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5年,恋爱15年》
第58节

作者: 三九八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3-30 21:22:53

  212
  藏区的生活真是看上去很美的生活。
  作为行者,过客,走进那里,一定是满眼的美景,正如我刚刚到那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丽的。
  很多时候,之所以美,是因为时间匆忙,还没来得及接触更深,便转身离去。
  当记忆经过岁月过滤演变为回忆,总比事实更为绚烂。之所以会这样,是我们内心里,都会下意识地愿意存留美好,因为,没有人生来便乐于丑恶、安于苦痛。

  来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中国的西部,遥远的大山里,人们生活是多么艰辛和顽强。
  这个县,县城虽小,却管辖着方圆300多公里的山山水水,有四个区(相当于内地的乡),汉族干部们称它们为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最远的四区一直没有通公路,骑马到区政府驻地,需要翻山越岭走牛羊踩出来的山道,走上一天一夜。
  全县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高谷深。吴天跟我如此形容他的第一次下乡,他们去某个村寨了解情况,陪同的人一路上说:快到了,快到了,很近!看都看得见的那么近!的确是看得见啊——中午时分就在这边山坡上看到了村寨,甚至连村寨里屋顶劳作的人们都看得清楚,喊一声,对面的回应也仿佛就在耳边,待得下了山,走拢坐进屋子里,天已黄昏。
  吴天迅速地学会了骑马、坐溜索(高山峡谷里两岸之间牵上一根钢索,要想到对岸,就把自己捆扎好,顺着钢索荡将过去)。
  他学习的后果是,屁股经常被马背颠得青紫,双腿之间被溜索的牛皮绳子勒出一道道血印。
  看着吴天疼得呲牙咧嘴吸冷气的样子,高县长笑着说:很正常,都要过这一关,等皮不再细肉不再嫩了,才谈得上开展工作哟!
日期:2010-03-31 20:38:31

  213
  很多朋友对藏区生活蛮感兴趣的,其实在那里我们也经历了生命中最沉静、最踏实的一段日子。
  县城就在半山腰上,县城的下方,便是波涛汹涌的Y江,经过千年波涛的冲击,峡谷深而长,隆隆的水声成为这个小县城最美得配乐。我们从窗户往外望去,经常能看到鹰从脚下掠过,向我们展示它们黑色的脊梁。
  高原的鹰,很孤傲,他们的巢都筑在高高的悬崖边,它们的后代,从孵化出来便必须适应那样的高度和危险。
  偶尔,我们会牵着手小心翼翼地沿着小路走下去,走到江边,从峡谷中抬头看雄鹰们滑翔着双翅,翱向蓝天。
  江水的壮美与鹰的优美,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我和吴天的梦中。
  江的对岸,也是在峭壁上,建了一座小小的旧旧的寺庙,庙顶有五颜六色的经幡在山风中猎猎舞动。年轻的皮肤黝黑的红衣僧人偶尔会从紧闭的大门中走出来,他们出来的时候,一般是下到江边背水。

  因为峡谷的狭窄,江水奔流的速度快到令人震惊,我曾经尝试向它投掷我能举起的最大的石头,转眼便被冲得无影无踪。
  我在想,如此激烈奔涌的水里,应该不会有任何活着的生命了,貌似没有任何生命能够抵挡高速的水流带来的足以粉碎一切得强大力量。
  事实却是我错了。水流也有缓和的时候,江水在受到江边那些大石头阻挡的时候,便会在石头的另一面,形成一个回水沱。
  在这些回水沱里,即便插上一根树枝,也会很轻易地钓起一条条小小的鱼,当地人叫它们“石钢签”,这是个蛮有趣的简称,我猜想,它的全称应该是“藏在石头缝里,有着钢铁般坚韧的、小如竹签的鱼”。
  当然,随着后来大量的水电站的兴起,这种随手便可招呼到一群对人类心无芥蒂的小鱼的境况已不复存在。
  当地的民众是不吃鱼的,也绝不愿意看到我们吃掉这些在内地被称为“河鲜”的生物。所以,我们一般都坐在回水沱边,一边吹风,一边用树枝逗鱼,然后放它们回到水里。

日期:2010-03-31 21:30:23

  214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就将这个小城市叫X县吧。
  我们来到X县的季节,是这个地方最美好的夏季。这里每年5月以后才化雪,10月左右又开始冰雪连天了。

  经过几个月的环境和语言的熟悉,我们便开始正经见识到这里的严酷。
  吴天甩开膀子带着一堆小伙子干的第一件事情,我猜没人能想到是什么吧?
  先公布答案——烤水管。
  县城虽小,但各种机构还是比较齐全的,县城的居民也在早几年每家每户安了水管进户。
  因为县城在半山腰依山而建,水管里的水呢,则是建了提灌站逐级地从江中抽上来的。这在夏天,是非常方便的,清冽的江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到了冬天,这些水管便成了最大的民生问题了——夜晚的寒冷必定会将大大小小的输水管冻得死死的,拧开水龙头,一滴水也甭想漏出来。
  想用水,就必须把水管逐段烤热,让冰融化。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所有水管都不埋进地下,甚至都不跟地面接触,隔上一段底下必定垫上几块石头保证离地15公分左右,就是为了方便冬天开展烤水管工作用的!
  别的都可以先撂到一边。首先必须得保证医院用水。县城有一个小小的医院,设立了内科外科等基本科室,还有大约20个床位。
  响应高县长的指示,吴天同学带上一群汉藏小伙子,早晨5点多钟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烤水管运动。
  他们扛上柴油桶,每隔1.5米左右就用棉花蘸了油点燃了烤在水管下面,透过晨曦远远望去,山间的仿佛点燃了一条小小的火龙。
  大概一个小时后,医院的用水问题解决了,他们又逐一地烤通往各个办事机构、居民的水管。
  人们都在各自的窗口眺望着这只队伍,不是因为它蔚为壮观,而是需要及时把握时机,抓紧时间用各种容器将带着碎冰屑的水储存起来。

  通往医院的水管是需要每天烤的,其他呢,则三天烤一次。
  吴天满头大汗一脸油污地回来的时候,我笑他说:烤鸡翅膀见过,烤肉也吃过,烤水管,好吃不啊?
  吴天嘿嘿地傻笑着说:好吃啊!要不要明天跟我一起去尝尝?保证把你的手和舌头一起冻在水管子上拽不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