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51节作者:
释戒嗔 不知道李大夫给我们这个是做什么用,拿起瓶子问戒傲要不要,瓶子上说,用了后脸会变的嫩白起来,戒傲摇手说,不用不用。
又问了其他的人,每个人都不愿意,唯一没有表示反对意见的,就是不会说话的戒言,但是舍不得给戒言用,因为它脸上的毛太多了,消耗起来大。
只得把洗面奶放在屋子里,准备找机会还给李大夫,洗面奶放了几天后便忘记了,见了李大夫也没想起来还,李大夫的“痱子水”起到不少作用,基本稍微擦上一点,第二天症状就轻了。
有时候来寺里的香客生了痱子,我们也拿出来给他们用。
不久后,“痱子水”便用完了,打电话去山下找李大夫,希望能让他再帮配上一瓶。
李大夫有些惊奇的问,这么快两瓶都用完了?
我说,只有一瓶呀?还有一瓶叫什么洗面奶。
李大夫笑着说,那一瓶也是痱子水呀,我那天找不到瓶子装,便装在洗面奶的瓶子里了。
恍然大悟,李大夫给我们洗面奶的原因,跑回屋子找到那个洗面奶的瓶子,打瓶口,一种熟悉的清香,确实是先前的痱子水。
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东西是未知的,但大部分时候,我们因为表面现象就拒绝进行进一步探索,这样也许会让我们失去真正需要的东西。
日期:2008-5-30 8:02:47
装饰庭院的草
淼镇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错,我们常常听到有游客感慨,这么漂亮的地方,东西又便宜,房价又低,如果有机缘,应该在附近置点产业,花不了多少钱,却多了一个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这样的话听过很多次,但是多数都是说说而已,实施了具体行动的人却很少,毕竟在外地置业有着很多很多的不便。
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位常来天明寺姓张的施主,家也住在外地,但是家境很不错,只来了淼镇几次,便在平湖边上买下了一所房子,那所房子,戒嗔也曾经去看过,很宽敞,可以尽览周遭的山水,最实用的就是还有一个极大的院子。
张施主对这所房子也算满意,他说,以后每年夏天便会带着家人来这里避暑,可是他还是觉得房子里还是有些遗憾,就是院子中的草木偏少,卖给他房子的人,好象特别把院子里植物都铲平了。
张施主知道智缘师父喜欢养花,便上门请教智缘师父,他的院子里适合种些什么样的植物,因为人可能会长时期不在,所以,最好这种植物是不需要太多护理的。
智缘师父想了想,便推荐张施主去种一种茅山上生长的草,这种草生命力挺强,而且连成一片的时候也很好看,张施主去附近的山上看了看,觉得非常满意,便拉着戒傲和戒嗔去帮他运了一些草去他的院子里。
差不多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把院子里种上了一些草,张施主就此回了家,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来。
等到张施主再来的时候,很兴奋到坐到寺里,开心的对我们说,刚才去院子里看过了,那些草已经铺满了院子,长的恰到好处。
和戒傲都替施主高兴,那次张施主并没有逗留太长时间,只几天便离开了小镇。
后面的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多,又过了很久,等到张施主再来的时候,他忽然愁眉苦脸的问戒嗔,懂不懂除草的方法?
有些疑惑的问张施主原因,张施主说,前段时间长的恰到好处的草,最近开始疯长,现在连原先院子中预留的小径都是这种草,不得已一定要拔去一些。
和戒傲再次费了很大力气,去帮张施主除草。
想想也很好笑,在这一刻急需的,到了下一刻,也许成了累赘。
往日人见人爱的英雄,在明日也许就变成了罪人。
日期:2008-6-2 8:17:12
挡住戒嗔去路的小汽车
淼镇上的交通工具并不多,居民们有的一些交通工具,大多数是自行车和摩托车,至于汽车就极少了,镇上能见到的汽车通常是外地路过的,戒傲比较喜欢汽车,经常在网络找一些资料看,所以懂的比较多一些,每次遇见有汽车经过,便向戒嗔介绍那汽车的品牌和性能什么的,当时听的时候,也会留意,但汽车开走后,也就全部不记得了。
那天,师父让戒嗔去一趟宝光寺,经过淼镇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一辆黑色小汽车,样子有些怪,比戒嗔平时见过的汽车都要长一截,车身光亮亮的,看的挺舒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心中有些替戒傲懊恼,如果他见到这车的话,一定很喜欢,说不定还能说出一些所以然来。
黑色汽车开的很慢,向戒嗔的方向开过来,生怕挡住了开车施主的去路,等汽车靠近点的时候,赶快往旁边快走了几步,只是汽车还是用着很慢的速度向戒嗔站的地方靠了过来,戒嗔赶快加速跑开,汽车跟在后面,然后车窗放了下去,里面人探出头说,小师父,您别总跑呀,向您问个路。
转过头,回到车窗旁边,车里是一位年轻的施主,他问戒嗔,去宝光寺怎么走?
心头一喜,刚才施主说向我问路的时候,心里是有些为难的,因为戒嗔平时没有方向感,除了淼镇里,其他地方的路,基本上是弄不清的,而上街的时候,还经常有施主向戒嗔打听路,每次给施主指完路,都要多嘱咐施主几句,让他们再向其他人确认一下。但是,今天施主问的是宝光寺的路,那是戒嗔经常去的地方,是决计不会搞错方向的。
给施主详细说了去向,还认真的画了张图给施主,施主很感谢的走了。
有些遗憾,因为戒嗔今天也是要去宝光寺的,也看过施主的车里是很空的,而且没有女施主,所以,如果刚才施主知道戒嗔的去向,又邀请戒嗔带路的话,戒嗔便会欣然同意的,但是施主也没有问戒嗔要去哪里,而戒嗔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所以便错过了。
坐上公交车,赶去宝光寺,和几位法师聊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天色有些晚了,怕错过了公交车,便忙着往回赶。
走出门不久,忽然又看到那辆很长的汽车,汽车开了过来,车里人把车停在戒嗔旁边,那位年轻的施主伸出头,看到戒嗔有些意外,他问戒嗔,小师父,宝光寺就在前面吗?
戒嗔赶快点点头。
年轻的施主说,虽然看了小师父的图,但是路上的岔路太多,我还是不小心开错了路,所以,一直绕到现在才赶过来,刚才见到小师父,吓了一跳,我还以为我开回了刚才的小镇呢?
他忽然又问,小师父不是宝光寺的吧?
急忙摇摇头,也不好意思向施主多做解释了,否则施主要大大懊恼了。
年轻的施主回到座位上,开着车向宝光寺去了。
施主的车,速度是很快的,而且出的淼镇的时间也比戒嗔要早不少,但是施主却因为走错了路,最后花费的时间比戒嗔多了很多。
我们想要顺利到达路的终点,路途中花费些精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懂得鉴别路的起点。
日期:2008-6-4 8:19:43
当模特的戒嗔与戒傲
记得应该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戒嗔和戒傲的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只比现在的戒痴他们大一点点。那时候的我们也算清闲,寺里的事情都是师父们承担,我和戒傲便常常在茅山上跑来跑去,最喜欢去的地方,当然是有流水有花香的三重瀑旁。
山里的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玩乐,当时觉得最好玩的游戏,便是从山顶跑到山下,然后再跑回去。
那天早晨,和戒傲照例冲下山,在山下跑了很远,绕到山后,然后顺着三重瀑附近的小道向山上奔跑。
因为知道平时这时山里没什么人,戒傲边跑口中还照例大呼小叫着,他总是喜欢把各种经文混在一起喊,常常听到戒嗔一头汗,也不知道佛祖会不会怪罪,戒嗔的速度没有他快,只是跟在后面,然而戒傲忽然没有了声音。
跑到停下来的戒傲身边,顺着他的目光向前看过去,原来距离我们远处的山路边坐着一个人,他一动不动的坐在山石上,望着瀑布的方向。
戒傲小声说,怎么现在山里就有人了呀?
可能刚才戒傲声响惊动了对方,那个山石上的人,忽然回过头,向我们这边望过去来,然后把头又回了过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