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七零后最底层农民工的故事:涡城》
第16节作者:
形驰 吃完早饭,凡凡就一步也不离的跟着她妈妈,走一步跟一步,谁叫也不理。隔壁李婶从门前走过,就对着人家喊:“妈妈回了,妈妈回了!”
搞得李婶连连说:“妈妈回来了啊,有好吃的没,给我吃点啊!”
凡凡说:“妈妈是给我买的,不是给你买的!”
搞得李婶哈哈大笑:“这孩子,涛子啊,看你们一回把你家凡凡搞得几高兴啊”
我知道,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是多么让她高兴的一件事啊。
一直到了下午,凡凡就这样一直跟着妈妈。我妈再说带她出去玩,可再怎么哄也哄不过去了。
可我们再不走,就没有回城里的车了。
我过去对她说:“凡凡听话,跟奶奶玩好吗?”
孩子直叫:“妈妈走,妈妈走。”她是怕我们又走了,又见不到妈妈了。
我妈强行抱着凡凡走了,她把脚上的泥踢了我妈一身。
哭喊声中老婆不能忍受,哭着快步离开了家里。
不行,我们得想办法把孩子接到外面上幼儿圆了。
我妈不识字,我们家姐弟四个人,没有一个人能把书念到高中,这不能说和我妈不识字没有关系。
得快点想办法。
日期:2010-10-21 23:15:47
摩的
回到城里,已经很晚了。
我们一路商量如何把凡凡接出来,可她才两岁多一点,我们都去上班了如何照顾呢?
最后还是我说服了老婆,马上过年了,过完年,凡凡再大一点,可以去幼儿圆了再说。
一辆摩的停在我们的前面。
在省城,摩托车是不能运营的,但像这样在天晴的晚上出来活动的摩托车却不计其数,因为它的经济,因为它的便捷是的士和公交无法比拟的,因此有着巨大的市场。
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总是客观的存在的,这很正常。
摩的司机带着我们没几分钟就穿过了几条大街,转眼就到了我们住的城中村门口。
“你们摩托车在外面跑管,他们管不管啊”我把钱递给师傅的时候问了一句。
“管啊,怎么不管,不过我白天在工地上班,晚上出来混个烟钱。”
“那你们一晚上搞得多少呢?”趁师傅还在找钱时我又问了一句。
“难说咧,运气好,搞个七八十,一般二三十块钱没问题”
什么叫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了。
难怪满大街的餐馆酒店人满为患,商场里一件衣服我一年也赚不回。原来有人赚钱并不难。
师傅一语惊醒我这个整天做梦的人,一个做着拥有财富梦想的人。
我突然想摩的这个工作是多么的适合我,虽说它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很快发财的事情,却能在现实中很快改变我的困境,最超码为将来把孩子也接到身边来再做一点点的准备。
从理论上讲,我五点半就下班了,这个时间大多数工地还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呢,我下班到等老婆下班这段时间里,能出去挣些钱回来,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我想起好久没唱的一首歌——说打就打,说干就干。
驾驶证是现成的,我在家开的就是摩托车。
车是要买的,可我没钱。
我打电话让我爹把那辆一万二千元买来的三轮摩托车卖了三千元。然后把我老婆这几个月上班存的三千元取了出来,我实际上一分钱也没有。这几个月我不但没有赚一分钱,从家里带出来的五千元在工作了几个月以后,也变得一分不剩了。
我每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一点点,加上有一个月没有完成任务只拿了六百。
每月的开支:
房租二百六。水不按水表计,按人头算,每人十元/月,合计二十。电二元钱一度,月六十元左右。合计三百四十元。
公交车费二百。这是在我每天保证每天只从家到公司,再到去郊县的车站,然后从车站到公司,再从公司回家这种不变的路线下计算出的最低消费。
电话费50元。能用公司电话打给客户的电话从不用自己的小灵通。
在外中餐,最少炒花饭三元,算费用一百元。
烟,硬长城每天一包,三元。自己抽。另约三天一包阿诗玛,基本上是给门店老板抽,因为他们最差的也是抽这。合计约一百七十元。
晚餐和早餐在家里自己做……
如果还想买点衣服什么的,那这账就没法算了。
说实话,真不是我用多了,确实是赚少了。
这样算过账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读了十几年书,经纶满腹的才子们都说工作不好找,而我一个农村来的三轮车夫,仅凭一次面试,就能找到工作了。
不是工作很好找,是我找的那不叫工作。
我不知道如果不是夏红让我提心掉胆但能多少有点外快的话,我除了离职外,还有什么选择。
现在一切都好了,我可以有一份另外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收入了。
我爹说,城里车多人多,可不像村里哩!你要小心。
我说,我开了几年大摩托,没问题,放心吧您就。
老婆说,新买的车在城里跑,打眼,不要让坏人盯上了。
我说,你看我这块头,我这身板,我不抢别人的世界就算是太平的了。
日期:2010-10-22 19:10:31
七天
为了抢在过年前我们能尽可能收回一些投资,我请了两天假,回家提车,上牌。
按照规定,由于限摩,省城已经办不了摩托车牌了。其它地方牌照在市内行驶的摩托车如果让丨警丨察拦下,一般是处以五十元的罚款。只要能够注意交警活动的规律,可以说还是很安全的。
开摩的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我和大憨曾经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拉客砍价攻略。
跑黑车这种生意国家物价部门从来不规定市场价格,完全是市场自由调节,是否能多赚到钱或省到钱,完全凭双方的智慧。
比如有客人走近自己,当客人问你到某地多少钱时,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回答,而是装做没听见并把车子发动,请他座上来。约有三分之一的客人会直接坐上车就走。因为你已经把他刻画成他就是那种买东西不问价格的大款之内的人。
当然有人不吃这,他会停在那里,并且再大声的问你,此时你一定要镇定的告诉他:“总不是老价钱!”老价钱是多少?也许他跟本就是第一次去那里,而你把当成天天座车去那里的人了,要的钱,当然不会超过正常的范围了。他也就不会再问了。
一般的人到这里基本上就到位了。
还有人不吃这的,那你千万不要自己报价,你问他给多少,就说那个地方你不熟悉,不知道有多远。这样你很快就能知道他对价格了不了解。如果他没有去过,你报的价再低他也会认为高了,这样的生意你很难做成,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还有就是行规,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江湖规距一定不能坏。比如一个客人先问了另外的一个人,而你在他边上,如果他们谈到了十块钱,边上已经有人听到了,那么这个生意不论是谁做,那都是十块钱,你不能因为车比别人省油就去九块钱把生意给做了,这样你的麻烦就来了,这个地方就很难再呆下去了。
因此谈价最好不要让别人听见。
如果你在最后一时间还没有让他座到你的车上,那你就只有最后一招了,原来你报的八块他还没有答应,你现在就大喊一声:“你那个地方少了十二块不可能有人送”这样,只要是规距好的地方,这个客人要么自己走,要么他一定回来坐你的车!
那些都是以前的故事了,到哪里都得交学费。
第一天.
我把车停到那一堆由四五个摩托车组成的小候车点时,他们几个都围了上来,家长里短的问,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来打听背景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