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莞15年-----一个业务员的东莞奋斗史》
第8节作者:
深圳一郎 6. 奔波在外的亲情
凭心而论,按照太郎的性格和家庭,如果没有太妹的力挺,太郎也许是不会走上外出打工这条路的。就像太郎的其他乡政府同事一样,一杯茶一张报,偶尔下乡也开心,虽然过得波澜不惊,但普普通通的生活也能过下去。
太妹属牛,争强好胜,性格倔强,属于对问题有看法有主见的那类人。太郎太妹出来以后,自己带来的钱很快就用光了,头2个月,基本上是靠太妹从大板地的老同事那里借钱租房住买米买面买煤油。她人缘好,活泼开朗,很多老同事和她关系不错。
太郎来到大宁以后,太妹的好友们都来看望他们,事后才知道,她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她们是来看太郎的。太妹笑着告诉太郎说:“她们都一致认为,你配不上我”。呵呵,也许吧。太郎长得自我感觉还算不错,就是矮了点,外表有些斯文,大概不够高大伟岸吧。太妹的好友都是未婚女性,个个美女,自然暗地里对太郎有一番品头论足,太郎倒也不以为然。而太妹,一旦认准了就很难回头,从她愿意辞工回家去找太郎寻找这份感情的归宿来看,太妹也是重情之人,自然不会为这些话语而改变什么。2个人在异乡之中也算互相支持互相安慰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吧。
不过走上业务之路,太妹和她好友在太郎找工作时候的帮忙和参考是分不开的。来到深圳以后,太郎太妹人各一方,好在太郎经常往东莞跑,虎门也是电子厂的云集之地,所以太郎也常常来到大板地,2个人倒也没有什么相思之苦。这个时候,大板地的常禾,伟煌,金唐,富士高,豪辉等等也陆陆续续都成了太郎的客户。此时的太妹,还在大板地对面的宝群电子公司的工程部。
在宝群公司,太妹遇到了一位爱慕她的人,也是工程部的,太妹明确的拒绝了他,在知道太妹已经有了男朋友以后,他也就没有继续追求太妹了。说来其实很温暖,太妹看他的确是个不错的男生,后来把他介绍给了自己在大板地最好的朋友小薇,2年以后,他们结婚了,后来一起去了佛山,在小薇哥哥的工厂里做,日子过得很不错。此是旁话,按下不表。
日期:2010-07-06 09:09:46
所以,这一年来,太郎太妹的感情,还算一帆风顺。10月份的时候,太郎还带太妹一起去了一次大梅沙,这是俩人第一次结伴出游,虽然不是太妹第一次来深圳,但是是她第一次来看海。
和自己心爱的女孩一起去看海,点点星光下听海水拍打沙滩的声音,共度一个美好的良辰美景,这是太郎在稻田公司组织的那次小梅沙游玩时暗自许下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但是太郎和家里的关系,由于太郎年初的不辞而别有了新的变化。
太郎姊妹4人,2个姐姐,1个妹妹。二姐已经出嫁,日子在老家还可以,大姐由于个人原因,一直未嫁,将满30岁的她是父母也是家里的最大的心病。妹妹本来已经考上了县城最好的一中,成绩也很好,但是大概是觉得家里穷,大姐一直没嫁,哥哥又没有分到好工作,懂事的她虽然没说出来,但家里人都知道就是这些原因让她不想再去读书了,高一没读完就不肯去学校,在家也有段时间了。后来中间也有人来提亲,但她借口说不想在大姐和哥哥前面结婚而回绝了。
太郎来东莞以后,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所以一直到稻田公司以后才和家里取得了联系。这时他才知道,妹妹在他离家之后,也离开了家乡,去了比广东更远的地方: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真正的天之涯海之角。
妹妹不是一个人走的,她是和一个男人一起走的,听父亲电话里说,这个男的老家,距离太郎老家有5里路,属于一个乡镇不同的村,高中毕业以后去了海南,在三亚做收购废品的生意,听说挣了一些钱,这次回家就是想在老家找一个老婆,比妹妹大5岁。他托媒人上门说亲,妹妹看上了,觉得人不错,但是父母不同意,说这个男的长得一副凶恶相,坚决不同意,最后俩人也是一走了之,去了海南岛。到太郎和家里联系的那一天为止,还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家里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只有他们在天涯镇的一个地址。父亲最后还说,他已经报警了,但人家丨警丨察好像说这事不管。
开始太郎倒是很为妹妹担心,但是在听完父亲的诉说后,太郎反而为妹妹感到高兴。儿女的婚事,为什么父母的态度不能放开一些呢?
日期:2010-07-06 09:11:10
太郎的离家出走,除了工作原因以外,其实婚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太妹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工作单位,又是个农村户口,而太郎是商品粮户口。虽然此时的商品粮户口已经在加速贬值,但在父母看来,户口不同这就是他们反对太郎太妹在一起的最好的理由。这一点,太郎可以理解父母,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商品粮户口母亲是农村户口也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多的烦恼。但是,他不能赞同父母现在还是这样的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看过《人生》这部电影的人,大概还记的高家林和刘巧珍的故事。
在没有办法在婚姻问题上和父母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又遇到了工作上的困惑,太郎才最终走上了这条外出打工之路。
但是太郎没有想到妹妹现在也走上了这条路。
太郎其实已经从父亲的过往类似的情况中猜到,父亲一直希望儿女的婚姻能够成为改变儿女命运,甚至家庭命运的转折点,说白一些,就是希望儿子娶一个城里的有权势的人家的女儿,女儿呢,就是希望她嫁到城里去。不止一次的举出村里面的例子:某男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分到一小学做老师,娶了县公丨安丨局长的女儿以后,就被调到公丨安丨系统,没多久就当上了派出所所长,他的父母在老家就特有面子,倍受尊敬。
可是这样的事,谁都有缘分吗?
大姐迟迟未嫁,不能不说父母的这种想法在里面起了很大的因素,所以现在成了家里的一个问题,太郎和妹妹在家里排行小,但读书算多的,他们对婚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遇上自己的问题时,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
在电话里,太郎当时就表明了和父亲不一致的立场,并且质问父亲为什么要对儿女的婚姻不抱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而非要干涉,别人是不是坏人你去问问他家邻居不就知道了,为什么要让妹妹不得不选择独自离开?
父子2人在电话里大吵一架以后不欢而散。
但是太郎对妹妹还是放心不下,他放下电话,按照父亲留下的地址给妹妹写信,每天一封,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妹妹收到信后尽快和哥哥联系,电话:-***********。连着写了10封,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地址里面没有门牌号码,太郎怕妹妹收不到,写这么多就是希望至少有一封妹妹能收到。,终于有一天接到了妹妹的电话,果然不错,妹妹在电话里表明了对那个男人的接受,对现在生活的满意,那个男人对她也很好,所有一切,完全不是父亲想象的那样。
旁白一句:直到今天,太郎的妹妹和妹夫还在三亚,生活得很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