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59节作者:
释戒嗔 到了学校,才发现那几个伤友前几天便已经上学了,看看他们的样子,几乎已无异常,即便是受伤最重的木头,现在的样子最多也只能演个少儿瘦版八戒了。
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同学们聊天,没有人提起马蜂的事情,好似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样。
原来前几天,躲在家里的不愿见人的种种理由,完全是多虑了。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很多烦恼呢?而实际上这些烦恼绝大多数都不是别人带来的,大部分时候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
日期:2008-10-17 9:51:53
我们的心灵为何不能纯净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这样说的,有一头性格温顺的大象,被人带入了杀戮的世界,大象每天耳濡目染,性格也变的残暴起来。
人之初,单纯的像一块无色的海绵,我们一天天在洞察尘事中成长,从纯真走向成熟,无色的海绵在不知觉中变色,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海绵上沾染了许多颜色,红的黑的都有。
谁能抵御着变色的过程,也许没有人,这一切就是生活的代价,不可回避的代价。
每个人都在努力,努力不被这混浊淹没。
有人构筑一道墙,把曾经不设防的心围绕住,拒绝了一切,能否真的纯净了?
但不知:
千疮百孔的墙,什么都挡不住;
密不透风的墙,只会让我们的心,在其中窒息。
有人在挣扎,努力洞察着混浊中的暗色,极力的摆脱它对我们的影响。
但不知:
和佛经里大象一样,我们一天天被我们想摒弃的外物影响着。
眼中的阴暗会在心灵深处的孳生,当灰烬蒙住天色,我们便只能看到这灰色的世界了。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物,我们无力改变,就像外物对我们的影响。
尘世间烦恼多多,当黑暗侵入心灵,带给我们的是无助与痛苦。
我们会想,我们内心的纯净里那块无色的海绵去了哪里?
戒嗔想告诉施主们,实际上它一直都在,藏在某个角落里。
每个人都苦苦等候可能帮自己找回内心纯净的那个人,却很少有人意识的到,自己才是解铃的人。
暴雨来的时候,要懂得躲避在屋檐下。
烈日当空照耀,只是树荫下藏着清凉。
我们眼中可以看到灰暗,一样可以看到纯净。
我们耳中可以有嘈杂,一样可以感受清音。
狂躁的大象是如何变回温顺的,其实很简单,让它回归干净纯正的环境。
别以为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心底的污垢吹走。
沾满泥的双手,硬擦未必能干净,不如在清水中浸泡,让污垢一丝丝溶解,这样才能真的彻底。
在尘世间疲惫挣扎的心,要让它去世外过个双休。
只有我们内心的平和才可以战胜浮躁与烦恼。
日期:2008-10-20 8:29:08
不说话的同桌
戒嗔小时候,也上过几年学,在戒嗔上学的最后一年,班上调整了座位,戒嗔有了一个新同桌。
对这个新同桌,戒嗔一点也不了解,因为老师一直是按同学们身高去排座位的,而在前几年,新同桌长的又高又胖,坐在了屋子的最后,而戒嗔相对瘦小,位置便比较靠前。
对于新同桌,戒嗔对他的了解,除去姓名,大概知道的只是他父亲是退伍军人,因为有时候课间,他会站在院子中耍上几下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功夫。
这一年,戒嗔的身高蹿的很快,而我的新同桌也长了一些,但因为是横向的,所以,我们有机会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戒嗔和新同桌的交流不多,主要责任在他,因为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睡觉,只要一上课,不管什么课,他就开始爬在桌上睡。
我们的老师只有一位,可能是习惯了,也可能是因为同桌的成绩一直还不错,所以,老师基本是不管他的。
对于同桌睡觉,戒嗔也无所谓,但是麻烦的是,每次他一睡着,姿势便舒展开,慢慢的把不大的桌子占据,有时候,睡出了状态,手臂还会挥动,把戒嗔的文具扫的到处都是。
戒嗔起先一直忍着,到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了,便和同桌展开谈判,内容也就是制定互无侵犯原则,在桌上划了条线,规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得越界,因为考虑到他的体型,戒嗔也做了必要的让步,划分给他的地盘要比留给自己的多。
同桌很合作,说了句没有问题,然后又倒头去睡了。
没过多久,戒嗔便发现,原来规则这种东西是给清醒的人制定的,对那些不清醒的人是无用的,而戒嗔的同桌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刻。
趁着下课埋怨了他几句,同桌老老实实的听着也没有回嘴,反倒弄的戒嗔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过了几天,矛盾终于激化了,同桌睡觉的时候把桌上的一瓶墨汁扫到了前面,弄脏了前排女同学的衣服,女同学哭了整天,同桌被老师好好的教训了一顿。
同桌受了气,无缘故的和戒嗔吵了一架,最后两人弄的不再讲话,自那以后,同桌上课居然也不睡觉了,摆头的时候,和戒嗔眼神碰在一起,两人也迅速收起笑容,狠狠的对视着。
这样的冷战不记得持续了多久,只记得后来两人关系缓和了点,但谁也没有先和对方说话,再后来,戒嗔离开了学校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前段时间无意中在路上见到了当年的同桌,两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聊了很久了,比起当年,他反倒显得瘦了些。戒嗔疑心自那次之后,他缺少睡眠,所以身材便保持住了。
说实话,和他遇见的时候,戒嗔连他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了,而那些往事,那些过节也是戒嗔在记忆中拼凑了很久,才回想起的。
等我们记起昨天的怨恨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是可笑的事情了,而今天的我们却总是放不下。
日期:2008-10-24 8:33:54
戒尘小和尚的个人画展
戒嗔的小师弟戒尘小和尚非常喜欢画画,画的水平虽然一般,却也是一直在坚持,有段时间戒尘迷上了写实,只要一有空他就抓着师兄们替做他的模特,师兄们开始也很配合,但是这种坚持基本上只是一次性的,到了第二次便决计不肯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戒嗔也不知道原因,后来有幸的做了一次模特,还收到戒尘的作品,看到作品的时候有点傻眼,虽然心经上是说了色即是空,但是被画的如此抽象,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寺里能够做戒尘长期模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戒言,还有一个是戒傲,最没有怨言的模特当时戒言,因为只要戒言睡着了,那么不论戒尘怎么让它摆姿势,都没有问题,而如果戒言是醒的,它便会摇着尾巴在寺里乱逛,任戒尘怎么引诱也不肯停下来。
所以,在戒尘的笔下,戒言的形象永远是睡着的,戒嗔知道戒尘也曾经做过一些努力,比如把一大碗好吃的放在戒言面前,可惜戒言吃饭的速度太快,总是等不到戒尘完工,就已经吃饱去山里散步了。
对此戒尘也多有抱怨,可戒言依然做不到善解人意。
寺里还有一个模特是戒傲,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被戒尘在清醒中摆布的人。戒傲也尝试过逃逸,可惜身体刚转过三四十度,戒尘便会在后面说,我要告诉师父某师兄在面壁时还偷吃饼干,我要告诉师父某师兄在床下藏了可以爆炸的东西,我还要告诉师父某师兄把戒言身上的毛剃了做实验。听了这些话,戒傲便只好转了回来。
那些作品戒尘会把它们小心的藏在自己柜子里,若梅雨季节到来,戒尘还会把他们拿出来,用夹子夹在晾衣服的绳子上晒晒,防止生霉。
和戒傲站在戒尘的画前,看看那些随风轻轻摆动的画,虽然画的神与形都不太似,但不管是画中人也好,还是画画的人也好,心中的快乐却是真实存在的。
世间的万千事一定要做的完美极至,才能算的上称心吗?
报着喜悦的心情看待做的不好的事情,我们嘴角自然可以翘起来。
日期:2008-10-27 8:56:11
苹果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