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
第25节

作者: 南枫老潘程铭
收藏本书TXT下载
  程铭很惊讶我们去福建的时候是两个人而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三个人。我便在回北京的当晚向他讲了关于佳佳的故事。此时陈舒然带着佳佳已经上楼去睡觉,我和程铭在饭店关门后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我给他泡制从福建学来的功夫茶,我们边喝茶边聊天,我把佳佳的故事给他讲了一遍。程铭听了以后很同情佳佳,父母离异,这样的痛苦他很小的时候也体会过。程铭问我以后打算怎么办?我说我要和陈舒然结婚,我对陈舒然的感情不会因为多了个孩子而改变。程铭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才是个爷们儿。然后我给程铭看了我们在武夷山游玩的照片,程铭看着照片上那郁郁葱葱的山岭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程铭自言自语地说,这照片让我想起了云南,我们该去看看曲老师了。他这么一说让我也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在云南的那段日子,想起了我们一起篝火的那个夜晚。我看了一眼程铭,他看着窗外大街上的汽车发呆,估计他也想到了那个夜晚,想到了淼淼。于是我打断他的思绪说:是该去看看曲老师了,等下个月有时间了我们就去。

  程铭知道了佳佳的故事后对佳佳很关心,他了解父母离异的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于是程铭每天又多了一项工作——教佳佳音乐。每天晚上,程铭和佳佳就坐在酒店外的花池边,程铭弹着吉他教佳佳唱歌,我真不敢想象整天忧郁伤感的程铭还能弹着吉他唱出“一闪一闪亮晶晶”这样的儿歌。程铭在教佳佳弹琴时,把吉他像是古筝一样平放在佳佳的面前,拿起佳佳的小手在每根弦上波动,然后告诉佳佳哪个音是“叨”,哪个音是“唻”,哪个音是“咪”。佳佳听完程铭教的东西后,就跑到陈舒然的面前唱着“都妈眯发烧”,陈舒然赶紧把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摸摸说,没发烧啊宝贝儿。

  我觉得佳佳这样待下去不行,饭店的环境是在太乱了,我们都没有时间对佳佳进行教育,便跟陈舒然商定给他找一家幼儿园。但是这附近没有幼儿园,而且佳佳和陈舒然的户口都还在海淀区,所以我们要把佳佳送到海淀区去上学。每天接送佳佳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程铭我俩的身上。因为我们对于酒店的业务都不太熟,自从那个大堂经理接手酒店后,他和陈舒然一个管人,一个管帐,配合得很默契,我和程铭倒有些无事可做了,每天只做些采购蔬菜一类的事情,因此接送佳佳成了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我俩像两个保镖一样走在佳佳两侧,带领着他穿梭于地铁和公交车之间。

  程铭觉得这样整天无所事事有些发闷,所以想另外找点事做。我说在酒店不是挺好的吗?程铭说这不是他喜欢的事业,虽然可以赚钱,但是却不能从中得到乐趣。我说那你做什么工作才能得到乐趣呢?程铭想了想说,开一家乐器行。我说卖乐器和玩乐器是两回事,你可要想清楚些。程铭说我在大学的时候认识几个卖乐器的,我找找他们告诉我一些进货渠道,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只要不亏本就行了,我只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想了想说好吧,你要决定了就去做吧,开个乐器行需要多少钱?我知道程铭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到饭店里面,他已经没钱再做别的事业了。程铭看着远处的大街说,我就租一间小屋,卖几把吉他,大概五六万就够了吧。我说好,我先给你五万吧,酒店的流动资金也不多了,咱们先少买点乐器卖一卖试试,生意好了再投资。程铭想了一下,扭过头来对我说,六万,我要现金。我诧异地看了看他,点了点头。


第四章 结婚时代(5)

  程铭说在开乐器店之前他打算先去云南看望一下曲老师。我也觉得该去看看了,从云南回来已经有四年多了,我说过会给曲老师写信,却都迟迟没有动笔,不知道他们几个给曲老师写过没有。我说要不要先给曲老师写封信打个招呼?程铭说不用,我们就是要突然地出现给曲老师一个惊喜。这时程铭转过头来看着我说,你说曲老师还认识咱俩吗?我说也许吧,不知道后来还有没有人到那个村子里去支教了,支教的多了,也许曲老师就不记得咱们了。

  我们打点行装,第二天早上便出发,中午的时候我们已经坐在滇池畔吃午饭了。然后我们沿着四年前的行车路线来到大理,这次我们不需要行色匆匆了,而是在大理逗留一日,参观一下“南诏国”的风貌——四年前我们打算先支教,返程的时候再游玩大理,可是返程的时候我们仅剩路费,已经没钱游玩了,所以我们还没有真正地领略大理的风光——我俩又来到蝴蝶泉畔进行一番畅饮,云南的景色确实让人陶醉。在大理逗留一日后,我们继续沿着当年的线路,向那个小县城的小山村进发。

  县城的变化不大,那辆面包车的变化也不大。我以为它早已退役了,没想到这辆面包车以它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乘坐它的人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又顽强地坚持了四年,而且目前还没有退役的迹象。我们坐上了它,一路上听着它稀里哗啦地响着,不过这次我不再害怕它会散架,这稀里哗啦的声音倒像是跟我聊着四年前的往事。我和程铭到云南的这两天一个熟人都没有遇到,这辆车算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旧相识。我们又来到那条岔路,下车后我爱抚似的摸了摸面包车的车身,并且跟它合影。然后我们拎着礼物步行十余里,来到了我们支教过的村子。

  路上,程铭说我感觉像是回家了,心跳得厉害。我说这就叫“近乡情更怯”。我们首先路过村外的那条河,程铭在河边站了很久,我知道这里是他的爱情发源地,便不打断他的思绪,也和他一起默默地站了一会。然后我们进村,不过没有去村长家,而是直接来到了学校。学校还是当年的样子,只是又经历了四年多的风吹雨打,教室显得比以前更陈旧些,从里面传来曲老师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曲老师的声音依旧很洪亮。我站在院子里,想等到下课的时候再去见曲老师,但是程铭实在太激动了,等不得下课便向教室走去,站在教室的门口,喊了一声“曲老师!”。曲老师的声音骤然停住了,向门口望去,看到一个人手把着门框,直直地看着自己。教室里光线不太好,曲老师向前走了几步才看清楚来的这个人的相貌。“程铭!”曲老师马上认出了他,上前和他拥抱,然后又看到程铭身后的我,“南枫!”曲老师马上又过来和我拥抱,我们三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曲老师没有忘记我们。

  教室里的孩子们大概不太习惯看到三个成年男人抱在一块,竟然哄堂大笑起来,这多少有点破坏我们久别重逢的气氛。我向教室里扫了一眼,看到讲台下的学生已经不再是四年前的那八个人了,而是变成了十多个陌生的面孔。“下课吧”曲老师转过身去对他们喊到,孩子们欢呼跳跃着冲出了教室,曲老师在他们的身后喊“下午不用来上课了,今天放假!”看来我们的到来对于曲老师来说是一个节日。

  曲老师带着我俩来到他家,中午我们便在这里畅饮一番。我们仔细打量着曲老师,这四年里他容貌变化不太大,只是背比以前驼了些,估计是背水时被竹篓压的。曲老师也仔细打量着我们,说我俩变得成熟了。这四年,对于曲老师来说可能只是把那八个孩子从小学送到初中的过程,但是对于程铭我俩来说,却是让我们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年,成熟,不可避免地流露在我们的脸上。程铭端起酒杯敬曲老师,说:“如果当年不是来到这里支教过,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块安静的角落。这几年每当我烦闷时就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这里,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逐渐平静下来了,谢谢您”然后将米酒一饮而尽。曲老师很感动,说:“在你们走了以后,第二年又来了几个支教的大学生,以后便没有人再来这里了。你们教过的那八个学生,都已经到县里去读中学了,他们一直在想你们几个,来,我替他们敬你俩一杯”,我俩赶紧举起酒杯,和曲老师干掉杯中米酒。曲老师又问起了当年来支教的那几个人都怎么样了,看来他们也都没和曲老师联系。程铭便将那几个人现在的情况告知了曲老师,当曲老师问到淼淼时,程铭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他和淼淼的故事讲给了曲老师听了。在说到淼淼现在变得很做作时,程铭流露出厌恶的表情。曲老师听了以后笑了笑说,其实你犯了个错误,就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淼淼是个有理想的孩子,她能够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我挺钦佩她,来咱们为淼淼干一杯。程铭听了以后若有所悟。中午我们三个喝了很多酒,全都倒头大睡。

  当天晚上我俩和曲老师又来到学校的院子里点燃篝火,围着火堆聊天。曲老师为我们吹起了葫芦丝,这一次他吹奏的是更为著名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我在葫芦丝发出的悠扬婉转的声音中抬头看了看月亮,仿佛找到了四年前大家围坐在这里的感觉。正如程铭所说的,那晚的月色的确很美,原来那种美印在了我心底最深的角落里,此时此刻,我又在心底将它翻出来重新品味一番。晚上我们便睡在曲老师的家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