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秘史》
第3节

作者: stallar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到亲厚,本来我觉得姐妹里袭人最好相处,后来受司棋影响,我更喜欢鸳鸯一些。鸳鸯给人的感觉很奇怪,按照道理讲,能贴身伺候太夫人贾母,又深得主子信赖---贾母常说鸳鸯是自己的贴身小棉袄,她应该是贾府最有权势的下人,可是她从来不显山不露水,受宠前什么样,受宠后还什么样。鸳鸯对人的好,是真的,像刘姥姥来大观园,人人都看出来不过是太夫人一时兴起,都争相拿着刘姥姥取乐,引太夫人开心,就只有鸳鸯私下里赠送了不少体己,不然谁巴结刘姥姥这样一个人呢?我有时想,要是她平时泼辣些,说不定就没人敢打她主意了。

  大家都能感觉到鸳鸯的淡定里有一丝自信,好像她把自己所有能给主子尽到的都尽到了,谨守本分,安种福田,将来就自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没人觉得鸳鸯会大富大贵,她的性格不像,但是同样也没人觉得鸳鸯将来会落在尘下,毕竟她给贾府主子的忠诚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要是这样的人将来都不落好,谁能?
  可是世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活着时寸步不离带着鸳鸯,口口声声鸳鸯是贴身小棉袄的太夫人,在离世时一句话没为鸳鸯留下,就连个做念想的东西都没赏赐一件。叫人不禁觉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竟是真的,好人鸳鸯死得一个声响都没有,还不如扔向湖水的石头子。

日期:2010-07-14 06:31:11

  做人好是不行的,但是不好也不行,像三姑娘探春的亲娘---赵姨娘。其实我初进府的时候,遥遥看见赵姨娘,还觉得是个清秀妇人,颇有几分姿色。虽然不能和千金小姐们比,但是站在丫头下人们中间,还是鹤立鸡群的。就凭贾政老爷能把赵姨娘从数百名奴才里挑出来,还和她生了一双儿女探春贾环,说这样的人蠢头蠢脑,一无是出,谁信?不过人言可畏,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别说赵姨娘,就是正经主子,也给你糟蹋到不堪里去。

  王夫人对赵姨娘的不喜欢,不用挂在嘴边,就人人心知肚明。不过介于妇德,王夫人不好明着太过,而深知她心事的琏二奶奶和太夫人贾母就不用假辞色了,从来没对赵姨娘和贾环好声过。有时候连我也觉得太夫人偏心眼得厉害,琏二奶奶是王夫人内侄女,帮着踩贾环也就罢了,太夫人何苦也不待见贾环?总是自己孙子啊。不过想想,连二老爷贾赦都经常明里暗里讽刺自己母亲偏心太过,何况孙子。有一回家宴的时候,大家把宝玉夸得天上没有,地上唯一,独有二老爷“随口”提起贾兰和贾环,猛可里让大家想起贾府还有那么一位嫡曾孙、一个庶孙。一下子众人脸上都挂不住,弄了个小冷场。

  这么个二老爷,还想张口讨太夫人跟前的大丫头,那不是老猫打喷嚏,休想吗?被太夫人借题发挥:你这么把子年纪了还自己不尊重,还好意思怨我偏心,滚!

日期:2010-07-14 06:47:18

  赵姨娘不是什么精明人,属于给套子就钻,给陷阱就跳的那类。我们大家穷极无聊,就拿着这个苦瓤子作乐。其实这也不怨我们,什么事儿都有个从众效果,墙倒众人推,要是大家人人都说赵姨娘不好,单你不说,你能和大家有共同话题么?你能不没事也编出事来、添枝加叶的说上一番么?人,就是这样。好比有一次莲花儿去厨房取东西,遥遥看见赵姨娘打从桃花树下过,看桃园的春燕她姑出来和赵姨娘打个招呼。这本来挺平常,回来莲花儿嘴里就编排:“桃花开得正好,赵姨娘不知道近去干什么,好笑春燕她姑防贼似地猛可里钻出来,还千年难遇的和赵姨娘打了一个招呼,生怕人不知道她看园子似地。”

  莲花儿的话在大观园传了一圈,第二天传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赵姨娘去偷花,被春燕姑婆当场臊回去,凭她也配摘花,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
  反正类似翻舌根、闲传话,在我们贾府早就习以为常,谁也不想去辨明真相,怎么说着痛快怎么传。

日期:2010-07-14 07:12:58

  大家传得最盛的一次,是有一回宝玉和琏二奶奶同时病倒,且病得莫名其妙,找的御医又是饭桶,于是流言四起。大家都很有福尔摩斯精神,断案都从作案动机上着手----宝玉和琏二奶奶死了,谁受益最大?
  当时赵姨娘正带着贾环在自己屋里吃饭呢,她可想不到大家把矛头齐刷刷指向她了。
  虽说一家子老爷少爷都是学儒家出身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孔老二从来不承认有鬼神,但是这时候孔老二被扔脑后头去了,宝玉和琏二奶奶的病,必是妖人作祟。
  后来宝玉和琏二奶奶又莫名其妙的好了,更坐实赵姨娘捣鬼一事。如果说以前赵姨娘拉扯着贾环还有指望日后熬出头、苦尽甘来的一天,自从这件妖人作祟事后,赵姨娘从名声到地位都被结结实实踩到不能再踩,再也休想翻身了。
  若说府里还有不跟风作践赵姨娘的,大概只有尤氏。有一次太夫人贾母心血来潮要大家凑份子给琏二奶奶过生日,凡是有名有姓的都出一份,偏琏二奶奶人心不足,提上赵姨娘和周姨娘,被尤大奶奶当面讽刺凤姐:“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瓤子作什么?”。
  尤大奶奶不光嘴里骂,手下也办实事,做主把两位姨娘上缴的钱又悄悄退给二人,赵姨娘还不敢收,尤大奶奶说 “你们可怜见的,哪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知道了,有我应着呢。”赵姨娘才千恩万谢的收了。

  可惜这种偶尔零星的照顾,改变不了赵姨娘的苦瓤子命。大家都看出来了,赵姨娘这辈子,就这样了。

日期:2010-07-14 07:44:35

  赵姨娘不咋地,她生出的女儿贾探春,却是老蚌出珍珠,从相貌到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尤其一张利嘴,数落起人来,跟嚼油炸黄豆似地,治人也特有一套,我们府里那些刁钻惯了的下人,探春姑娘都能降服住。这也罢了,最离奇的是她那狠性子,你说一般人吧,谁能拿自己亲娘亲弟弟亲舅舅开刀?刀刀见血不眨眼的? 我们探春姑娘就能。所以私下里大家提起她,都一吐舌头一缩脖子。偶尔老婆子嘴里嘀咕一句:“造孽唷,谁家要是生这么个孩子,不如当初塞马桶里”,立刻被人打断,大家噤若寒蝉。

  有时候我想,要是当初送进宫里的不是大姑娘元春,而是探春,搞不好都是皇后娘娘、皇贵妃了吧?凭三姑娘的手段,摆布一个深宫大院没见过世面的皇帝,还不跟玩似的?
  探春姑娘到底命里犯贵,虽没能当上皇后娘娘,却也被指亲给藩国小国王。临出嫁的时候,场面那个宏大啊,比当年大姑娘进宫还体面一百倍。大姑娘毕竟是选秀女一诚小轿子侧宫小门抬进去的么。
  因为太体面了,我们府里老少咸出,排着队给探春姑娘送行。我眼神2.0,看得真切,探春小姑娘穿着一身大红喜袍,小脸在微风中通红,小拳头紧握,一脸坚毅仿佛在说:“我来了!”我身旁的婆子抹着着眼泪,小声说:“可怜见儿的唷,哎唷唷”。
  我知道她在说那个藩国小国王。

日期:2010-07-14 08:13:36

  跟三姑娘探春一母同胞的贾环,平心而论,人物模样儿不差。凭贾政老爷的端正优良基因和赵姨娘的如花似玉基因,说生出孩子来歪瓜裂枣,谁信?
  不过当时宝玉也才十三四,贾环更小着一层,身量没长足,一个发育中的孩子自然说不上多玉树临风。加上小孩子都敏感,贾环能感到王夫人端庄和气下的煞气,每次一见面就吓得往赵姨娘身后钻,越叫越躲,问个话更加磕磕巴巴,王夫人面一沉,贾环就有往结巴发展的趋势。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贾环同学不到六岁就被认定耗子上灯台,不是个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