高直直的假槟榔树,树冠成伞状辐射,简洁美观。街上的行人时尚俏丽,说着咿咿呀呀听不太懂的语言,不时的,有一两个胖“老外”背着双肩背包大声谈笑着晃过去……
  学校的位置有点偏,坐落在市郊和市中心的交界处。那是一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校区,但新建了崭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有开阔的带着塑胶跑道的大操场,校园里绿草萋萋,花儿芬芳,道路旁有规律地栽种着白杨树,树叶在微风里哗啦哗啦地唱……,我最喜欢的,是操场边上的那棵榕树,那棵榕树树干古拙,树皮斑驳,枝繁叶茂,长满胡须,安安静静的,就像一个历经沧海桑田的老人。
  距离校园不过四十公里处,就有一座大山,站在校园门口看,青山托白云,苍绿衬蓝天,煞是壮观。
日期:2012-03-27 16:28:31

  (102)
  很快熟悉了工作,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这里的薪水丰厚,但工作量比以前也大了不少。我上着比原来多三分之一的课,带着一个班的班主任,还主管初一整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学生都是寄宿生,吃饭,住宿,又多出了许多的事情来。

  班上的学生家长大多是自己干的个体户,老板之类的暴发户也很多,孩子家里有的是钱,但是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和父母的正确引导,所以,这些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比以前我教的学生,多出了太多。
  陌生的学生,不良的教育环境,急于做好的工作压力,对家乡的思念,常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稍有空闲的时候,我就站在大门口,眺望远处的那座山,或者,朝着山的方向走,走出很远的路,走到没人听见的地方,对着山大喊几声,心里的郁闷会舒缓很多。
  学生每两周回一次家,也就是说,我们的作息时间和公办学校是不同的,我们每两周才过一次周末。和我同一宿舍的是我们那边四中过来的一位老师。她和我教一门学科,是我们区里的业务骨干。她年龄比我大了不少,刚刚离婚,孩子被判给了父亲,当时她正好处在心情极度压抑的时候,是她自己找了王校长,主动要求前来的。
  她是个很老实的人,就是因为老实,丈夫背叛了她六年,她才发现了实情。而丈夫只是答应不跟他离婚,但没有对他们的感情做出任何承诺,为了年少的孩子,她委曲求全了两年,最后,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放弃了那个男人,连同自己养育了十年的儿子。
  睡觉前,她经常给我拉起以前的事,说她的老公就是她大学的同学,本来她和老公不是一个县区的,是老公在毕业前夕,给市里的教育局写信,要求他们分到一起,当时甚至她还不知情,但是,她跟他来了之后,仅仅过了五年好日子,老公就变心了。
  我渐渐成熟了。有时候,听着她的故事,我就想,男人大概和女人真的不一样,他们大概都是寡情的人,感情,或许在他们心里算不得什么的,过去了,他们也就忘记了……

  于是,我会问她,“经历了那么多,你还相信感情吗?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情吗?”她说,“我信,我还信,假如连信仰都没有了,我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了。”
日期:2012-03-27 19:19:26

  (103)
  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周末。我和凤姐(同宿舍的那位女老师,她的名字里有一个“凤”字,所以喊她“风姐)商量着怎么过这个周末。凤姐说,“要不,咱去市里转转,顺便买件衣服,这边的气温真的比我们那里高了不少呢?”
  我答应着拿起了包,说,“走,出去透会气去,这日子过得,跟小毛驴一个样。”我们一路说笑着走出校园,来到大门口的站牌下等车。

  可是,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半个小时过去了,愣是没等到去市里的车,倒是反方向的车还过去了好几辆,于是,我们问过路的一位年轻人,说,“小伙子,去那边的车是往哪里去呀?”他很奇怪地说,“这你们都不知道呀,是去山上的。”我又问,“去山上干什么?”他更奇怪,看着我们笑,说,“你们还真有意思,去山上的寺庙呗。”
  哦,原来,“那里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哈哈……”,我大笑着拉起凤姐的手,说,“走,拜佛去!”
  于是,我们登上了去山上的车。路很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下了车,果然很热闹。去山上的游人熙熙攘攘,有挎着篮子衣着朴实的的中老年妇女,有背着时尚包穿着洋气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十几岁的孩子被大人牵在手里。可是,等我们跟在人们身后上山,才发现,竟然没有一条正规的大路可以上山,崎岖的青石板山路,窄窄地并排只能走两个人,而且,山路的坡度也不小,我们只好耐住性子,相扶着慢慢往前走。
  大约走了几十分钟的样子,路面渐趋平缓宽绰。那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春天的太阳有些毒,晒得脸上痒痒的,我正有些焦灼难耐,眼前忽然豁然开朗,抬头看,霍,一座巍峨寺庙立在眼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