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当心理医生这些年所经历的故事》
第13节

作者: 在森林和原野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爸爸妈妈给给他擦洗干净,给他好东西,给他满足,给他温暖和关心。这个强化措施就奖励了他不闹的行为。大家想一想,如果厅级干部夫妇还是像过去一样奖励孩子的哭闹行为,这样错误的奖励,他哪能不继续哭闹下去?

日期:2010-07-13 00:10:33

  9.后来慢慢这样矫正,过了三十多天,情况完全改变了。现在这孩子非常好了,非常听话了,为什么?就是他们使用了正当的强化措施。
  这个孩子当时到了什么程度啊?比方说他写错了,3×2=6,他写了3×2=5。
  他妈妈一看错了,就说:“不行,你这个错了。”把那个5给擦了,给他改一个6。
  “不行,你非得给我改过来。”他不依不饶,大吵大闹。
  他妈妈说:“你这个错了呀。”

  “错了你也得给我改过来,不改过来我就……”他就在地上打滚,乱扔东西,无法无天到这个程度。
  午休,单位大院里,大家都在睡午觉,他在阳台上正玩的兴高采烈,大声喧哗。
  楼上的也是领导,打电话下来告诉他说“某某厅领导,你那个小孩在下面闹得很凶啊,让他不要闹吧。”
  这孩子不听,非得闹,你越叫他不闹他越闹。你要来硬的,往回拖,他就要爬栏杆、就要跳楼。这样折腾,到后来竟然弄好了,矫正好了。为什么?因为这俩位夫妇过去用的是错误的强化措施;而后来改用正确的强化措施,孩子就变成好了。
  这还算不错的,有些为人父母的,孩子出了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地向社会和学校推卸责任,或者责怪孩子不可救药,其实,我认为,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孩子出了心理问题,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各负60%、20%、20%。现在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不是要办儿童学习班、青少年学习班,而是要办爸爸妈妈学习班。爸爸妈妈不称职,我们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起码有80%以上不称职,够不上做爸爸妈妈的资格。不称职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啊?很多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现象,你的孩子多了自然就称职了,你管都管不过来,那有时间去溺爱啊。

  父母关注太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让孩子自然成长,就像旷野里的树一样,你让它自由自在地慢慢成长,经风雨,见世面,阳光雨露滋润着,慢慢地就变成参天大树了,想不成材都难。如果你把它做盆景培养,天天剪来扭去,不知不觉就变成畸形的微缩景观了,这样的畸形、变态的盆景能成为有用之才吗?当然,顺其自然地培养并不是放任自流,这里面还要加上一个科学教育和悉心引导,再加上良好的外部环境的配合才行。(本篇结束)


日期:2010-07-18 00:08:13

  今天继续讲故事:
  1.周一上午是一个忙碌的时段,上周五、星期六、星期日连续三天的入院新病人需要重点查房,其他的老病人也要普查,还要开医嘱、准备下午的心理治疗程序,所以经常是一个上午一晃就过去了。这天正逢周一,我刚到病房,值班医生李刚就向我报告了新来的病人黎昕的情况。新病人是昨天晚上7时左右从市立第一人民医院急症科转来的服安眠药自杀未遂病人,男性,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李刚带我来到重症病房,进了病房,我见病床上躺着一个纤弱的男孩子。他肤色白皙,相貌清秀,长发及肩,如果不说明,乍一看,大家都会误认为他是个花季少女。见他仍在昏睡,于是我将患者的父母约到我的办公室,了解他的患病经过。
  男孩的父母亲一看都是老实人,父亲是市属企业的职员,母亲是小学老师。看起来,他们仍然余悸未消,父亲的手微颤着,递给我一封黎昕自杀前留下的“遗书”,我展开一看,见他的字迹也像女孩子的手笔,幼稚而工整:

日期:2010-07-18 00:19:55

  2.“亲爱的爸爸妈妈:
  请原谅孩儿的不孝,不能为您们养老送终了。从小您们就希望我是个女孩子,可惜老天爷却将我错成了男儿之身。小时候亲戚和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夸我长得漂亮,夸我皮肤白净,妈妈也常把我打扮成小姑娘模样,那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个高贵的公主,期待着有一天会遇上一位白马王子,然后跟他终身相伴,走遍天涯海角。可是到了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男同学们开始嘲笑我,说我是个假姑娘,说我爱哭、爱俏,说话娘娘腔等等,他们不屑跟我玩,我也不喜欢他们。女孩子们倒是很欢迎我的,我只有在她们中间才会感到快乐,所以一直到上初中时,我的玩伴和好朋友全都是女孩子。


日期:2010-07-18 01:28:27

  3.从初二的时候起,我渐渐对男生感兴趣了,也试着跟他们交往,可是我很失望,他们依旧把我看成是另类,对我不理不睬。女生们很喜欢我,还有人给我写情书,但是我的心就像是女孩儿的心,怎么会爱她们呢?我很矛盾,也想摆脱这种困境,但是却毫无办法。有时候我的心里很乱,无心学习,功课也耽误了,成绩下降了许多,当爸爸责骂我时,我非常伤心,我感到活着没有意思……,真的!

  在生活中找不到乐趣,我就只好从网络上去寻找,我迷上了上网……。有一段时间我十分快乐,是网络给了我做女孩儿的感觉,有时候我简直离不开网络,它真是太美妙了!……,可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戏演完了,曲终人散,是我该去的时候了……。爸爸妈妈,孩儿真的舍不得您们,孩儿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如花的季节,我舍不得离去,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永别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不要为我悲伤,如果人还有下辈子,下辈子我还要投生到您们家,还要做您们的孩子,爸爸妈妈,来世再见!……。”

日期:2010-07-19 01:39:08

  4、看了黎昕的“遗书”,我的心里有些沉重,又是一个素质性同性恋者自杀的案例!由于父母们性心理知识的极度贫乏和养育过程中的不当,造成了一个又一个同性恋者。错误的性心理认同,产生了错误的性别心理、行为和畸变的情感,最终酿成一个又一个人间的悲剧。作为心理医生,我目睹了太多的这种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对于这些悲剧的制造者——孩子的父母们,我有太多的批评和责备的话要对他们说,但是一看到黎昕父母们那惶恐不安的眼神,我又不忍心指责他们了。

  我向他们了解黎昕幼年时的性心理发育情况,他们告诉我:
  黎昕有个哥哥,父母希望下一个孩子是个女孩,结果没想到,还是生下一个男孩。因为孩子自幼就长的乖巧漂亮,皮肤白皙,所以大家都乐意把他当女孩子打扮,给他穿花衣服、梳小辫子。黎昕的妈妈是个文娱活跃分子,唱歌跳舞无所不精,黎昕自小就把妈妈当作偶像,喜欢学妈妈唱歌、跳舞。五岁那年,家里人送他到青少年宫的儿童芭蕾舞培训班学习,同班的小朋友都是女孩子,只有他一个人是男孩子,黎昕在她们中间,玩的很开心。黎昕小时候的玩伴全都是女孩子,初中二年级以后,他开始疏远女孩子,但又不见他跟男孩子交往,他变得十分孤独,回到家,唯一的乐趣就是玩电脑、上网。有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的很快,家里人还以为他得了“网络成瘾综合症”呢。


日期:2010-07-19 01:58:15

  5、自从迷上了网络之后,黎昕的情绪就变化多端,他一会儿兴致勃勃,一会儿又没精打采;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又郁郁寡欢。大家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变得这样,他自己也从来不说,他的电脑设了密码,别人是打不开的,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直到他突然自杀……。
  从黎昕的生长发育史我们可以看,他符合素质性同性恋产生的三个条件,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