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第5节作者:
菡萏暮霭 有考古学家说,中国几乎刚有了墓葬风俗,盗墓一派就马上出现了。与盗墓类似,几乎在金子刚成为货币,采金一门就偷偷发展起来了。
你想想呀,当时金银是货币,反正只要你手中有金子就成了,谁管你是用粮食换来的,还是自己用秘术得来的呢。
只不过采金和盗墓一样,都是见不得光的偏门,采金人的点金秘术世代相传,行事低调,闷声发财,所以外人多不得而知。
日期:2011-03-11 23:28:05
俗话说天下行业分为三百六十行,这三百六十行中就有金门一行,这也是一门手艺,
也有门派,有特别的规矩和秘法。
中国的手艺人讲究拜祖师爷,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小偷的祖师爷是时迁,挖参行的祖师爷是孙良,这金门一派的祖师爷是马小三马师爷。
这马小三出身穷苦,却是一个天生的金客,颇会使一手寻金点脉之法,后来就演化成点石成金的祖师爷了。
无论是金门一派还是普通的淘金客,都对马师爷毕恭毕敬,在桦甸和辉南一带的金坑、金矿处,到处都能看到“马小三灵位”的供牌。
这寻金之事,古已有之,人类最开始利用的金属就是金,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就有意识的采金了,最开始采金都是政府行为,政府强行征招农民去,后来这些采金人将采金之术传承给了后辈,就这样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了水金、山金、渊金,云金四脉,形成了独特的金门一派。
这金门一派,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也有了特定的口诀和秘法,有观金山,分金水,寻金线,走金脉,炼金汁一说,后来金门一派发展成为了“河、山、渊、云”四脉。
这四脉分别叫做“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每一脉有一脉的规矩,也有各自的地盘,“分水”的绝不会去“观山”,同样的,“探渊”也绝不会去找“凌云”的麻烦,这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规矩,子午丑牛都有个说法,后辈们当然不能乱来。
这“河、山、渊、云”听起来很神,说白了就是金客各自划分的地盘,有的专门找水金,有人专门寻山金,有人专门探洞金,有的专门找天金,省的以后为了抢地盘打架。
那其他三脉都很好理解,不过这天金一脉特别神秘,我一直也搞不明白,按说水里山里找金子都好理解,这天上去哪找金子呀。
不过点金这行虽然富贵,但所谓财不外露,又跟巫、娼、大神 、剃头匠、戏子一样是下九流的行业,所以一直都是低调行事,外人多不知。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们白家祖上古怪的规矩了,为什么每一代都要有一个子孙做河工。
那是因为,我们白家就是金客 “分水”一脉,吃的是黄河中的河金,每一代当然就要有人去守护黄河,这叫做盗亦有道,有得有失,这样后人在黄河古道采金时才不会遭遇天灾人祸,让这“分水”一脉彻底断了根。
日期:2011-03-12 12:43:03
我要说的事情,就从这里开始了。
那时候,黄委会刚发生红袍女尸事件,一时间人心惶惶的,没有敢来上班,领导没办法,就把我们都分派下去,每个人去监督黄河一段古道的发掘工作。
这一次黄袍女尸出来后,领导本着女士优先、自由搭配的原则,让姑娘们千万不要客气,像选牲口看上我们哪个,就把我们牵出去得了。
领导是话糙理不糙,那年月不像现在,办公室里严防死守,就怕出状况。那时候单位里姑娘少,条件艰苦,领导怕姑娘们申请调走,那不就成了葫芦庙了,所以拼命鼓励自产自销,自家姑娘最好嫁给自家单位的小伙子,要是一个好姑娘被其他单位给带走了,那对整个单位都是一场巨大的挫败。
所以当时领导除了抓业务,更多的则是抱个白陶茶缸笑呵呵地做媒婆,单位里的茶话会、座谈会、文艺会演也格外多,其实都是在给年轻人创造机会,恨不得每对每对都给牢牢绑起来,不结婚不撒开。
这次监督河道,少则个把二月,多则半年,正是培养感情的好机会,所以领导自信满满,想着这次非得成了那么几队不可。
你还别说,有一年我去三亚度假,在那竟遇到了这个老领导,寒暄之后,他得意的给我说起来,当年他在黄委会当政47年,也成了47对新人,此生足也,再无憾事!
老领导白须白发,背负着双手昂首阔步走在海滩上细沙上,仿佛海鸥一般骄傲。
人能这样坦坦荡荡活一辈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到老了还能这样骄傲,不容易呀!
当时挑中我的,是一个叫黄晓丽的姑娘,她是北京人,人长得挺秀气,父亲是中国老一辈的军人,55年受衔的第一批名单中就有他父亲的名字。
这姑娘虽然是高干子女,不过人并不张扬,思想较单纯,我没事时也经常给她讲点水鬼夜叉什么的逗逗她,弄得她一惊一乍的。
我瓷着眼看了看黄晓丽,想着有小黄这傻乎乎的姑娘跟着,这一路上可有乐子了!
日期:2011-03-13 01:05:18
黄河是一条东西流向的长河,全长5464千米,呈几字形,西起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从中游的黄土高坡下来后,裹挟了大量泥沙,古人说黄河"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这些泥沙使河水变成了黄泥汤,甚至变成了水泥,在黄河年复一年的奔腾中,泥沙逐渐沉积在河道中,把河床越垫越高,黄河下游就变成了悬河。在解放前,黄河开封段的河底竟比开封地面高出六七米。
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一旦黄河河堤溃烂,黄河水便像怒瀑一般冲下来,一路横冲直撞,一直到汹涌到其他河道或者海中才能停下。
这也是黄河为什么总在下游改道,以及破坏力超过任何一条河的原因。
从宋朝到现在,黄河迁徙改道有一千六百多次,几乎每年都要折腾一次,影响比较大的改道有六次。
周定王五年,黄河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
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
清咸丰五年,黄河又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再次摆回到北面,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1938年,日军攻打开封,蒋介石15万军队苦守不住,便让人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南流,沿贾鲁河、颍河、涡河入淮河。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这次炸堤,确实淹死了一千多名日本人,但是黄河水倒灌,淹了四省、几百县,造成了八十万中国人的死亡。
在1960年,宋美龄还积极奔走,想让美国人投放原子丨弹丨炸中国大陆,想再来一次大屠杀。
历史的真相,总是这样赤裸裸的丑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