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千多年前,唐朝的那些小八卦》
第24节

作者: 洋洋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宣传攻势做足以后,白铁余大设斋祭,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请出圣佛。到了这一天,白铁余召集了数百人齐来参加仪式。他先让人在另外一颗柏树下挖掘,当然没有找到圣佛。众人感觉遗憾,白铁余趁机告诫大家:“诸公没有至诚布施,所以圣佛不能现身啊。”
  于是男男女女争相布施,达到百余万钱。白铁余又装模作样地让人在掩埋铜像的那棵树下挖掘,果然挖到一尊金佛像。现场一片哗然,众人兴奋激动之余,更是对白铁余崇拜得五体投地。所有乡亲们都把他当做了圣人,远近相传,没有不想见他老人家一面的。
  眼见众百姓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圈套,白铁余又有了下一步计划。他对外宣称:“凡是有缘见到圣佛的,百病全消。”大家对圣人的话自然深信不疑,方圆数百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参佛,祈求健康。

  见上当的人如此之多,白铁余的下一个方案又出笼了。他用绯色、紫色、红色、黄色的绫做成袋子,将金铜佛里里外外套了几十层,然后告诉前来祈福的人,每去一重袋子,须得布施一回。结果每个祈福者最终都要交上千万的钱才能看到金铜佛的真面目。
  一两年后,秦晋两岸许许多多乡人纷纷成了他的信徒。眼看自己的弟子越来越多,白铁余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四月八日,以吃凉粉为联络暗号,聚众起义,自称“光王”,设置官署和文武百官,为患数年。
  后来,朝廷派出将军程务挺剿匪。白铁余一个邪教教主,带着一帮迷信的糊涂人,怎么干得过大唐名将和朝廷的正规军?最终毫无悬念地被程务挺杀死。

日期:2010-06-16 21:56:17

  39、小人得志便猖狂
  中郎李庆远是个狡诈、轻狂、奸险之人。他开始侍奉皇太子的时候,颇得信任,于是上蹿下跳,惟恐别人不知道他的能耐。短时间的外出,也仗着权势作威作福,所以自宰相以下的人都很见不惯他,称他为“要人”。对于这个充满讥讽的称呼,李庆远不仅不羞惭,反而得意洋洋。
  每次宰相们在吃工作餐的时候,李庆远就大摇大摆的来了。大家请他入座共餐,他却专门派一个人躲在门外,一看见他端起碗了,就十万火急地大喊:“太子殿下请李中郎快去!”李庆远赶紧吐掉口中的饭,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殿下就是离不开我!刚刚走开一会儿吃个饭都不行!”然后装模作样急匆匆地去了。不管在哪个部门,他都使过这招。谁也看不惯他那副小人得志的猖狂劲儿!

  李庆远手里有了一定的权力后,找他的人也挺多的。不管是别人托请办事也好,卖官鬻狱也好,他有求必应——不仅仅是贪恋钱财,更是向人炫耀自己的能力。
  后来,太子渐渐疏远了他。可他仍要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溜进卫士的住所偷吃饭菜。到了晚上,李庆远肚痛如绞,别人关切地问他,他还在骗别人说太子赏赐的瓜吃多了。不一会儿,李庆远上吐下泻,吐出来的全是卫士们吃的黄臭米饭和变质的韭菜(唐朝的卫士也真可怜,伙食待遇竟如此之差!),令人作呕,谎言不攻自破。
  凡是小人得宠,多数都是这个样子的!

日期:2010-06-17 17:43:47

  40、大唐汉奸阎知微
  武则天称帝后,改礼部为春官,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前面提到过,北方东突厥强盛,时常骚扰边境,甚至攻陷城池,让武则天很是头疼。所以,和亲就成了稳定边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这次的和亲使者是春官尚书阎知微,副使为司宾丞田归道。二人到了默啜可汗的牙帐下,阎知微身为大唐堂堂的部级干部,竟为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献起了舞蹈。眼见他身形辗转舞动,扭着扭着来到默啜的座前,弯下腰抱起默啜的靴子,像条狗一样摇头晃脑地一通乱嗅,只差没有大赞其香。
  相比正使的无耻谄媚行为,副使田归道表现出了一个大国使节应有的礼数和气节。阎知微手舞足蹈、狂嗅默啜臭脚的时候,田归道对默啜只是深深的一揖,并不跪拜。默啜大怒,将田归道绑起来,在绳上倒悬了一晚。
  第二天,默啜准备杀掉田归道泄愤,他手下的元珍劝谏道:“田归道是大国的和亲使,杀之不祥,还是惩罚一下就放了他吧。”默啜依言。
  阎知微和田归道回到大唐。针对与默啜是战是和的问题,朝廷百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阎知微极力主张和,田归道却极力反对,认为默啜野心勃勃,两国之家的矛盾绝非议和可以消除。二人在朝上争执不休,武则天最终采纳了阎知微的意见。

  谁料,不久后默啜果然叛乱,攻陷赵州、定州。武则天大怒,将阎知微九族全诛,对于当初不辱使命、正气凛然的田归道大加赏赐,委以重任,升为夏官(兵部)侍郎。

日期:2010-06-17 21:00:33

  41、梦想与现实之间
  怀州参军张利涉记性不好,每次同僚、朋友邀请他参加聚会,他必定要记在笏板上,以防搞忘。又一次,河内令耿仁惠邀请他做客,可他迟迟未到,耿仁惠便拿着自己的名帖亲自上门去请。安坐在家的张利涉还一脸的莫名其妙,翻来覆去查看自己的笏板说:“您怎么来啦?我的笏板上没有您的名字呀!”
  又一次,大白天的,他睡醒觉后忽然惊惊惶惶的起床,骑着马一溜烟就跑到怀州。到了刺史邓恽家,张利涉乒乒乓乓使劲砸门,一见到刺史倒头便拜:“听说大人见责,死罪死罪!!”
  看见张利涉风尘仆仆、狼狈不堪、心惊胆战的样子,刺史瞠目结舌:“没有啊,我没有责怪过你啊!”
  张利涉说:“是司功某某某说的。”

  刺史大怒,立刻派人将某某某找来,质问他为何要诬陷刺史,挑拨离间,准备将其暴扁一顿。某某某大声喊冤,苦诉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话。张利涉站在旁边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上前请罪道:“请刺史大人放了他吧,可能他真的没说过这话,是我做梦梦到的。”
  暴怒的刺史哭笑不得,差点被揍的某某某更是气得恨不能咬他一口。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张利涉是如何神志不清了。

日期:2010-06-17 21:31:54

  42、真真假假是是非非
  还有一个更健忘的。
  一次,五原县令阎玄一到州里去办事。到主人家里坐下以后,看见州佐史从前面走过,阎玄一以为是他县里的县典,可能埋怨他来的太迟,高声喊着就要杖责他。那人说:“我不是你的县典,我是州佐。”阎玄一很惭愧,赶忙告罪。
  过了一会儿县典真的来了,阎玄一左看右看,不能确定,心想应该是州佐吧,刚刚得罪了人家,可得好好赔罪一番,便牵着他的手入座。县典一进门就已经听说了大人认错人的事,这一看,好嘛,又认错了,便道:“大人,我是县佐。”阎玄一再次羞红了脸,赶忙将县典的手给放下了,也不好意思再打他。
  还有一次,有人替阎玄一的兄长送信来,到了台阶下就站住了。不一会儿乡吏过来禀告阎玄一说负责记录的人来了,阎玄一要来棍棒就朝送信人身上招呼。
  送信人猝不及防,莫名其妙的挨了打,当然要闹了,阎玄一这才恍然大悟:“哦,我打错了!”敢情送信人又当了“替罪羊”!

  阎玄一不好意思,回头让县典去家里拿杯酒来,给送信人暖暖棒伤。很久以后,县典才拿着酒回来,这会儿阎玄一早忘了叫他取酒的事,更忘了送信人挨打的事,愣了一下神,吩咐县典说:“哦,酒啊,赏给你喝了吧。”

日期:2010-06-17 21:38:21

  43、南皮佐史总姓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