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千多年前,唐朝的那些小八卦》
第25节作者:
洋洋兮 沧州南皮县丞郭务静刚上任的时候,通判王庆来见他禀告事务。走的时候,郭务静问:“你姓虾米?”王庆毕恭毕敬地回答:“姓王。” 然后去了。
过了一会,王庆又来回事情,郭务敬又问他何姓,王庆愣了一下,仍旧恭恭敬敬地回答:“姓王。”
郭务静错愕良久,从办公桌上抬头看了一眼王庆,惊奇地说:“怪了,怎么南皮县的佐史都姓王呢!”
日期:2010-06-18 20:18:29
44、长安剔粪富豪罗会
长安城里有一位富豪,名叫罗会,世世代代都是以剔粪为业,家财巨万。
有一位读书人陆景旸曾经有幸受到罗会的邀请,到他家里做客。所到之处,亭台馆舍都十分华丽。入内梳洗的时候,看到的衣衫都极其华美,屏风、毡褥以及厨房送来的吃食,无所不有。
陆景旸震撼之余,也颇为奇怪,便问道:“主人既如此富裕快活,为什么还要从事这个肮脏的职业呢?”
罗会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也不想啊。之前曾经有一两次不再干这行,可是那段时间不是奴婢死亡,就是牛马丢失,家境困顿。后来恢复从业,家业才稍稍顺利了些。不是我心甘情愿去剔粪,而是命里注定该干这一行啊!”
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痛苦啊!唉!
日期:2010-06-18 20:47:04
45、贪财王爷
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名叫李元婴,算起来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治的叔叔,就是被封为滕王的那位。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这个滕王阁李元婴的杰作。
李元婴同蒋王李恽(李世民的第七子,李治的哥哥)一样,两人都是贪财鬼,平日里尽干些收受贿赂,纵情享乐的事情。
这一年,唐高宗李治赏赐诸王,有五位王爷都得了彩绸五百匹,独独滕王李元婴和蒋王李恽没有。唐高宗派人给这二位发了一道诏令说:“滕王叔叔、蒋王哥哥都很能干,能够自己解决财政问题,就不劳朕赏赐东西给你们了。”发诏令的同时,顺便给一人送去了两车麻绳。你猜干嘛用呢?原来是让他们穿钱用的。
两车麻绳让滕王和蒋王惭愧得不得了。朝廷文武百官也都听说了陛下对两位贪财王爷的特殊警告,一个个都自觉起来,把跟人要东西啊、接受别人礼物的行为都自动设置为“贪污纳贿”的级别,不敢再犯。甚至有的人终身都受到这件事情的警示,一次也不敢收取钱物。两车麻绳一道诏书意外地整顿了吏治,这可能是唐高宗当初没有想到的吧。
日期:2010-06-18 21:05:14
46、贪官窦知范
瀛洲饶阳县的县令窦知范经常贪污。有一次,县里一位里正死了,窦知范便把这一里的二百户人家召集起来,让大家为里正造像,各捐一贯钱。
钱收齐以后,窦知范自己把钱揣兜里了,对众人说:“里正生前犯有过错,要用这钱去紧急补救。这样吧,我这里之前为他造了一尊像,先用着吧。”于是,二百贯钱,只换来一尊高达五寸半的小像。像这样无耻贪婪的事情,窦知范还干过很多次。
窦知范膝下只有一子。一天,窦公子放鹰打猎,马儿不小心被鹰惊吓到了,带着窦公子一阵狂奔,倒霉的窦公子被林中的桑树枝打破脑袋而死。全县老百姓听说后都拍手称快,幸灾乐祸地笑道:“县太爷的儿子价值千金,可惜仅仅换了一只野兔的命!”
日期:2010-06-18 21:29:05
47、县令买蛋
益州(现成都)新昌县的县令夏侯彪之刚刚到任的时候,就咨询里正说:“这里的鸡蛋一钱能买几颗啊?”
里正还以为新县令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呢,赶紧回答:“一钱三颗。”
夏侯彪之立刻命人取来十贯钱(一贯为一千钱)交给里正:“这里是十贯,你且去帮我买上3万颗鸡蛋来。”
里正吃了一惊,这么多鸡蛋可怎么吃得完?疑惑但又恭敬地答应一声,转身就准备买蛋去。谁料县令大人又把他叫住了:“且慢,这3万颗蛋我不急着要,你先帮我找母鸡孵出来,这样就成了3万只小鸡。几个月以后,小鸡全部长大了,你就让我县衙里的人帮我卖掉。一只鸡要卖30钱的话,半年以后,就成了30万钱了(不知是作者行文有误还是夏侯县令数学不好,3万只鸡乘以30钱每只,应该是90万钱才对吧?看起来,这位县令也并没有支付60万钱饲料费的打算啊),哈哈。”
倒霉的里正听完,着实傻了!
事情还没完。就在里正急得只想哭的时候,县令大人又开金口了:“现在的竹笋价格怎么样?一钱能买几棵?”里正悄悄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这次大人没问猪肉的价格,赶紧答道:“一钱能买5棵。”
夏侯彪之又命人取来十贯钱交给里正:“这十贯帮我买5万棵竹笋。竹笋别送家里来,你给我放到竹林中养着,等秋天竹子长大了,一棵竹子能卖10钱。到时候你帮我卖了,直接把50万钱交给我就行了。”
倒霉的里正听完,脸都已经吓白了。估计他从未见过比这位夏侯彪之更加贪鄙不道的大人吧!
日期:2010-06-18 21:43:07
48、刺史买驴
汴州刺史王志愔是个讲究饮食的人,自己吃的东西都非常精细,可是有客人来却只用脱了一层壳的糙米招待人家。
有一位商人,他的骡子脚力非常好,一天能走300里路。曾经有人出30贯钱,商人都没舍得卖。后来,这头骡子报价14贯,王志愔想买,却一边装糊涂一边装大方:“4贯啊?太少了,我再给你加1贯,5贯吧!”卖家畏惧权势,就这样被他强行买走了原本价值14贯的好骡子。
又有一次,王志愔让人去买单丝罗。每匹单丝罗的市价是3贯钱,王志愔问:“织一匹单丝罗要用几两丝呢?”那人回答:“5两。”王志愔便令家里的童仆取出5两丝来交给那人,另外还挺“大方”地多给了50钱,说是每两丝有10钱的手工费。
这位刺史,大概要算最会砍价的大人了吧!
日期:2010-06-18 22:00:09
49、金牛御史
洛州司佥严升期担任侍御史,到江南巡察。他喜欢吃牛肉,不管巡察到哪一个州县,当地都要烹宰很多头牛给他吃。
州县有什么事情,不论大小,只要向严升期送上金银,立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致他每到一地,金银的价格随之暴涨。
所以江南人将严升期称为“金牛御史”,酷爱金子和牛肉的御史!
日期:2010-06-18 22:14:40
50、糊里糊涂升官记
武则天时期,洛阳令张昌仪仗着哥哥张易之的权势,卖官鬻爵。当时,凡是有人找他买官的,几乎没有不答应的。
张昌仪卖官的“口碑”好,闻风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个人姓薛,带了50两金子偷偷塞给张昌仪。张昌仪拿了金子,将他的履历塞到袖中,到了朝堂之上,交付给天官(吏部)侍郎张锡,让他跟单办理。
几天后,张锡不小心把这人的履历丢了,也不记得这人的名字,便来问张昌仪。张昌仪只顾着拿金子,哪里还记得那人的名字呢?只见他说道:“哎呀,我也忘了。”张锡便皱眉道:“那怎么办呢?”
张昌仪想了一下,大包大揽地说:“没事,你去看看,凡是姓薛的,都给他一个官做,这下总行了吧。”
张锡回去翻检档案,居然找出60多名等候选官的薛姓人,一个不落,全都给了官。
则天朝的蠹政,由此可见一般。
日期:2010-06-21 14:27:43
卷四
1、扶风马,陇西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