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放心吧,那事肯定不是咱们知青干的。”
徐荣光心里明白,咱知青里有的人真叫人出乎意料,干的事叫人不能原谅。
俗话说‘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小雨没完的淋嗒,抗洪还在继续。为了不窝工,社员知青被分成五个组,分别到重要的沟岔去疏通水道、砍树、钉桩、叠坝。大干守候了七天两夜。
日期:2009-7-20 14:34:00
六十四、
八月八日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蔚蓝的天空挂着彩虹,人人心里象开了两扇窗。
农活不忙了,社员家家都在农历七月七前后做了苏子叶粘饽饽,也有叫巧饽饽的,很喜庆。知青们年前每人也分了二十斤大黄米,城里年辈儿也见不着这东西,都拿家去了。
李东山第一个让大女儿大婉给送了一盘粘饽饽。
何艳丽问:“大婉,今天咋这么干净?”
天真地笑了笑蹦了几下,大家顾不得仔细研究他家做的东西能否干净,吃得只剩下盘子。
接着,秦、赵两队长,李长胜家都分别给青年点儿送了一盘儿。周凤启家几乎给每个人都带了份儿,还端了一盆蘑菇鸡蛋甩袖汤。大家吃着喝着,夸周老太太做的东西像样,汤味好。
日期:2009-7-20 14:36:00
王继红说:“我看周老太太不像刁钻的地主婆儿,上回点里种菜,我去她家借了个铇镐,用完了去还,我饿得直吐酸水。周老太太刚馔好了汤子,非给我盛了一大碗,让我吃了再走,还舀了两勺蒜泥花生酱。那个香啊,比国营饭店的大肉面啊,炸酱面啊都好吃。”
陈建军平时和王继红感情上比较好,不见外的说:“吃了人家的汤,都没换出你叫一声周大娘,真是白眼狼。”
王继红不好意思的说:“哪呀,我没敢叫,怕立场出问题。”
周剑南说:“哎呀,你咋说的,我也有这个顾虑。”
韩彤辉一边吃一边喝的说:“我希望你们都立场坚定,最好拒腐蚀别沾边,免得狼多肉少,不够吃。”
方国庆说:“你别撑过去,周八爷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永远是四类分子了。”
日期:2009-7-20 14:40:00
李旭东说:“人家周八爷早就摘帽儿了,是光荣的人民公社社员了。咱们今天就统一口径,就叫他们大爷大娘,是不徐荣光?免得让人家误解咱们知青不懂人味。”
徐荣光说:“尊重长者是咱们知青的基本礼貌,不存在立场问题。如果咱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坐,还得调查一下人家的出身历史啊。我们是要和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划清界限,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乡,总得按年岁有个称呼。”
联红霞接着说:“对,入乡随俗嘛。”
日期:2009-7-20 14:41:00
余抗修转移了话题说:“哎,我听南院二大娘说:农历七月七夜里在葡萄架下面放盆水,再放面镜子,能引喜鹊来搭桥,还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镜子里能看见天兵天将翻腾三色旗。咱们试试怎麽样,谁参加?”
姜立新说:“哎,我也听说过。”
黄为民说:“太天真了,可别耽误咱们睡觉了。”
余抗修说:“三大革命运动嘛------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
周剑南警告的说:“别胡联系了,小心上纲上线。”
余抗修说:“我不怕,就想验证一下民间神话传说。咱女同学胆子小,你们男同学必须给咱们助阵。你们敢不去,我就砸门,谁也别想睡。”
李旭东几个人忙说:“行,陪你去,如果不像你说的那样,罚你买二斤大红皮鸡蛋大家吃。”大家活跃起来。
日期:2009-7-21 18:26:00
农历七月七这天,天气特别好,男青年都派到把梨沟的各沟岔看果。女知青和女社员上山采猪菜,喂队里集体的猪。联红霞和田大江在队部里整帐,准备参加公社下来估产,是防止小队瞒产私分。
张吵吵拿出妇女队长的架势,负起了责任,对大家说:“走,咱们上午去榆树沟采猪菜,我说了算,谁也不许偷懒耍滑,都给我沙棱点儿。手快的采满一麻包,帮手慢的采。争取九点半就下山,回家做七巧饭,撂花针,下午一点半去芹菜沟。女社员都乐的拍手。
艾抵资挽着张吵吵的胳膊说:“张婶,我就爱跟你干活儿,干的又快,下班又早。”
日期:2009-7-21 18:50:00
余抗修迫不及待的问:“张婶,什么叫七巧饭?”
“傻丫头,这都不知道。就是用大黄米、江米和小豆为主,再加上四样什么米都行,放上肉丝(其实谁家也没有肉丝往里放),放几片粽叶,等焖熟了,再拌点糖啊,花生油都行。再做上一锅鲜汤,把老黄瓜种去了皮,掏了瓤,切片,下汤里,透明溜滑,再甩上两个大鸡蛋,别提了,吃起来没完(“没完”是当地方言,就是指好吃得吃起来没够)。” 张吵吵一边领着大家走,一边讲,晃着头,咂着嘴,像吃到嘴里,品着滋味儿。
余抗修又问:“啥叫撂花针啊?”
“哎呀,真是的,这也不知道。七仙女呀,一年下凡就教几个巧手,在太阳地儿下晒盆水,正午太阳当头,女孩子们往水皮上放根绣花针,下面有个影子,是针型的就交上了巧手,要是一头粗一头尖就是棒捶手——拙手。”
余抗修扫兴的说:“就这么点儿事呀。”
日期:2009-7-21 18:51:00
张吵吵认真的说:“还有啊,等太阳下山了,西面天边就出现了七巧云,那好看,一朵一朵的红云彩,镶着金边。七仙女就驾着那云彩回天宫去了。到夜里能看见牛郎织女天河会。你看今天哪有喜鹊呀,都去了天河给牛郎织女架桥去了。”
余抗修抬头看了看,无止境的蓝天,找不出搭鹊桥的最合适的位置。天宫在哪呀,美丽的神话和现实,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她明知道不可能是真的,但还是希望能在夜里,好奇心能得到一点满足。
晚上下班前,她和姜立新站在山上,往西面天空上看了好一会,什么七巧云,连火烧云都没看见。又联想起郭沫若的诗《天空的街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不胜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会骑着牛儿来往,不信你看那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日期:2009-7-21 18:53:00
晚上,大家都睡下了。余抗修坚持不睡,怕错过了时间。中午的时候,她去了石匠爷家,说好夜里到他家葡萄架下面去证明二大娘的故事。主要是生活太单调,没有娱乐,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好奇就像一种强烈的食欲,去看就象一种吞吃。
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梦见风很大,吹得什么都在动,淡淡的月亮被刮掉了,落到她怀里,惊醒了,心还在激烈的跳,一身冷汗。伸手看了一下带夜光的上海表,十一点一刻,分明是意识在提醒自己该起来了,在梦里却是另一种体现。
日期:2009-7-22 19:07:00
余抗修坐起来,去推姜立新,又跃过艾抵资,推醒了何艳丽。三个人悄悄的穿好衣服,穿上塑料凉鞋,挽着裤腿,端了半盆清水,放一面圆镜子,开了堂屋门。子夜的黑仅次于黎明前的黑暗。
余抗修冒傻话的说:“月亮哪去了。”
何艳丽、姜立新也奇怪,“真的咋没月亮。”
月亮出没的规律,如果不借助天文仪器来观测、纪录的话,恐怕天文家活一辈子也不一定知道。平常的人都是白天劳动,夜里安歇,谁能从初一到十五夜夜不睡觉,去看月亮的行踪。即使有功夫,天气也得作美。在她们的心目中,天黑了,月亮就应该上岗,不动的悬挂在天空中间,抬头可见。每逢十五,月亮就更得及时冲上天空,供人类观赏。
此时那一弯月亮,不知偏到哪去了,无法抵御的黑暗包围着她们,什么都无法看清,有点胆怯了,又退了回来。
日期:2009-7-22 19:08: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