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规高校考古系毕业生的考古生涯》
第19节

作者: 我与堂姐手牵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7-25 10:57:26

  昨天晚上的住宿和吃饭,让我不禁喟叹徐州的物价真是很便宜的。空调、电脑、电视、洗浴、卫生间一应俱全的大标准间,竟然60就可以搞定,这在莱芜,也是最低价了;菜单上的菜,也很便宜,当然,去的小餐馆而已。
  可是,我觉得,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去小地方,和当地人交往。老板娘是一个面相富态的中年妇女,略微肥胖中带着一些雍容富贵。进进出出中,她的腰上别着一个手机还是什么,在放着音乐。她走到哪里,就把音乐带到哪里。虽然都是些常听的音乐歌曲,但是还是让人感到愉快。我说,你很喜欢音乐啊。她笑笑说,我无音不全,但是喜欢听。
  要了半斤猪肉水饺,半斤牛肉水饺,一盘辣子炒鸡,一盘鱼香肉丝,一瓶青岛啤酒,两个芝麻锅贴子,这些总共才花了35元。

  徐州人也很热情,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嘿!徐州真是个宜居城市。
日期:2010-07-25 11:06:37

  昨天晚上,坐上一路车,去他们推荐的徐州淮海路上的夜市看看,在路上,看到路边巨大的房产广告牌上写着古彭城如何如何,不禁心中一笑。
  然后经过一条护城河样子的城内河,在灯火的辉映下,很是漂亮,身边人不禁惊呼起来。
  后来我在路边的巨大的徐州市区地图上看到这是黄河故道。

日期:2010-07-27 23:41:27

  从今天开始,镶嵌入专题部分。今天介绍大汶口遗址博物馆。2007年10月20日,我们与泰安的张哥和段姐一起参观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于泰安市大汶口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遗址发现后,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因为中学历史课本的着重介绍,可以说我们都知道。但随着岁月流转,或许这个文化概念至今于我们已经仅仅是耳熟了。那我们第一,就以速成的方式来快速掌握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最重要的常识:性质:属于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时间:距今6300至4500年。分布范围:主要在今山东省及周边一带。
  第二,我们像了解“唐宋元明清”那样简捷明了易记地再来了解山东地区的史前文明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新石器时代在万年以内,北辛距今七八千年,岳石承接历史时期的夏朝,距今2000年左右。大汶口和龙山延续其中。这样,我们可以说就大略把这几个文化类型的时空总坐标有了一个宏观模糊的方位了。
  知道了这个文化谱系,对山东地区的史前文明状况掌其大略、成竹在胸后,我们再了解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考古学上文化与遗址的关系。以大汶口文化和大汶口遗址为例。大汶口遗址发现后,以此来命名为大汶口文化。但大汶口遗址就等同与大汶口文化吗?不是,大汶口遗址仅仅是大汶口文化最典型的一个遗址以及最先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目前有若干个遗址,这些遗址全属于大汶口文化,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器物特征。但它们又各自有自己的遗址名称,比如我们今天介绍的莱芜地区的两个遗址:汶阳遗址和边王许遗址就都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

  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以历史时期的王朝为例。比如我们首先发现了汴梁城址,发现是一个古代的都城城址,从中发现的官印上写有国号“宋”,于是我们把汴梁城址命名为“宋文化”。但宋文化仅仅有汴梁城址一个遗址吗?非。它还有杭州、扬州、福州等许多城址。也就是说,考古学上史前时期的某某文化,就相当于历史时期的某某王朝,某某遗址就相当于当时王朝统治之下数不清的各城址、州县址乃至村镇址等等。

  因为是第一篇,所以先了解一下关键的概念之内涵外延。下面,简单了解一下大汶口文化的基本文化特点。从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墓葬来看,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葬俗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这些习俗都为中国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见。表明当时的社会已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私有制逐渐形成,整个社会已接近阶级社会的门槛了。

  文化方面,首先,很著名的就是大汶口文化的刻划符号,最重要的是“日月山”,有学者认为是族徽,也有学者认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该文化居民的种族,一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东夷族。
  社会经济生活方面,虽然已经开始制陶,但生产工具还处在石器时代与陶器时代并行的时期。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也从事渔猎和采集。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制陶业较发达,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主要有鼎 、豆、觚形杯、壶、高柄杯和鬶等。石器、玉器、骨角牙器和进行镶嵌的手工业也很兴盛,出土的玉钺、花瓣纹象牙筒、透雕象牙梳等,制作精致,工艺水平很高。

日期:2010-07-28 00:28:20

  对大汶口文化“日月山”符号的解释(之一)
  泰山雄伟博大的山体,拔地通天的气势,宛如稳坐大地的尊严的长者,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便逐步形成了稳如泰山的形象。东夷人的生存首先依赖于自然,在原始严酷的环境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原始人梦寐以求的生存愿望。在洪荒年代,东夷人对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敬如神灵,太阳能给人以光明与温暖,原始人首先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传说,东夷族的首领太昊和少昊,都被尊为太阳神,他们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顶着红日。泰山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于是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1961年7月19日,在泰山东南部发现的神秘符号,引起了中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