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莞15年-----一个业务员的东莞奋斗史》
第9节

作者: 深圳一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太郎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就此越来越大。。。。。。
  日子一天又一天,太郎在华商公司的业绩很快就排在了第1位,张龙赵虎的业绩也拓展到了关外和东莞,连赵礼也到经理面前说想要去跑业务。到年终时,公司的国内月销售额从太郎去华商时的不到10万增加到50多万,公司也在这时购置了第一辆五十铃送货车,以后货物不管多少,公司都不要求业务员送货了。
  此时,太郎也在盘算着要不要过年回家的事情了。。。。。。
  第一年,就这么快的一晃而过。


日期:2010-07-10 11:46:38

  第2年 1996
  1. 二月寒春
  不来不知道,这个冬天深圳也如此寒冷。香港电视台竟然播出了街头冻死人的新闻。这个消息,第1次让太郎对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太郎没有回老家,他选择了和太妹在大宁过年。出来才这么一点时间,工作稳定下来才几个月,什么都没有,回去干什么呢?这是太郎第1次在外面过年,也是第1次和太妹一起过年,2个人的春节,过得其实并不浪漫,毕竟这种节日,与家人团聚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大年30的晚上,想象一下父母和大姐3个人围坐在那张破旧饭桌前的春节,太郎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倍觉辛酸和伤感。

  是呀,太郎在外,谁能代表他去祠堂里拜祭自己的祖先呢?
  初一的早晨,父母又该如何回答村里拜年客的善意询问?
  还有那村后山坡上的祖坟,出门在外的人更应该去拜拜吧?
  生活,自古两难全。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准备风雨兼程。
  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父母能够明白子女漂泊在外的那颗不能表白的心。

日期:2010-07-10 11:47:43

  正月初八就上班了。除了给上班的客户打几个电话外,没干什么活,下午开了一个短会,会上,赵经理说要去人才市场再招聘几个业务员,扩大公司的销售队伍,今年的目标是国内月销售额达到100万。这个数字比去年翻番。散会以后,牛莉给每个业务员发了一份新年红包,太郎的是500块。
  呵呵,第一个红包就有500块,不少了,谢谢老板。
  说到红包,咱就说说业务上的红包这件事。
  业务来往中,是不是需要给对方当事人一些好处?华商公司在对待是否给红包的问题上,有明确的要求,就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回避”的三不政策。到目前为止,太郎的客户中还没有一个需要给红包的。几个同事也没有听说他们有这个事。
  不能不说,这个时候的采购还是单纯的多,太郎最腐败的,也不过是请他们吃餐饭而已。对了,好似还请过一个可爱的采购MM看电影.
  这事,当然没有主动让太妹知道


日期:2010-07-10 11:49:40

  在华商公司的业务员四处出击的情况下,很多用到这个零件的公司被大家发掘出来了,其中有一些就是稻田和谷雨公司的客户,面对客户的流失,谷雨公司的老板找到了太郎,希望太郎能给谷雨公司一个最低价,在销售日韩产品的同时,也能销售一些国产的产品。自然,谷雨公司也成了太郎的客户,不过,赵经理要求这样的客户一般要付现金。在谷雨公司,太郎见到了原来稻田公司里的同事,他们一致认为,太郎去华商公司,的确是个英明的选择。

  稻田公司早已物是人非,新的老板不屑于和大陆公司打交道,没有理会太郎的电话。
  此时华商公司的产品,在客户不断反馈回来的信息下,作了很多改变,从外观到性能,已经越来越接近日韩公司的产品。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东北那边的技术人员,在他们了解了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的情况下,他们的技术改进能力真的很强大。
  华商公司的产品,实际上分为2类。第一类是我们这些业务员跑的,是应用在电子行业的。还有另一类的产品,是用在电力行业的,赵仁总经理做的出口产品都是这些,赵义在深圳做的,也是这一块,他们二兄弟并不直接做电子类产品,一般不直接过问我们的事情,只在我们有困惑或难题时出来问问。从太郎进到华商公司就知道,赵义一直在跑市供电局,好像是跑一些工程,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正月刚过完,赵经理招聘的新业务员来了,一共招了2位。为了方便,只好把他们叫作王朝,马汉。都是在人才大市场招聘来的正宗大学生。
  算上太郎,公司里现在一共有了6位业务员,人一多,业务部里自然就热闹起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