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60节

作者: 释戒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淼镇里卖水果的施主挺多,戒嗔与戒傲最常光顾的是蔡施主家的水果摊,去光顾的原因并不是蔡施主家的水果比其他家的好,也不是因为蔡施主家的水果特别便宜,而是因为蔡施主家的水果摊摆放的位置在其他家的前面,从那条小街进去第一个经过的便是蔡施主家的水果摊。
  每次戒嗔和戒傲路过时,蔡施主便会从店里冲出来热情的拉住我们,向我们介绍他新进的水果,然后不自觉的便被拉了过去。
  有时候和戒傲觉得很冤枉,去了那么多次,其他家的水果摊几乎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到底好还是不好。
  有几次明明看到蔡施主的摊位前并没有人,准备悄悄的跑过去看看,但总是迈不了几步,便能听到蔡施主亲热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当然因为是老主顾,蔡施主也会给我们一些其他顾客没有的待遇,比如在买之前总会拿出一两个给我们尝尝。如果味道好,我们便会多买点。

  记得有一次,在蔡施主那里尝到味道不错的苹果,觉得味道不错,便和戒傲一起扛了一大包回寺里。
  开心的搬回寺里,却发现屋子里放了不少苹果,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智恒师父下山的时候顺路也带了一些回来,而恰好宝光寺的法师来作客,也带了一些。
  不由得傻了眼,心想苹果一般比较长久,便把苹果先收在柜子里。
  一连许多天,吃苹果快成了任务,最后看到苹果便开始头疼了,又坚持了几天,终于解决了其他的苹果,再回来看我们买的水果,才发现有些已经开始坏了。
  和戒傲一起叹气,觉得这样扔掉可惜,想想只能尽量多吃点了。
  下午有事外出,等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戒傲端了一口小锅在厨房里敲敲打打的,有股特别的香味不断从屋子里飘出来。
  问戒傲他做什么,戒傲说照着网络搜来的方法,把快坏的苹果处理了一下,做了一小锅果酱。

  伸出手指在小锅里弄了一点点出来尝尝,味道意外的好。
  原来那些看起来快要坏掉的苹果,也不是全无用途,只要处理得当,他们也可以变成美味的果酱。
  有什么事物是坏到无可救要的呢?也许没有吧。

日期:2008-10-31 8:46:54

  我们的方向
  失去浆的小船,只会在水中游荡,留给它的是没有方向的迷茫与无处可遁的恐慌。
  在大部分时刻,没有目的地的人心便和那水中小船一样,充斥着迷茫与恐慌。
  有一样事物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人心和小船都需要的事物,那是一个航向,一个值得去寻找的航向。
  得到未必是一件好事,当你得到了你自以为想要的东西时,结果可能不是你期望的无边乐趣。

  没有追求的心在那一刻会失控,苦恼会重回心间。
  为什么有钱人喜欢拜佛?因为得到了,没有目的地的心,开始茫然。
  为什么有权人喜欢拜佛?因为得到了,权势再多,也无法改变人心中的畏惧。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钱,很多权的施主们也未必快乐的症结。
  我们烦恼得不到,我们怨恨自己的脚步一刻也无法停止的在追逐,但你不知道,这是你笑容常在本源。

  我们只以为需要得到,却不知道我们更加需要得不到。
  只有得不到,才是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只有得不到,心灵才不会游弋在夜色弥漫的荆棘丛中。
  人心需要不停的去找寻,才可以不苦恼,追求无欲一样是一种找寻。
  有施主说,我们不停的向前,为何依然痛苦?
  循着错误的方向而去的人,自然永远得不到快乐。

  苦苦追寻绝望而去,最好的结果依然是失意。
  执迷于困境之中,看到的永远是不能穿越的墙。
  我们的方向,并不一定在你眼睛注视的前方,它可能在四面八方。
  停下疲惫的脚步,闭上眼睛,留在原地,在无音的世界中旋转,感受到清凉的那处,才是你寻找的地方。
  等我们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刻,前方才有真正空旷。

  我们的前方,我们的终点,一定要放置着希望。
  一个接着一个的希望。
  就这样每一次走近都有快乐,每一次得到可以寻找下一个希望。
  我们需要得与不得。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心向何方。

  我们更需要知道我们想要,能要的是什么。

日期:2008-11-3 8:53:35

  想出家的沈施主
  来过天明寺里的施主挺多,有些是常来的,也有偶尔来一两次的,戒嗔发现来的少的施主往往好奇心强一些,他们会找些机会和我们聊聊天,还会问一些问题,所以,戒嗔会经常面对一些各式各样的问题。
  而在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问题被问的次数挺多,也是让戒嗔觉得难以解答的问题。
  施主常常问戒嗔:“小师父,我来你们寺里出家吧。”
  开始的时候,戒嗔总是老实的回答说:“寺里的房间不多,估计暂时收不得人了。”
  听到答案的施主们会忍不住偷笑,有的施主会说,不急,不急,即便编制不够,那么我等你们寺院扩招的时候再来;还有施主说,也不是急于一时,我只是想退休以后再出家的,而说这话的施主也不比戒嗔大几岁,戒嗔这才发现原来大部分施主只是在和我们开玩笑。
  虽然开这样玩笑的人挺多,但也偶尔有一些施主是比较认真,前几年就有一位姓沈的施主三番四次的要求来天明寺出家。

  第一次见到沈施主的时候,距离今天应该有十年了,那时候戒嗔也刚到寺里没多久,那天和智惠师父与戒傲在院子里,忽然见到沈施主从门外奔了进来,一下跪在智惠师父的面前,一句话不说,便痛哭起来,我们三人被沈施主的行为吓了一跳,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赶快和戒傲把沈施主扶起来,然后递了张凳子给他。
  沈施主坐在凳子上,眼泪却没有收起,一边流泪一边向智惠师父要求给他剃度,本来智惠师父叫戒嗔与戒傲去厨房打扫一下卫生的,可是被沈施主一闹,两人便舍不得走了,留在旁边听沈施主哭诉,看看我们会不会多一个师兄。
  沈施主哭几句,说几句,东一句,西一句,听的我们很吃力,最后终于闹清楚了,原来沈施主是因为平时成绩很好,可是大学却落榜了,和戒傲对望,觉得也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人生的路很多,如果都选择一条路走,那不是太拥挤了。而且每年高考落榜的学生怎么说也有好几百万吧,都去做了和尚或尼姑,那过不了几年,中国就成了一个佛教国家了。

  智惠师父只是坐着听,偶尔插话开导一下沈施主,具体和沈施主说了多久,戒嗔却不知道,因为我们只听了一小会,智惠师父便很严肃的看着我们,直到我们想起要去厨房打扫卫生为止。等我们回来的时候,沈施主已经离开了。
  问沈施主的情况,智惠师父说,沈施主想通了。
  到了第二年,沈施主的邻居,带来了他的消息,说沈施主复习一年,考上了非常好的学校,听到这个消息也为沈施主庆幸,不管怎么样,这对沈施主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那几年,见沈施主的次数很少,也就是假期时候能见到他几次,但是在佛堂中,淼镇的施主们却经常提到他,毕竟镇上考到名校的学生并不多。
  过了几年,又见到沈施主一次,依然是我和智惠师父与戒傲坐院子中,他冲进院子里向智惠师父痛哭,恍惚间觉得时光是不是倒流了,要不怎么情景如此相似。
  不过这次沈施主哭泣的内容略有不同,说是因为一个费了很多心力才弄到的工作指标在最后时刻被别人取代了,所以,又一次想不开了。

  又一次和戒傲对望,没有好意思去插话,也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没有就业就失业,这种心情应该不好受。
  还是智惠师父开导了他很久,沈施主离开时,心情仿佛好了很多。
  过了一段时间,沈施主离开了淼镇,一直没有回来过,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前段时候,在镇上见到他,由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陪着在路上走,远远的向我们挥手,他胖了很多,若不是他主动打招呼,戒嗔是决计认不出的。
  又过了些天,在佛堂里听到大家对沈施主的议论,据说这几年,沈施主在外面闯荡,人有天分,加上机遇不错,事业已经有了不少成就。
  回想起当年在天明寺院子中痛哭的沈施主,觉得他的变化很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