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是在[i: ]这个音上跌交,因为英语里很多与它组的音汉语里根本没有,我们真得很不习惯说,于是就往往用“ei”替代([i ]也是)。比如,字母G和J,G的读音和“鸡”是一样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还是有区别,可你读成“鸡”英国人也完全可以听懂),可是中国电视上的播音员老是把G读成“zhei”,那其实是J的音——不知是不是怕把G读成“鸡”不好听?类似的还有V,拜托不要再把它读成“vei”了。
英语和汉语是两套不同的发音系统,英语的发音素材比汉语的多,所以有很多音是我们没有的。比如[e ]、[æ ],汉语里类似的只有“ai”,我们大多数学英语的人,倒不一定会把let读成light,可是我们经常[e ][æ ]不分,相对来说,前者收口小,pet,收口小,听着也挺可爱的吧,pad,口型大,垫子本身就是大大的一块东西。我们经常把[æ ]读成“ai”,你要把lack读成like,你跟人借钱时装穷,说你“lack money”缺钱,可人家听上去象“like money”,八成你是借不到钱的。th的读音,中国人很头疼,因为中国只有嘴里有毛病的人才咬着舌头说话,所以往往把它读成“s”,于是i think 就成了i sink,英国人不会认为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thank you成了 sank you,干嘛啊,你要拉着我一块沉到水底去吗? girl和 goal在英国人听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可是我们发不出[gə:l]这个音,只能就近把它读成“ou”,我们自己也觉得怪怪的,那么美好的女孩,英语里说出来怎么成了“狗”?其实除了英国人倒有可能把你说的“女孩”听成“羊”——goat。
中国还常犯的问题是爱在t后面加“er”,总是给what 、that 、but啊什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尾巴,一听就是中式英语。这里要提一下,有些老外在说but的时候也在后面加“er”,不过那是but和后面语气词uh的合音,他们听上去象“但是啊”。
存在类似问题的音标还有——可是我发现在记事本上打某些音标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就不打了,大家自己去总结吧。不过我得说从书上总结不出来,本身用文字模拟声音就是缘木求鱼(我也是),不听到原声的语言,你就是照着音标书上的图把舌头练抽筋了也不一定能发出正确的音。
与英语相比,汉语是一种字正腔圆的发音系统,口型都开得比较大,英语中也有字正腔圆的音,但更多的是大量收口很小的音,当你说英语的时候感觉口开得小了,恭喜你,你接近真相了。
发音的不准确,当然影响它的识别。你说的中式英语,英国人倒也不一定完全听不懂,如果你的中式发音上正好没有其它单词,那你就幸运了,英国人脑子里的纠错系统也能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词上,可是如果有,那他们的脑子就要死机了。
再回到common sense的题目上,每天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把他们的名字一遍遍地念成“说说TV”,不知道中国这些诸多广播学院的英语老师们脸红了没有。我发现,长久以来我的精神鸦片之一《我猜我猜我猜猜》里的所有嘉宾和主持人(我就不用提他光辉的名字了吧),都不会把C说成“sei”,即使不是标准的[si: ],也会发成“西”,“西”比“sei”无疑更接近C的本质一点,台湾也是说汉语,可台湾人能注意到英语里[i: ]与[ei ]的不同——这是他们教育的成功。
日期:2010-11-23 21:18:16
它们其实完全一样(一)
言归正传。
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老妈妈已经不能说是在reign——统治着英国了,她更多地是英国国家统一和传统维系的象征。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前的各位君王——威廉啊、享利啊、爱德华啊这些名字都是在不折不扣地统治着英国——reign,所以reign 这个字眼英国人看着也有些陌生,我们更觉得遥远了。当我初接触到reign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它不好记,拼写起来也怪怪的,g放到n前面怎么拼啊。有一天我终于注意到了其实已在我眼前许久的事实——reign 和rain的读音完全一样!这好象是一颗钉子,一下子就把reign 牢牢地钉在我心里了。你费那么大劲干吗?reign——统治,在英国人耳朵里的形象,和rain——下雨是完全一样的。一个看似很高高在上的字,却有着一个最平易近人的音。在英国人听起来,“威廉统治着英国”,就是“威廉‘雨’着英国”。这尤其让我吃了定心丸的是,我要是想说“乔丹统治着NBA”,我就放心地说“乔丹‘雨’着NBA”,而之前我总是犹豫不决,不敢肯定reign、rain的读音完全相同,是因为一直认为这两个单词意思相差太远,读音一样怎么区分呢?
怎么区分的问题后面再说,现在,你先扎扎实实地肯定它们读音完全没有区别,如果你只发这个一个音,上帝也没法分清你说的是哪个单词。(已经泄露了一点机密了。)
我们一定遇到过读音相同的单词而那个新的你不敢扎扎实实地去念出它来的情况吧?是因为你怕跟以前的那个单词相混。
继续再看(听)。
dye——染和die——死的音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一般是先学到die后学到dye,dye也是一个常用字,可是如果你刚学到dye,去一家英国人开的发廓(你不是去按摩的)时,你一定不敢大声地说:“给我把头发‘死’成暗红色”,因为你心里犹豫它和die到底怎么区分呢?可是你这么想的时候,你一定忘了汉语里“四喜丸子”的“四”听上去也和“死”差不多,在你们领导的生日酒席上,你会大大方方地说“四喜丸子”,不会怕领导听成“死喜”,这是为什么呢?
knight骑士,和 night夜的读音无二,可你不敢确认knight的原因是你想英国女王授予一个人骑士的时候,是怎么让人不要想到“晚上”呢?你就不要替英国女王操心了。
for和four音完全一样,这两个字好象我们倒不太疑惑,至少我就从来没有认为它们会混过,(其实,从这一点经验出发,你就已经可以有所悟了)。但它们在音上确实是二位一体的,现在英美的聊天室里,基本上会用4代替for,很多商业活动的标语上也会,NBA的观众,会打出“James 4 President”的小字报,还有场边的售票广告上留的电话号码会是“800-4-ticket”(你知道这个电话怎么打吗?不是高科技的东西)。在英美人的语言里,4因为和for音一样,就可以替后者出个勤。可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没有看(听)到英语里4和“为”的读音完全一样呢?
日期:2010-11-23 23:00:16
它们其实完全一样(二)
举这种例子是我写起来最轻松的部分,所以也请允许我多举几个例子,希望你不会觉得罗嗦。
weak 和 week音一样,WWE摔角选手在台上喋喋不休地说他上个week打败了谁谁谁,上上个week打败了谁谁谁,他说这个的时候,就不怕观众以为他weak?
one和won音一样,这两个都是再常用不过的字了,好象英美人从来也不担心它们混过。
wood 和would音一样。这个跨界都有点远了,一个是实的,一个是虚的,后者每天都得说个几百遍的,前者在林区的人们中间也得说几百遍。写到这儿,我突然想创作一个英文的小笑话:为什么伐木工人老是生活在对将来的憧憬中?——因为他们有太多的wood——would。(版权所有,翻录必酒)。
tale和tail音一样,讲故事的人说到my tale的时候,会不会犹豫人们以为他长了尾巴?会的——如果他小时候真的有过返祖现象的话。如果是这样,他一定会小心翼翼地避免讲到my tale ,他会爱讲my story。
我上初中刚开始学英语那几天,发现了一个宝贝单词——bee,回来就用它考我姐,因为它太容易说了。我姐一开始当然听不出是什么,“b就是b嘛,还能是啥?”其实你要拿这种问题问人,你就永远可以赢她,她说b你就说答案是bee,反之亦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