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退休了,从今天开始讲一分钟恐怖故事》
第36节

作者: 没有过去只有未来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66年早春。虽然“文化大革命”尚未开始,但是经过连年的政治运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整个社会处于高度神经紧张的阶段。
  湘潭大学的吴教授开着“红灯”牌收音机,边听广播新闻,边就着豆腐乳吃完晚饭。天色已经有点晚了,他捏按着酸痛的脖子,正准备开始备课,这时候外面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吴教授打开房门,看到外面站着的是同校的历史系张教授,心里感到略微吃惊。
  吴教授是中文系主任,与张教授多年不和是学校中公开的事情,他们无论在学术还是政见方面都存在很多分歧,互相之间经常展开笔战,各不相让。吴教授对传统国学有研究,是国内《易经》的学术权威,他在古代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命运轮回”理论,认为人的命运在不断地重复上演,因而可以预测。而张教授对此哧之一鼻,批评他作为党养育下的知识分子,竟然把精力放在封建糟粕上,是湘潭大学的耻辱。

  张教授看着吴教授,略微尴尬地一笑:“吴教授,你好,我有一件事想跟你谈一下,请问能不能进来坐坐?”
  吴教授一怔,随即拉开大门,礼尚往来,这是知识分子的素养,就算之前再有什么矛盾。
  两人入屋坐着,气氛有些冷场。张教授四顾了一下,咳了一声,说:“吴教授,我今天来这里,是想请你帮我算一个命。”
  吴教授“哦”的一声,点了点头:“没问题,你想算什么?”
  张教授认真地说:“你就帮我算一算,我死后将埋在什么地方吧?”

  吴教授大吃一惊,不解地看着他。张教授连忙解释道:“现在的形势,我不用说你也知道,咱们就私下聊聊好了,我信得过你。将来国家发生什么事,不是我们小知识分子可以左右的,激流中的一片树叶,前途难料啊!我不怕死,就怕死得寂寞。我爱书如命,家里有一些藏书,几次操家都躲过去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让这些书跟着我。你帮我算一算我死后埋葬在何处,我先把它们在那里埋好,将来哪天死了,还能够跟它们在一起。”

  吴教授心里明白了,微微闭眼,在心里盘算起来。半响,他睁开眼睛,带着思索说:“张教授,我算出你死后竟然有三个葬身之处,分别在学校礼堂后、浏阳河畔和青秀山脚。我想,也许你的坟今后会三次搬迁吧,否则还真无法解释了。”
  张教授闻之,面色不安起来,谢过之后便告辞了。
  1967年春节后,神州大地展开了新的一轮清理“反革命”行动,无数无辜干部群众被打入“镇压对象”的行列,遭受各种迫害。张教授便不幸成为其中之一。
  批斗张教授的大会在湘潭大学礼堂招开,他被五花大绑、头戴高帽押在台上,下面是数千名愤怒的“革命群众”,“打倒现行反革命‘张XX’!”、“坚决镇压,决不留情!”各种口号喊得震耳欲聋,别说张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就算开国元勋、出生入死的将军在此情形之下都要畏怯几分。
  批斗会开完,几个“红卫兵”跳上台来,押起张教授,准备校内大游行。这时,一群无比愤怒的群众围了上来,对着他就指着鼻子谩骂开来。这些人,有被洗脑的无知民众,也有大会专门安排来烘托气氛的“托”。
  张教授低着头,面无血色,半句话也不敢还。“啪,啪!”一个激动的女人冲上前来,伸手就在他脸上抽了几巴掌:“对待敌人要象秋风横扫落叶!革命同志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光靠嘴是不够的,要使用无产阶级武力!”
  人群受到鼓动,纷纷响应,一时间,拳头交加,打得张教授瘫软在地上。“呸,装死?你这点雕虫小技能逃得过革命小将的火眼金睛?”一根麻绳套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拉起就走:“让广大同志看看敌人被专政的样子!”

  张教授被半拉半拖,到了门口就走不动了,一手抓着一张桌椅哀求着说:“小将们,我年纪大了,实在受不了啦,走不动了,明天再游行吧?”
  “大胆,竟敢与革命队伍作对?”红卫兵们愤怒了,不知是谁拿了一根锄地用的锄头,高高举起对着他的手臂就落了下来。“唉哟——”张教授惨叫一声,整条胳膊被斩断,然后被绳子强行拖出了礼堂。
  游行一直到了学校东门,张教授早已经昏死了过去,但是人们仍旧情绪高涨。在经过一个台阶的时候,张教授的身体被卡在一个铁栏杆下,几个红卫兵拽着绳子狠狠地一拉,他的脑袋与身躯就这样被活活地分开,一个十几岁的青年几步冲上去,一脚就把他的脑袋踢出十几米开外,掉进了路边的一道沟渠中。
  就这样,张教授的身体被分为三段,扔在学校里的三个地方。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下,人人怕与自己扯上干系遭受牵连,他的尸体居然抛弃露天,直到发臭也无人过问。
  两周之后,这一波运动稍微平息,清洁工才恢复工作。因为张教授的三段尸身分别归属在不同的三个清洁责任区,所以他是被三名不同的清洁工清理的:手臂在礼堂后的空地就地掩埋、身体扔在浏阳河边的垃圾场、脑袋则埋在清秀山脚下。
  许多年后,吴教授回想起这件事,不由感慨道:“算命算命,只能算人的因,而算不出人的果啊!”

日期:2010629 14:53:00

  《一生》
  刘强睁开眼睛,看到四周黑洞洞的,一个黑影正坐在他的身边。看到他醒来,黑影“嘿嘿”地一笑,说:“强子,你可醒了。”声音里却充满了说不清的亲切感。
  刘强爬起来,仔细一看,那人竟然是已经死去多年的父亲:“爸爸!你怎么在这里?……我,这是在哪里?”
  父亲拉着他的手站起来,笑了笑,说:“这儿是阴间,儿子,你已经死了。来,肚子饿了吧,快过来吃饭,清明节你捎给我的酒和肉,我还一直没舍得吃呢!吃饱了饭,咱们才有力气干活。”
  父亲从屋角取出一袋东西,刘强已经开始渐渐适应这里的黑暗,看到那袋东西,正是两个月前清明节给他扫墓的供祭品。当时老婆要准备烧鸡,刘强说父亲爱吃红烧肉,两人还为此吵了一架。
  “你来这儿,其实也是好事。”父亲边吃饭边说。

  “爸爸,我挂念妈妈、媳妇和小孩啊,没了我,她们可怎么办呢?”刘强想到家里那几口人,内心开始不安起来。
  “你别急,好好吃饭,等会儿我再告诉你。”父亲不动声色地说,给他碗里夹了一块肉。
  吃饱喝足,父亲领着刘成走出屋外,那里是一个小院子,四周种着几棵槐树,当中有一口巨大的石磨。“来,强子,咱们今后的工作,就是推这口大磨。”说着,他弯下腰,“嗨”的一声,吃力地推动那把已经光滑无比的磨柄。石磨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艰难地运转起来。刘强见状赶忙去帮手,他觉得这口磨沉重如山,转起来要花浑身的力气。

  “爸爸,这磨是用来干什么的?”刘强气喘嘘嘘地问。
  “这磨叫做‘家族磨’,转得越快,你的妈妈、媳妇和孩子在世上就生活得越好,转得越慢,他们的生活就越艰难,在人间受尽苦难而无法翻身的。”父亲解释着说,手上毫丝没有松懈:“以前你没来的时候,我就一个人推,总想让它转得快点,但是一个人力量有限啊。”
  “啊,”刘强闻之惊愕地说:“那假如哪一家人,没有人在下面推磨怎么办?”
  “如果哪家的磨停止一天不动,阴官就会到阳间他们的家里捉人,把他们的家人捉下来推磨。”父亲擦着汗说:“你还记得咱们村李家吗?他们家有十几个人在下面推磨,难怪他们前些年做生意发了大财。隔壁村有一个人家,推磨的人经常偷懒,结果他的孩子才活了二十岁,刚上大学就被阴官捉来帮手了。”
  “爸爸,你累了吗?去喝口水歇一下。”刘成看着父亲脚步蹒跚,心疼地说。
  父亲停下来喝了几口水,把水壶递给他:“你也休息一下吧。”

  刘成咬着牙,吃力地回答:“我还不累,等会儿再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