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35节

作者: 释戒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戒嗔也被他们的比试吸引,站在戒痴和戒尘旁边看他们蹦。虽然两个人都蹦得不远,可是两人接在一些的长度,却也不短,依我估算戒傲是万万比不过他们俩的。

  戒傲在旁边看到两人的距离,也吃了一惊,仿佛有些懊悔自己把话说得太满,无奈地摸着头。
  戒傲转过身,向后退了几步,然后急速冲了过来,借助助跑的力量,大大地迈了一大步,一下超过了戒痴和戒尘所跳的长度。两个小和尚没有想到戒傲耍手段,齐声说,师哥你耍赖。
  戒傲也知道自己胜得不那么光彩,伸伸舌头说,我赢了。然后“滋溜”一下钻进了佛堂。
  戒嗔抿着嘴笑,虽然戒傲耍了手段赢了比试,但是赢得却也不无道理。
  我们在处事之中,不一定是一个劲地大踏步前进,才能成功,有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退而发力,看似不光彩的后退,也许会让你赢得更多。


日期:2008-1-4 8:52:15

  戒尘和外国女施主
  天明寺年纪最小的和尚是戒尘,今年十一岁,戒尘刚来寺里的时候只有四岁,记得那时候戒尘长的很可爱,脸蛋圆圆的,而且一天到晚都是红扑扑的。
  戒尘的僧袍都是戒傲小时候留下来的,戒尘穿在身上显的很大,只是师父们觉得戒尘反正在长身体,就没有做新的给他了。
  有时候戒嗔在院子里扫地,最怕的人就是戒尘,因为如果扫上一半,他从院子里走过,长大的袍子常常把灰拖的到处都是,又要重新扫上一遍。
  戒尘人小,但是却最容易吸引施主们的目光,那时候寺里也时常有香客来访,常常有施主乘我们不在意,偷偷的在戒尘的脸上捏上一把。
  戒尘也很警惕他们,每次见到有人对他有企图,便急速的绕开走。
  有一年,寺里来了几位外国的女施主,寺里的师兄弟们很少见到外国人,不由的多打量了他们几眼,几位外国的女施主们在寺里转来转去,看到戒嗔在旁边,便向戒嗔咨询一些佛教方面的问题。

  非常意外的是,除了声音怪异了一点,这几位女施主的中文说的相当的不错。
  耐心的向施主们介绍寺庙里的事物,转着转着,忽然看见戒尘拖着长袍从后面走了过来。其中一位女施主惊奇着指着戒尘对其他人说:“有个很小的和尚。”
  戒尘也是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也惊奇的打量着对方,双方对视了良久,有位女施主向戒尘走了过去,这种情况戒尘已经碰到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等女施主接近,他就立即警惕的转身准备跑开了。
  可是那位女施主拿出一块巧克力,对戒尘说,给你。
  戒尘转身转了一半,看到巧克力,于是又转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笑着伸手接过巧克力,女施主把巧克力交在戒尘手上,顺手摸摸戒尘的头,戒尘人虽然小,可动作是很敏捷的,若是平时,施主们的手还没有摸到戒尘的头,他早就跑的远远的了,只是今天拿了施主的巧克力,注意力有些分散,加上心有感激,便没有闪避。
  女施主伸手在戒尘的头上摸了好几下,忽然蹲下身子,把头探下来,在戒尘的脸上亲了一口。
  周围的师兄和戒尘本人都一下子被女施主的举动惊呆了,都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戒尘撇着嘴巴,嘴唇轻微颤动,女施主也被戒尘奇怪的反应惊呆了,戒尘忽然“哇”的一声的哭了出来,拖着长袍从我们身边跑了过去,边哭边说:“破戒了。”
  女施主有些疑惑的问我们,“小和尚怎么啦?”

  一时之间也不太好向施主解释为什么戒尘要跑的原因,只是随口说了几句,便赶快跑回后院去看戒尘。
  戒尘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戒嗔坐在门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了,那么小就犯了色戒,换了是谁都是不太能接受的,可是外国的那位女施主显得是不懂宗教的戒律,也不好过多的怪责。
  安慰了戒尘几句,谁知道他哭的更难受了。
  只得悄悄的走开,也许这时候让戒尘自己一个人冷静点比较好。
  吃中饭的时候,吃了一半,智缘师父忽然问,戒尘去哪里了?
  怔怔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终于有看到事情经过的师兄把过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智缘师父。
  师兄们都很替戒尘难过,智缘师父叹了口气,让戒嗔先去看看戒尘,又说自己等一会去看他。
  拿了几个馒头去了戒尘房间,戒尘兀自关在房间里哭,只是毕竟哭了很久,声音已经小多了。

  戒嗔说:“戒尘呀,咱们做和尚的过午不食,就要到中午了,如果还不吃东西,今天就不能吃了。”
  过了一会,戒尘把门开了一条小缝,伸出小手接过戒嗔手中馒头,戒嗔乘机钻进屋子,戒尘很伤感的吃着馒头。
  才吃了半个,智缘师父进了屋子,戒尘又想到了伤心事,难过的再次抽泣起来。
  智缘师父看着戒尘说:“其实,即使被女施主亲到了,也未必算犯戒的。”
  戒尘很惊奇,放下馒头,疑惑的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说:“在我们的小乘教义中,犯戒并一定是在行动中体现,心念更为重要。”
  智缘师父问戒尘:“戒尘,被女施主亲到的时候,你的心念可曾动了。”

  戒尘伤心的说:“心念还没有来的及动就被亲到了。”
  智缘师父说:“是了,那就不算犯戒了。”
  那天,戒尘终于不难过,开开心心的吃掉了好几个馒头,只是以后见到女施主的时候闪躲的更快了。
  对与错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做事的时候并不是不做就不会错了,在戒条中,只要心念动了即使没有做一样是错,反之,心念始终未动的人,是不算错的。
  有很多施主发过留言给我,我这里收到的留言和邮件大概有十几万条了,一直在努力的看,只是有时候留言过多,被压在了后面,前几天翻到一条几个月前的消息,那位施主对我说,由于她的自身的原因,失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三年半年,多少个夜晚都在梦中哭醒,一想到她的孩子在荒野里不知所终,她就恨自已,为什么还要苟活在世上?!她想要问我的师父,怎样才能弥补她的罪过!怎么才能得到解脱。

  只想回答你,世间的很多事,注定要发生,难过与伤心都是你所经历的,别想着让他们远离你,因为思念也是属于你的,但是希望终于有一天你可以让它们成为过去。
  还是要告诉你智缘师父所说的话,佛并不责怪那些无心之失的人。

日期:2008-1-7 9:47:02

  不知不觉就这样从07走到了08,有时候会回想起刚来网络中的时间,和施主们有问有答,非常快乐。
  当初发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乐,所以当有太多争议的时候我选择了离开。
  很多人喜欢这个贴子的原因只是它和其他天涯帖子不一样,它更加的平和,所以,当它不再平和的时候离开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然而我又回来了,回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一些责任,很多人希望我回复他们给我的问题,我回来,我把他们的问题用故事来回答。
  到今天已经在网上写了100多个故事了,每个故事其实都不是为了写故事而写的,每个故事都会针对某个问题而存在。

  不回应质疑,因为修为不够,每个辩解都会带来更多的质疑,而我没有时间也不希望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我想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奏效的,至少帖子慢慢在平静,我想是和我的沉默有关。
  每个人最能了解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想法,你心中所理解的别人想法,其实根本上还是自己的。
  也许神秘会带来猜测,没有打开的罐子,每个人都会想象它里面放着什么。
  有时候会收到奇怪的留言,比如问这个贴是否是为促进旅游项目而发。
  当然要说,这个贴和那些想象中的项目无关。

  那个罐子打开的时候,也许里面真的只是清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